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 拖沓的糖尿病足
病例信息
病史:患者糖尿病确诊20余年,2个月余前,发现左足红肿,未予重视,后左足第2-4趾出现皮肤破溃,愈合困难,自行在家简单换药处理,创面无明显好转,左足第4趾出现足趾发黑,同时下肢肿痛明显,左足第4趾大量坏死筋膜,渗出较多,异味重,为求治疗,约2周前患者左足第4、5趾坏疽,且左足足底皮肤破溃,伴有较多渗出,轻度异味,且患者左足第5跖骨外侧可见破溃渗出,同时患者双足跟部可见受压导致黑痂创面,无明显渗出,约1周前患者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予消炎抗感染为主,查下肢动脉提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足部创面仍有渗出,左足足底创面渗出较多,且患者伴有纳差乏力,精神较差,偶有咳嗽,无明显咳痰,家属为求进一步保肢治疗,就诊于我科,接诊医师拟“2型糖尿病性足坏疽“为主要诊断收治入院。
既往史:患者糖尿病病史20余年,既往注射胰岛素治疗,近期临时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佳;患者高血压病史20余年,目前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 po qd对症处理,控制血压;患者冠心病病史20余年,既往口服药物治疗,近期停药,无特殊治疗;患者脑梗死病史10年余,老年痴呆病史5年,目前无特殊处理;1周前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口服贝前列素钠片40ug po tid对症处理,否认家族及传染病史。
辅助检查:足部CT:左足第4趾骨近节、第5趾骨近远节内见斑片状气体密度影,第5跖骨远端骨质吸收,余跖趾骨结构完整;左足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前足背、足底及多发趾骨周围软组织破溃、轮廓不整,内见多发斑点状气体密度影。左足软组织肿胀伴感染破溃、积气,第4、5跖骨骨髓炎祥改变;符合临床糖尿病足坏疽诊断,建议随诊复查。

分析处理
患者入院时,你足部创面感染严重。1~5趾跖趾关节感染存在,入院后足底行切开减压,曾想尝试保留跖趾关节,尽可能的保留多的足趾。但切开后1~5趾跖趾关节全部感染,足趾保留的可能性比较小,为了避免反复手术所以决定1~5趾截趾。

截趾后,足底肌肉肉芽组织水肿明,伴有大量渗出,且肌肉间,肌腱筋膜水肿感染,导致足底肉芽组织生长不良。

术后尝试Vsd引流。并择期进行二次手术。截短1~5跖骨,经反复的负压引流后,足底创面好转。肉芽组织水肿明显减退。

足底创面好转后足底创面彻底清创后行牵张缝合,闭合足底创面,远端创面继续保持清创缝合。原计划远端组织恢复比较好的时候行植皮手术。患者后期拒绝再次手术,遂任其自行恢复。最终瘢痕愈合。


总结与讨论
患者足部创面感染较重,入院时足部跖趾关节感染严重,其实早点就诊,足部创面感染不一定会感染到这种程度,就是拖沓导致的感染加重。患者的子女均在国外,延误了病人就诊的关键时期,导致足趾全部截趾。
最后编辑于 2024-08-25 · 浏览 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