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国诊治指南(2024版)
【摘要】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临床常见的生殖道炎症,造成患者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等不适,白假丝酵母菌是其最常见的致病原。诊断vVC推荐使用革兰染色涂片显微镜检查,观察到假菌丝及芽生孢子即可诊断;真菌培养推荐用于治疗困难或反复发作患者。诊断VVC后推荐进行分类,区分单纯性及复杂性VVC。单纯性VvC的治疗选用单疗程药物。复杂性 VVC的治疗变化较大:重度VVc建议延长疗程;复发性 vvc建议强化治疗后现固治疗;妊娠期 VVC禁用口服抗真菌药物,推荐阴道唑类药物治疗;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或耐药假丝酵母OCR工具菌药物或者依据真菌培养选择药物;VVC再发建议巩固治疗1~2个疗程;VVC时治疗;VVC的抗真菌治疗联合使用微生态制剂推荐用于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
推荐意见1:VVC是女性常见的阴道炎症,其病原体通常为白假丝酵母菌,假丝酵母菌呈酵母相时不诊断vVC。(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1B)

推荐意见2:推荐在诊断VVC的同时进行临床分类,区分单纯性和复杂性VVC。(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1A)
推荐意见3:辅助检查主要为显微镜检查,包括革兰染色涂片法、10%氢氧化钾湿片法或生理盐水湿片法,推荐革兰染色涂片法。(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1B)
推荐意见4:真菌培养仅用于有症状而多次显微镜检查为阴性、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或复发性VVC患者,可同时行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1B)
VVC的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积极去除发病诱因。
2. 首次发作或首次就诊是规范化治疗的关键时期,尤其是规范化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3.性伴侣无须常规治疗。
4. VVC急性期应避免性生活或性交时使用安全套。
5. 同时治疗其他性传播感染。
6. 强调治疗的个体化。
7.长期口服抗真菌药物要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及其他副反应。
推荐意见5:单纯性VVC以单疗程用药为主,常用药物有克霉唑、咪康唑、制霉菌素、氟康唑等。(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1B)
推荐意见6.重度VVC以延长疗程为主,常用药物为克霉唑、咪康唑和氟康唑等,并外阴局部加用抗真菌药物或糖皮质激素以改善症状。(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1B)
推荐意见7:复发性VVC的治疗原则包括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在强化治疗达到真菌学治愈后,给予巩固治疗至半年。根据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抗真菌药物,常用药物氟康唑、克霉唑、咪康唑、制霉菌素等。(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1B)
推荐意见8:妊娠期 VVC 禁用口服抗真菌药物,,选用阴道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等。(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1C)
推荐意见9:非白假丝酵母菌引起的VVC 和耐药假丝酵母菌引起的vVC,推荐用非唑类抗真菌药物治疗或根据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真菌药物。(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1B)
推荐意见10:VVC再发者治疗后,在月经前后或每周巩固用药1~2个疗程进行短期预防。(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1C)
推荐意见11:VVC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时应同时治疗,不宜同时治疗者首先治疗症状明显和危害严重的感染。(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1C)
推荐意见12:抗真菌治疗联合微生态制剂,推荐用于规范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vVC患者。(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1C)
推荐意见 13:完成治疗后症状持续存在或短期内再次发作的 VVC 患者,应给予随访。有条件者对复发性VVC患者随访时进行真菌培养和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1C)
最后编辑于 2024-08-08 · 浏览 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