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
时隔6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于8月11日正式发布。与2018年版指南相比,2024年版指南充分体现了近年高血压领域的防治理念和防治方法的进展。
一、降压药是早晨服用,还是夜间服用?
今后不用再纠结了。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明确指出:
一般高血压患者通常应在早晨服用降压药。除非明确需要控制夜间血压升高,不应常规推荐睡前服用降压药。
TIME研究结果显示:
与早晨(06:00~10:00)服用降压药相比,晚上(20:00~24:00)服用降压药并不能带来更多心血管获益。
问题是:
夜间高血压患者应如何选择降压药?
1、建议采用长效降压药足剂量或联合治疗控制夜间高血压。
2、长效二氢吡啶类CCB(如氨氯地平半衰期长达35~50小时)能够改善夜间、清晨血压控制和减少血压波动。
3、长半衰期ARB类(如阿利沙坦酯)和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兼具促进钠离子排出的特点,有利于降低夜间血压。
二、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需要治疗吗?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的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
IDH在男性中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尤其在腹型肥胖人群中更常见。
IDH需要治疗吗?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降压药对IDH具有保护作用。
因为IDH与心血管事件关联的证据,在年轻患者中比在老年患者中更充分,对年龄<50岁的患者进行降压药物治疗也是合理的。
特别提醒:
所有IDH患者都应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患者需要进行降压治疗。
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如何选择降压药?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定义为诊室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
50~60岁时,舒张压达到高峰。
随着年龄增长,收缩压呈增加趋势,舒张压呈下降趋势,出现脉压增大,最终导致ISH。
脉压增大提示大动脉硬化,并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生均呈正相关。
降压药物选择:
推荐CCB类(氨氯地平等)和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作为治疗ISH的首选药物,而ACEI/ARB(普利/沙坦)的疗效较差。
1、老年ISH目标收缩压为140~150mmHg,如耐受性良好,收缩压降到130~140mmHg也是合理的。
2、应尽可能避免将舒张压降至<70mmHg,在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取得平衡,以防止器官灌注不足。
3、舒张压<60mmHg的ISH患者,如排除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或冠状动脉疾病,降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收缩压达标。
四、老年高血压启动治疗时机和降压目标有较大变化!
在患者可耐受的前提下,老年患者严格控制血压的心血管获益明确。
1、启动药物治疗时机

2、降压目标值

五、新增了2个心血管危险因素
在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危险因素中,2024年版指南新增了高尿酸血症和心率增快2个危险因素。
1、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血尿酸: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是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是否需要降尿酸药物治疗?
高血压合并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风险高危患者,建议积极生活方式干预同时给予降尿酸药物治疗。
降尿酸治疗目标: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长期控制血尿酸水平<360μmol/L;合并痛风发作者控制血尿酸水平<300μmol/L。
2、心率增快
高血压患者心率增快的定义为诊室静息心率>80次/min。静息心率增快很可能是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血压伴心率增快患者的药物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
1、优先选择心脏高选择性长效β1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或美托洛尔缓释片;
2、肥胖、血糖增高和血脂异常患者推荐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α1受体阻滞剂,如阿罗洛尔或卡维地洛;
3、对需要使用2种及以上降压药的患者,推荐包括一种β受体阻滞剂。
4、高血压合并慢性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干预的目标值55~60次/min。
六、H型高血压是否需要补充叶酸?
2024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认为:
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以导致更多的脑卒中发生,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显示,控制血压的同时补充叶酸,可减少脑卒中发生的风险21%。
什么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2018年版指南给出了明确的诊断标准:血Hcy≥15μmol/L。
2020年版《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诊疗专家共识》将成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划分为轻度(10~15)、中度(15~30)和重度(>30μmol/L)。
2022年版《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分为轻型(15~30)、中间型(31~100)和重型(>100μmol/L)。
2024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未再给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诊断标准。
什么是H型高血压?
2016年版《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给出的定义是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Hcy≥10µmol/L)的高血压。
H型高血压是否需要补充叶酸?
建议高血压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患者适当补充新鲜蔬菜水果,必要时补充叶酸(遵医嘱)。
以往的研究提示,0.8mg/d的叶酸具有最佳的降低Hcy的作用。
叶酸也有副作用,一定不能盲目补充叶酸。
摘选于药评中心!
最后编辑于 2024-08-14 · 浏览 2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