男性腹盆腔巨大囊性肿物
病例信息
患者中年男性,以“多饮、多尿伴口渴3年余,双下肢浮肿2周”为主诉入院(内分泌肾内科),入院腹部及盆腔CT检查提示:腹盆腔巨大囊性肿物,膀胱显示不清,双肾结石,双侧输尿管无扩张。普外科会诊考虑腹盆腔囊性肿物,择期手术治疗。术前双下肢血管超声提示双下肢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血生化提示肾功能正常,尿常规-。
术前CT:

^qUxJg$cd6bf53013d2bba2300d912634c0f4665e8717229



普外科择期手术。全麻,下腹正中切口,入腹探查:腹腔肠管及系膜未见异常;腹腔及盆腔未见囊性包块。
术中泌尿外科会诊,复习术前CT 考虑膀胱巨大憩室。经尿管灌注生理盐水800ml,膀胱过度充盈状态。夹闭尿管。进入Retzius间隙,游离左侧憩室,与憩室颈部切除,探查膀胱,见膀胱壁小梁样改变,粘膜尚光滑,左侧输尿管口内侧另见憩室,开口直径0.8cm,吸除憩室内液体,保护输尿管口,3-0可吸线荷包缝合关闭憩室口;剪除左侧憩室颈部瘢痕,3-0可吸线连续缝合关闭膀胱。
术后留置尿管(持续开放)。血生化提示肾功能正常。

2周后拔除尿管。观察。无明显排尿费力,尿量50ml/次。无尿急及尿痛,无尿液浑浊及血尿。排尿后即刻盆腔CT:

再次留置尿管(持续开放)。
分析处理
先天性膀胱憩室壁含有肌纤维。继发性膀胱憩室为膀胱粘膜镜肌层囊袋样膨出,多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和神经源性膀胱。
巨大膀胱憩室切除术后,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复影响患者预后。
本例患者:留置尿管(保持开放),6月后进一步检测残余尿量,评估膀胱功能。为避免持续膀胱高压继发肾功能损害,患者有终生膀胱造瘘可能。
总结与讨论
巨大膀胱憩室临床少见,治疗经验不足。影像科医生术前未给临床医师提供可靠依据,普外科医生对泌尿外科影像知识缺乏,是导致误诊的原因。
对于本例患者的治疗,望前辈给予指正和建议,感谢!
最后编辑于 2024-08-29 · 浏览 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