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所致QTc间期延长及处理
一、QTc间期简述

在12导联静息心电图中,QT间期是指自QRS波起点到T波结束点的时间;测量得到的QT间期需经心率校正,校正的QT间期即QTc,可用于不同个体之间的比较。健康男性QTc的正常参考值为350~430ms,女性为350~450ms;如QTc超过正常参考值范围的上限,则可诊断为QTc延长;QTc间期>500ms与2~3倍的TdP发生风险相关,因此在临床上,无论是男性患者还是女性患者,一旦QTc间期>500ms都必须立即停药或者换药。

一项meta分析调查了心电图QT间期与死亡终点的关系,QT间期延长50ms与总死亡率的相对风险为1.20%(95%CI1.15~1.26),心血管死亡率为1.29%(95%CI1.15~1.46),冠心病死亡率为1.49%(95%CI1.25~1.76),SCD(心源性猝死)为1.24(95%CI0.97~1.60)。
二、抗精神病药物致QTc间期延长和TbP危险分类

三、发生TdP急救处理
1.静脉补钾和补镁
低钾可使细胞膜对钾的通透性降低,使复极延迟,根据缺钾程度通常用氯化钾静脉滴注方式给予;镁可激活细胞膜上ATP酶而使复极均匀化以及改善心肌代谢等,予1-2g硫酸镁稀释后缓慢静注,继以1-8mg/min持续静滴,即使血镁正常亦无妨。
2.异丙肾上腺素1-4μg/min静脉滴注,随时调节剂量,使心室率维持在90-110次/min之间。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可缩短QT间期及提高基础心率,使心室复极差异缩小,有利于控制TdP的发作。
(注意区别是否为先天性者,是,β受体阻滞剂为首选药物)
3.TdP发作时,可试用1b类抗心律常)药物如利多卡因、苯妥英钠,但禁用la、lc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4.TdP持续发作时,应按心搏骤停原则救治,有室颤倾向者,可用低能量电复律,诱发室颤者,除颤治疗。
5.对顽固发作伴严重心动过缓、严重传导阻滞者,药物应用有矛盾,宜安装永久起搏器。
四、如何预防
1.服药前全面检查,收集患者既往史和相关治疗史等,避免用药前已有长QT间期、显著心动过缓、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和低镁血症的患者;开始治疗前应评估心电图检查结果。
2.治疗中进行电解质和心电图监护,能降低危险;治疗中如果发作了心脏症状如心动过速、眩晕、晕厥或癫痫发作,应考虑恶性心律失常可能,进行心脏评估,包括检查心电图;如果QT间期超过500毫秒,建议停药或换药治疗。
3.在已有心脏病或电解质紊乱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慎用可能引起QTc间期延长的抗精神病药物或不应并用其他可延长QT间期的药。
最后编辑于 2024-08-18 · 浏览 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