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支气管扩张(个人总结)

发布于 2024-07-30 · 浏览 4363 · IP 重庆重庆
icon李梦杰huxi、lm1971 已点赞


●  定义: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

● 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反复发生的化脓性感染,导致中小支气管反复损伤和(或)阻塞,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大量咳痰和(或)间断咯血、伴或不伴气促和呼吸衰竭等轻重不等的症状

● 发病机制

● 具有气道重塑和气道扩张的共同特征

● 表现为各种原因导致的支气管阻塞或牵拉、支气管黏膜纤毛清除功能损害、气道分泌物潴留,从而使呼吸道更容易发生病原体感染和定植,而病原体的持续存在引发肺部慢性炎症,导致气道结构破坏和管壁重塑,进一步影响气道分泌物排出,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导致支气管永久地病理性扩张,这一过程被称为支扩的“恶性循环”。

● 本质:慢性气道疾病

● 病因

● 既往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婴幼儿和儿童时期下呼吸道感染是支扩最常见的病因,如麻疹、百日咳、肺结核、肺炎(包括细菌、病毒和支原体)

●  免疫能力缺陷:

● 遗传因素: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纤毛功能缺陷(如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CF、巨大气管‐支气管症、软骨缺陷等也会导致支扩

●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CD)又称纤毛不动综合征

● 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各种遗传性原发纤毛结构缺陷引起的纤毛功能异常,常见的是呼吸道纤毛功能异常,引起反复的呼吸道感染。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包括纤毛不动综合征、Kartagener综合征,纤毛运动不良和原发性纤毛定向障碍等几种类型。

● Kartagener综合征:因支气管软骨发育不全或弹性纤维不足,导致局部管壁薄弱或弹性较差导致的支气管扩张者,常伴有鼻窦炎及内脏转位(右位心),称为Kartagener综合征

● 气道阻塞和反复误吸

● 其他肺部疾病: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后期多合并有支扩的影像学表现 ;部分的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 其它系统疾病:部分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血管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 临床诊断

● 胸部 HRCT 

● 直接征象:

● (1)支气管内径/伴行肺动脉直径>1;

● (2)从中心到外周,支气管未逐渐变细;

● (3)距外周胸膜 1 cm 或接近纵隔胸膜范围内可见支气管影。

● 间接征象

● (1)支气管壁增厚

● (2)黏液嵌塞;

● (3)呼气相CT发现“马赛克”征或“气体陷闭”。

● 此外还可见到支气管呈柱状或囊状改变、气管壁增厚(支气管内径<80%外径)、黏液嵌塞、树芽征等。当CT扫描层面与支气管平行时,扩张的支气管呈“双轨征”或“串珠”状改变;当CT扫描层面与支气管垂直时,扩张的支气管呈环形或厚壁环形透亮影,与伴行动脉形成“印戒征”;当多个囊状扩张的支气管彼此相邻时,则表现为“蜂窝”或“卷发”状改变 。

● ABPA(变态反应性肺曲霉)在影像学表现为双上叶为主的中心性支扩伴黏液栓嵌顿;

● 结核性支扩常发生在结核好发部位,以上叶为主;

● DPB(弥散性细支气管炎) 则表现为边缘模糊的小叶中心性结节、树芽征、细支气管扩张、弥漫性分布或基底部分布为主

● 需进一步检查情况

● (1)支扩患者若合并PCD(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的临床特征

● 建议对 PCD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进行筛查,检测方法有鼻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浓度检测、鼻黏膜活检、高速视频显微分析测定纤毛摆动频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评估纤毛超微结构、免 疫 荧 光 检 测 和 基 因 检 测

● (2)支扩患者若合并关节炎或其他结缔组织病临床特征

● 建议检测类风湿因子、抗环化瓜氨酸多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抗核抗体和 ANCA 等。

● (3)支扩患者合并胃食管反流或误吸病史(或症状)

● 建议进一步行胃镜、胃食管pH值检测、食管阻抗检测等以筛查胃食管反流病。

● (4)病变局限者应注意询问病史(例如是否有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隔离症),

