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张胜兵:膀胱癌尿频、尿痛,苦不堪言,中药治疗一月症状全消

病例信息
注:以下病案为本人亲诊真实病案,仅供学习参考,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
个人信息:李某,男,68岁
主诉:尿频,尿灼痛1年,加重2周
现病史:患者一年前因尿频,尿痛去医院就诊,诊断为膀胱上皮癌。近两周来,自觉小便无力,尿分叉,尿频,尿血,尿道灼痛,夜起十七八次。
症见: 口干,胃脘不适,纳差,厌油腻,又怕冷,又怕热,腰以下冷,大便干结,舌边红中有小裂纹,舌下瘀阻,口唇黑暗,左关搏指,尺弦有力,右关弦而有力。
分析处理
看完病案,再看主诉:尿频,尿灼痛1年,加重2周,诊断应该就出来了,西医诊断就是膀胱癌,中医诊断就是淋证。左关搏指,右关弦而有力,胃脘不适,纳差,厌油腻,是脾胃虚弱,中焦气机不利,上下不能交通;同时自觉小便无力,夜起十七八次,又怕冷,又怕热,腰以下冷,尺弦有力,则是由于下焦虚寒,膀胱气化无力导致,可以判断出该患者病属气淋;舌中有裂纹则表明胃肠有热,邪热伤津,故出现口干、大便干结,所以可知患者病属热淋;正是由于湿热蕴结膀胱,导致水道不利,因此出现尿频尿急,溺时涩痛;又怕冷,又怕热,这明显是体虚的表现。舌下瘀阻,口唇黑暗,是血瘀之象,因此该患者还有气滞血瘀。因此该患者的证型是湿热蕴结,气滞血瘀。因此我采用八正散合沉香散加减治疗。
西医诊断:膀胱癌
中医诊断:淋证(气淋+热淋)
证型:湿热蕴结,气滞血瘀
治则:清热去湿,行气活血,利尿通淋
处方:八正散合沉香散加减
拟方:桃仁12克、芒硝10克、沉香10克、炒王不留行30克、石韦15克、甘草5克、滑石15克(沉香散)、车前子10克、瞿麦15克、萹蓄15克、栀子10克、川木通10克、大黄10克(八正散)、路路通15克、竹叶10克、水蛭3克、土鳖虫10克、穿破石15克、石见穿15克、刘寄奴15克、姜黄15克、红花15克、炒五仙各10克、乌药10克、槟榔10克、生地50克、麦冬30克、玄参30克、穿山甲粉3克(吞服)、太子参10克、灵芝30克。7剂。
二诊:患者服用一周后,尿道灼痛减轻,夜起次数减少,大便正常,仍有纳差、睡眠质量不好,上方去芒硝,加茯神15克、远志15克、炒酸枣仁30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以养血镇静安神之品,以恢复正气。继服七剂。
三诊:服完七剂改方后,诸多症状都减轻不少。在此基础上微调服药一个月后,各种症状全部消失。
总结与讨论
针对尿分叉,尿频,尿道灼痛,派出八正散、沉香散加减治疗,以清热、行气以通淋。
八正散中篇蓄、瞿麦苦寒,善清利膀胱湿热,引湿热下行。滑石、木通、车前子均能清热利尿,通淋利窍。栀子通泻三焦之火,大黄通腑泻热,使湿热之邪从二便分消。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
沉香散方中沉香理气为主药;辅以石苇、滑石利尿通淋;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王不留行活血祛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理气活血,通淋止痛之功。
针对淤血,派出桃仁、大黄、甘草、芒硝(桃核承气汤加减)、炒王不留行、路路通、水蛭、土鳖虫、穿破石、石见穿、刘寄奴、姜黄、红花、穿山甲,大量活血化瘀药,化瘀通络治血瘀;针对脾胃亏虚导致的纳差,派出炒五仙加太子参、灵芝,以培补脾胃、补益气血;针对气滞,派出乌药、槟榔以行气,合大黄、芒硝以通便泻热;针对胃阴亏虚导致的口干、大便干,派出生地、麦冬、玄参(增液汤)以滋阴润燥,增液行舟。
最后编辑于 2024-08-06 · 浏览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