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医院单中心回顾性数据:MM患者中位持续治疗7.93个月,ORR 达 93.7%
*该内容由车菲菲教授、陈姣教授提供
近年来,随着对多发性骨髓瘤(MM)诊疗领域的发展,MM疾病预后分层、疗效评判和诊断标准体系不断完善[1]。为了进一步优化诊疗质量、降低疾病负担和社会医疗开支,践行长期规范化的MM诊治管理成为提升患者预后生存及生活质量发展趋势。2021年,国际骨髓瘤研讨会(IMW)会议中强调了持续治疗的重要性,并提出持续治疗可为复发难治性(R/R)M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带来裨益[2]。然而,在真实世界研究报道的数据中,我国MM的诊治仍存在较高漏诊率,且在各层级医疗中心存在较大诊治水平差异。因此,当前我国 MM 临床诊疗亟需推行更加健全的长期规范化诊治管理策略,以进一步满足的现阶段MM患者的临床需求。
MM 时间——直击真实世界数据,助力 MM 临床实践,本期特邀四川省人民医院车菲菲教授、陈姣教授分享其中心的一项 MM 持续治疗单中心回顾性数据以及典型病例,以期为临床 MM 规范化持续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典型案例分享:一例高危 NDMM患者规范化治疗下达持续 CR
1. 基本信息:
女性患者,48 岁女性。因「反复腰痛3月,加重2月」入院。2023年3月,确诊为 MM 并接受D-base方案 治疗。既往糖尿病病史 2 年+,近期开始规范治疗。
2. 实验室检查:
- 血液检查: WBC 4.21x109/L, Hb 319g/L, PLT 128x109/L;血肌酐 412umol/L;β2MG 17.5mg/L。
- 血清蛋白电泳: M蛋白阳性(1.4g/L);免疫固定电泳:轻链κ型M蛋白(+);免疫球蛋白定量:IgG3.44↓,IgA0.28↓,IgM<0.188↓,KAP<0.188↓,LAM0.38↓,KAP/LAM6.89↑,血游离轻链:游离轻链κ12400.00mg/L,游离轻链λ10.70mg/L,游离轻链κ/游离轻链λ 1158.87。
- 骨髓检查: 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MM骨髓象,浆细胞占ANC73.0%。(图 3)

图 3 骨髓片
- FISH检测:提示骨髓细胞中存在RB1、13q34基因缺失。
- 影像学检查: 头部、胸腹部CT:胸廓诸骨、胸腰椎、骨盆诸骨、扫及股骨上段骨质密度不均匀,见多发斑点状、斑片状骨质破坏区,呈穿凿样改变,结合病史,考虑多发性骨髓瘤。全身MRI:1.胸腰椎改变结合病史考虑MM可能大,其中胸12椎体病理性压缩骨折。2.胸、腰椎退行性改变。
3. 疾病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 IgG-λ型,DS III期B亚型,ISS III期,R-ISS III期;mSMART 3.0 高危;ECOG评分 1分;慢性肾功能不全 失代偿期
4. 治疗经过:
2023年8月:D-base方案治疗 4 周期,复查血、尿M蛋白阴性,血游离轻链κ 23.40mg/L,骨髓涂片提示浆细胞1.5%,流式MRD:可见0.13%单克隆性异常表型浆细胞,疗效评估为CR。
2024年2月:D-base方案治疗 9 周期后,复查血、尿M蛋白阴性,血游离轻链κ 16.30mg/L,骨髓涂片未见浆细胞,流式MRD:可见0.04%单克隆性异常表型浆细胞,疗效评估为CR。

图 4 DVd 方案治疗期间核心指标变化
四川省人民医院单中心回顾性数据:MM 患者中位 DOT 7.93个月,最长DOT 24个月,ORR 达 93.7%
在 MM 的长期规范管理实践中强调诊治并行,这也意味着规范化诊断、预后分层以及规范化治疗缺一不可[1]。作为深耕血液病学科发展,致力于推进 MM 临床诊治水平提升的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在践行MM规范化诊疗管理中积累了深厚经验,并为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改善做出了持之以恒的付出和努力。近期,为了进一步探索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D-base)方案的规范化治疗策略在真实临床实践中的价值,该中心 MM 持续治疗的回顾性数据分析结果公布,或将进一步为 MM 的诊疗实践带来新的启示与思考。

该回顾性数据对 2022 年 05 月~2023 年 12 月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 D-base 方案治疗的 16 例 MM 患者进行了分析。患者中位年龄为 65.43 岁,其中超过半数(62%)为首次复发 MM(FRMM)患者,77%(13 例)为高危患者;从疾病亚型来看,IgG k型、 IgA k型各占22%。总的来说,绝大多数患者一般情况较差,其中 75% 为虚弱患者,68% 的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具体基线特征如表 1。
表1 患者基线特征