● 建议行支气管镜检查,除外气管支气管内病变或异物堵塞。

● (5)支扩患者若出现反复多部位或机会性感染,需排除特定的抗体缺陷(如CVID、特异性多糖抗体缺陷)。

● 可测定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特异性抗体基线水平,若此抗体水平低于正常水平,建议接种23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4~8周后再次测定;抗体水平仍低于保护阈值可提示功能抗体缺陷。

●  (6)支扩患者若存在 CF (囊性纤维化)临床特征

● (例如幼年出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定植、双侧上肺为主的支扩、消化功能不全、幼年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建议行 2 次汗液氯化物检测及CF 跨 膜 传 导 调 节 蛋 白 基 因(cystic fibrosistransmembrane regulator,CFTR)突变分析

● 支扩的急性加重

● 咳嗽、痰量变化、脓性痰、呼吸困难或者运动耐受度、乏力或不适、咯血3项及以上出现恶化,时间超过48 h,且临床医生认为需要处理的情况

● 治疗

● (一)稳定期治疗

● 气道廓清治疗

●  对于痰量多或排痰困难的患者,推荐行体位引流、拍背等方法辅助排痰,每天 2~4 次,晨起,或饭前,每次 10~30 min,频率和时间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每 3 个月评估一次气道廓清治疗的效果

● 祛痰治疗

● 高渗制剂(如生理盐水、甘露醇)

● 黏液溶解剂(如口服或雾化用乙酰半胱氨酸(二硫键)、桉柠蒎(促进纤毛摆动)等)

● 黏液动力剂(如氨溴索口服及雾化剂)

● 黏液调节剂(如福多司坦等)。

●  国 内 有 研 究 显 示 支 扩 患 者 口 服 乙 酰半胱氨酸600 mg(2次/d),疗程12个月,可以减少支扩急性加重次数,不良反应少

● 推荐意见:对于排痰困难、生活质量差以及体位引流等效果不佳的支扩患者,可尝试长期使用(≥3个月)一种祛痰药物。对于伴有气流受限或气道高反应的支扩患者,使用祛痰药物或高渗制剂前建议吸入支气管舒张剂

● 长期抗菌药物治疗

● 大量研究证实,长期口服阿奇霉素或红霉素、克拉霉素可减少支扩患者痰量和急性加重次数,不良事件无明显增加,但胃肠道不良反应略有增加。长期小剂量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可作为预防支扩患者反复急性加重(每年≥3次)的首选治疗,其机制可能是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 推荐意见:对于每年急性加重≥3 次的支扩患者,推荐接受长期(≥3 个月)口服小剂量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

● 由于大环内酯类单药治疗会增加NTM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因此,在开始长期抗菌药物治疗前,需明确患者有无活动性NTM 感染、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每月随访评估患者的疗效、毒副作用,定期检测痰培养和药敏试验。

● 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与剂量有关,建议起始剂量为 250 mg(3 次/周至 1 次/d),然后根据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调整或停药。红霉素一般按照250 mg(1次/d)的剂量维持。对于有急性加重高危因素(如免疫缺陷)的支扩患者,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可适当放宽。对于采取了最佳的基础治疗和针对性的病因治疗后仍有急性加重者,或者急性加重对于患者的健康影响较大时,尽管急性加重<3次/年,也建议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

● 病原体清除治疗

● 国外指南建议针对新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且有临床恶化的支扩患者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清除治疗

● 一线治疗是口服环丙沙星(500~750 mg,2 次/d,疗程 2 周),继以吸入抗菌药物治疗 3 个月;

● 二线治疗可用 β‐内酰胺类联合氨基糖苷类代替环丙沙星

● 推荐意见

● (1)对于首次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且病情进展的支扩患者,建议行病原体清除治疗,推荐应用环丙沙星 500 mg(2 次/d)口服 2 周的治疗;二线治疗选用氨基糖苷类联合具有抗假单胞活性的β‐内酰胺类药物静脉给药2周的治疗,继以3个月的吸入妥布霉素或多黏菌素等抗菌药物(国内这些吸入剂型尚未上市)非首次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不主张病原体清除治疗。

