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唯一的硕士,院长拉横幅欢迎我
2015 年,我成为一名定向医学生;2020 年毕业后,我取得当地卫健局同意,考取全科专硕研究生;2023 年规培和读研结束,我回到了定向的乡镇卫生院。
在全日制临床本科都屈指可数的乡镇卫生院,我成为院里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研究生。
1.免学费 包分配 有编制,我走上定向医学生的道路
高中时,我的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2015 年高考成绩 515 分,那年四川理科第一批次投档线是 528。成绩出来后,家人就开始为我填志愿的事出主意。他们通过亲戚了解到「免学费、有补助、分数低、有编制」的定向医学生,也觉得医生这个职业很体面,就直接替我定了这个专业。刚毕业的时候我报复性地打游戏,对填志愿也没上心,家里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填。
最后,我真的被录取到川北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定向)专业,定向地点是我所在县城的隔壁区县。
本科期间定向生的培养和非定向没有太大区别,在校学习三年,两年在医院全程见习,且学费、住宿费全免,每年还有 3000 元的补助。
本科的时候玩心特别大,完全没考虑过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学习成绩在班里几乎倒数。人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现在真的很后悔在该努力的时候没有竭尽全力。
2.医学生想读研,和当地卫生局协商成功
大四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如今医学专业学历内卷严重,我着手准备考研。
关于定向生考研的问题,按照四川的规定(每年四川省卫健委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年定向医学生毕业就业等有关工作的通知),取得定向地卫健局同意的可以攻读研究生。和定向地的卫健局协商后,我取得了考研同意函,一志愿是母校川北医学院,但终究差了一点,被调剂到西安医学院的全科专硕。

2020 年本科毕业后,我回到定向地办理入编手续。当地的卫健局对定向生比较友好,无论是同意考研还是及时落实编制,其他地区长时间不落实编制的情况在我们这里基本没出现。
一起毕业的本科同学,有的取得当地卫健局同意考研上岸,有的直接去三甲医院规培,有的支付 10 多万选择违约,有的已经考研上岸但当地卫健局就是不放人,最后无奈放弃。
研究生期间,我在西安某三甲医院规培,因为是全科,我们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轮转了很长一段时间。
专硕规培期间的收入大概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研究生按月发放的 600 元助学金,二是规培医院发放的值班费、劳务费,三是定向地发放的基本工资,加起来每个月 3000 多。
3.研究生毕业后入职乡镇卫生院,院长拉横幅欢迎我
三年呼啸而过,最后我以执业医师 425 分、规培结业考试 434 分的成绩顺利「四证合一」。2023 年 9 月,我去当初定向的乡镇卫生院报到。
报到当天,院长竟然在医院门口拉了一条横幅「热烈欢迎全日制研究生***到我院工作」,他说希望我在基层发光发热,做有温度的医生。

我一度有点尴尬,我就是一个双非医学院的研究生,这种欢迎场面让我觉得「德不配位」;同时觉得压力倍增,一开始就贴上「研究生」的标签,注定会对我有更高的要求。
后来我才知道,四五线小城市的乡镇卫生院,全日制本科生的数量一只手都数的过来。我报到的时候,院里还有一位西南医科大学的定向生,今年服务满已经离开了。
离开的原因大家都清楚:乡镇卫生院经费来源有限,基础设施和检查设备陈旧,用药选择空间小,个人发展前景受限,患者数量和类型少,哪怕去上级医院进修后,回来也基本用不上,这些都是基层医疗工作不可避免的问题。经历过大三甲医院规培后,我对这种差距的感受更加强烈。

和其他乡镇卫生院比起来,我们院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我们属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除了极少一部分公卫经费外,临床工作财政上是没有任何拨款的,这也就意味着经费压力更大,收入水平决定于看诊数量和承担的公卫工作量。
虽然是研究生,但在乡镇卫生院,病人看诊并不看你的学历,还是优先找他们熟悉的有经验的老医生,因此我的看诊数量并不多。卫生院离我家开车 20 分钟,和家人住在一起,同事领导都还比较友好,人际关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每个月几千块,不高不低,足够生活。
4.不去美化另一条未曾选择的路
回乡镇卫生院后,有人为我惋惜,认为我应当在最好的年纪出去好好拼一拼。但我很清楚自身的能力和心态,经历过规培后,我清楚自己难以胜任大医院高强度的工作。
在接受了更低的录取分数、国家的补助和当地同意考研的支持后,回到乡镇卫生院完成服务,是我应该尽的义务。至于在乡镇卫生院服务的这几年,我相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我在各种新闻媒体上看到,仍然有很多医生坚守在基层医疗机构发光发热,他们和大医院救死扶伤的医生一样值得被看见,他们是我的榜样。服务期满后,我可能会走,可能会留,唯愿在这里的几年问心无愧。

和我同一批的定向生,有人依靠关系规培完回去后直接去区县医院,有人跟我一样默默回到乡镇卫生院,有人违约读研毕业后留在大医院卷生卷死。
恍惚间,想起从前我们总是凑在一起谈论各自当初是怎么走上定向医学生这条路,谈论那遥远而渺茫的未来。好像如果不是定向生,我们会过得更好。
「其实没什么好后悔的,很多事情就算能重来一遍,以当时的心智和阅历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避免不了同样的结果。人本来就是在失败中学乖的,与其抱着过去后悔,不如擦擦眼泪向前走吧。」罗翔老师的话一语惊醒梦中人。
我们总是去美化那条未选择的那条路,去遐想那条路必然通向好的结局。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当初我不读定向医学生,选了其他专业,极有可能正在烦恼行业和市场的萎靡。不要纠结和后悔,脚下正在走路就是最好的路;想跟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同仁们说,不要在乎别人异样的眼光,内心丰盈者,独行也如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