疗效分析:
16 例患者均接受 D-base 方案治疗,包括多种联合方案;截至 2023 年 12 月,16 例患者的 ORR 达93.7%,≥完全缓解(CR)率达 25%(图 1;表 2)。

图 1 患者 ORR 结果
表 2 16 例患者治疗方案及疗效

联合方案:DVPd:达雷妥尤单抗、硼替佐米、泊马度胺、地塞米松;Dld:达雷妥尤单抗、来那度胺、地塞米松;DVd:达雷妥尤单抗、硼替佐米、地塞米松;DCd:达雷妥尤单抗、环磷酰胺、地塞米松,DVCd:达雷妥尤单抗、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DPd:达雷妥尤单抗、泊马度胺、地塞米松
*本中心纳入的患者中,接受的 DVPd、Dld、DCd、DVCd和 DPd联用方案尚未在中国获批
至随访期结束,14 例患者仍继续 D-base 方案持续治疗,81%(13 例)的患者持续治疗 ≥6个月。患者中位持续用药时间(DOT)约为 7.93 个月,最长 DOT 达 24 个月(图 2)。

图2 D-base方案持续治疗患者比例
安全性分析:
持续应用达雷妥尤单抗耐受性良好,经 D-base 方案持续治疗 ≥6 个月仅6% 的患者因不良事件(AE)发生停药,整体耐受性好。

MM 是一种无法治愈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始终面临着疾病复发、进展等问题[3],因此大多数患者需要接受规范化长期管理。随着我国 MM 规范化诊疗的不断普及,践行规范管理策略已成为 MM 长期管理的大势所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证实, NDMM 和 R/R MM 患者的生存结局[2]。
作为具有创新机制的 CD38 单抗——达雷妥尤单抗在国外及国内先后获批 MM 适应证,并在前期 MAIA 研究证据的支持下,D-base 方案为TIE NDMM患者带来 MRD 阴性的深度缓解和生存获益优势[4]。持续 MRD 阴性对于高危 NDMM 具有更高的预后价值,MAIA 和 ALCYONE 研究数据及 GRIFFIN 研究事后分析结果显示,持续 MRD 阴性与 NDMM 患者 PFS 的改善相关[5-6]。深入研究结果发现,D-base 方案治疗 NDMM 达 ≥CR 中位时间为 5.8 个月,且在 6 个月时患者 M 蛋白降到低点[7-8],而达雷妥尤单抗单药治疗 R/R MM 持续时间不足,或将影响患者的 PFS 和 OS 等生存结局[9]。鉴于D-base 方案的持续规范化应用更将助力 MM 患者的疗效改善,并对深化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至关重要,因此建议 D-base 方案应至少持续治疗 6 个月。
本中心的真实世界临床实践经验数据再一次凸显了推进 MM 规范治疗管理的重要性,也为践行MM 长期规范临床管理带来了启示,坚持足剂量足疗程接受 D-base 方案持续治疗不仅为 MM 患者带来了快速、深度的缓解,且整体耐受性好。
*达雷妥尤单抗注射液获批适应症包括:
(1)与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或与硼替佐米、美法仑和泼尼松联合用药治疗不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成年患者。
(2)与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或与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治疗
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线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成年患者。
(3)单药治疗复发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年患者,患者既往接受过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的治疗且最后一次治疗时出现疾病进展。
声明:本文病例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参考,严禁翻印及传播
本材料由讲者独立制作,独立享有权利并承担责任;材料中所涉及的案例为教学案例且已进行匿名化处理;
部分/以上观点系专家临床诊断经验;
CP-462047
Approved Date: 2024-07-02
参考文献
[1] 黄晓军,等.中国肿瘤临床, 2014, 41(13):4.
[2] Erin Surette. Continuous versus fixed duration therapy in multiple myeloma: The great debate.18th IMW. Nov 26, 2021. Virtual
[3]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22, 61(5) :480-487.
[4] Weisel K, et al.Hemasphere. 2023 May 9;7(Suppl ):14-15.
[5] San-Miguel J, et al. Blood. 2022 Jan 27;139(4):492-501 (and suppl).
[6] Cesar Rodriguez, et al. 2022 EHA, Poster P934.
[7] Fu W, et al. Clin Lymphoma Myeloma Leuk.2023 Jun;23(6)446-455.e4
[8] Yan X, et al. Clin Transl Sci. 2020 Nov;13(6):1345-1354.
[9] Maxime Jullien et al.Ann Hematol. 2019 Jun;98(6):1435-1440.
最后编辑于 2024-10-11 · 浏览 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