● (2)合并NTM的支扩患者,如需要治疗一般是3种以上药物联合,疗程在2年以上。症状较轻、病灶较局限,进展不明显且药敏结果显示高度耐药的 NTM肺病患者,一般不治疗。

● 手术治疗

● 外科治疗主要是支扩病变局限时行肺叶切除术,其适应证包括

● (1)病变相对集中,而综合、规范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长达 1 年仍难以控制症状者;

● (2)严重或频繁的急性加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 (3)复发性难治性咯血,大咯血危及生命或经药物、介入治疗无效者;

● (4)肿瘤远端阻塞所致的支扩;

● (5)局限性病灶,受损的肺叶段可能是败血症的一个来源,不切除可能导致肺组织进一步破坏

● 对于70岁及以下、若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30%,临床表现不稳定或迅速恶化,可考虑肺移植治疗

● 双肺弥漫性病灶、经内科综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行双肺移植

● 其他治疗

● (1)支气管舒张剂:合并气流阻塞的患者应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评价气道对β2‐受体激动剂或抗胆碱能药物的反应性,以指导治疗。

● (2)疫苗接种:儿童时期接种麻疹、百日咳疫苗,卡介苗等以预防支扩的发生。

● (3)抗炎治疗:支扩患者的气道炎症以中性粒细胞 为 主

● 推荐意见:

● (1)对于不合并有其他肺部疾病(如哮喘、慢阻肺、ABPA 等)的支扩患者,不推荐患者常规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扩的存在不影响针对同时存在的其他慢性气道疾病(慢阻肺和哮喘)的规范化治疗选择。

● (2)对于肺功能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支扩患者,推荐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判断疗效决定是否长期用药;尽管没有研究的数据,吸入长效β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BA+LAMA)可以考虑。由于吸入激素可能有增加感染风险,可能不是优选,但目前没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这一结论。

● (3)对于反复出现支扩急性感染的患者,推荐行流感疫苗或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

● 急性加重期治疗

● 开始抗菌药物治疗前应送检痰培养加药敏试验,在等待培养结果时即应开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 中重度支扩患者,因国内支扩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最高,应常规覆盖铜绿假单胞菌,选择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药物。

● 建议疗程为 14 d,轻度急性加重的支扩患者可适当缩短

● 并发症治疗

● 咯血

● 一次咯血量超过 100 ml 或 24 h 咯血量超过 500 ml 为大咯血。

● 如患者出现突然两眼凝视、表情呆滞,甚至神志不清等高度提示发生窒息可能。

● 药物

● 大咯血时药物治疗首选垂体后叶素,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较好,但容易引起或加重内脏缺血,因此冠心病、心力衰竭、孕妇及高血压患者慎用。

● 在垂体后叶素禁忌或无效时,可使用酚妥拉明

● 其他止血药物,如血凝酶、卡络磺钠、巴曲酶、蝮蛇凝血酶、肾上腺色腙片、氨甲环酸、酚磺乙胺、氨甲苯酸

● 如果大咯血反复发作,建议首选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失败时,可考虑支气管镜下止血或手术切除患病肺叶

● 慢性呼吸衰竭

● 部分支扩患者常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和长期家庭氧疗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合理选择间歇性应用无创通气可降低气管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

● 肺动脉高压

● 部分支扩患者可合并肺动脉高压,一旦出现肺动脉高压则意味预后不良。长期氧疗适用于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目前没有太多的证据推荐靶向药物可用于治疗此类肺动脉高压

● 推荐意见

● 对于少量咯血的患者,推荐适当口服止血及抗菌药物治疗;

● 若咯血进一步加重,在垂体后叶素无效或无法使用前提下,首选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辅助止血药物治疗;

● 有介入禁忌的患者,可行支气管镜下止血或外科手术治疗。

总结于《中国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若有侵权,立即删除

支气管扩张.docx (14.2 KB)
支气管扩张 (70)

最后编辑于 2024-07-30 · 浏览 4363

5 52 2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