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浅谈体外碎石技术的临床应用

发布于 2024-07-28 · 浏览 2308 · 来自 iOS · IP 山西山西

关于体外碎石效果的论文

摘要

体外碎石,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是泌尿外科治疗泌尿系结石首选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综述了体外碎石的临床应用、治疗效果、适应症与禁忌症、术前准备与术后注意事项,并结合实际病例,探讨了体外碎石在治疗泌尿系结石中的优势与不足。

 

引言

随着现代人生活质量不断提升,饮食多元化,泌尿系结石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急性发作时属于外科急腹症范围。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自然排石、药物排石、腔内碎石和开放手术等。然而,这些方法在治疗效果、创伤程度、并发症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体外碎石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因其疗效确切、无创伤、见效快,费用低等优点,更适合广大老百姓,逐渐成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首选方法。

 

体外碎石的原理与机制

体外碎石术是利用机械装置在体外产生高频电磁冲击波,经过反射聚焦在人体内结石上,使结石的分子产生激烈震荡,从而击碎体内结石。碎石后的碎末通过尿路自行排出体外,达到清除结石的目的。这一方法无需麻醉,避免了手术带来的创伤和并发症,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接受度。

 

体外碎石的临床应用

适应症

体外碎石适用于直径小于2cm的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对于肾盂或肾盏内的单发结石,以及长径小于1.5cm的输尿管各段结石,体外碎石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此外,对于膀胱内体积小、数量少的结石,体外碎石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禁忌症

体外碎石的禁忌症包括妊娠、凝血机制异常、严重心血管疾患、结石远端尿路器质性梗阻、肾功能不全、尿路感染、复杂结石及活动性结核等。这些患者在进行体外碎石前需进行充分的评估,以避免治疗风险。

 

体外碎石的治疗效果

临床观察与病例分析

本研究对我院最近6个月内收治的36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了体外碎石治疗,其中男性232例,女性131例,年龄17~68岁,平均41岁。结石类型包括肾结石25例,输尿管结石261例,肾伴输尿管结石122例。所有病例均经B超确诊,部分病例经腹平片证实为阳性结石。

 

治疗结果显示,一次碎石治疗的治愈率为76%,二次碎石治疗的治愈率为11%,13%的病例经三次以上碎石治疗后治愈或好转,无效者仅2例。总有效率达到98.62%。这表明体外碎石在治疗泌尿系结石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包括治愈、好转和无效三种情况。治愈指症状消除,经B超或腹平片复查结石消失;好转指症状基本消除,有结石排出,但B超检查仍发现有结石残留;无效指无结石排出,B超检查无变化。

 

体外碎石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

无需特殊准备,随到随做,术前需要超声精准定位。

下段输尿管结石治疗前需适当憋尿,充盈膀胱。

停用抗凝剂:使用抗凝剂者需提前停用至少1周,并检查凝血功能正常后方可碎石。

术后注意事项

多饮水:碎石后应多饮水,促进结石碎片排出,每日饮水量建议2000-3000ml。

适当活动:碎石术后应适当活动,特别是进行平地轻轻跳跃运动,以促进结石排出。

收集结石碎片:每次排尿时收集尿液以观察结石碎片的排出情况。

注意血尿情况:碎石后3天内可能出现血尿,一般血尿较轻,不需特殊处理,多饮水即可。如血尿严重或持续时间长,应及时就诊。

疼痛处理:碎石排除过程中可能出现肾绞痛,那是排石的象征,必要时可给予解痉止痛药。疼痛不止时应立即就诊。

预防感染:术后如出现发热应考虑泌尿系感染可能,需给予抗生素治疗。

复查影像学资料:术后1-2周内复查B超或腹平片,以评估治疗效果。

结论

体外碎石作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一种重要方法,具有疗效确切、无创伤、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遵循操作规程和精准的超声定位等一系列操作方法,以提高碎石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复发率。同时,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也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未来随着体外碎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治疗泌尿系结石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结石 (117)
尿石症 (19)
输尿管结石 (110)

最后编辑于 2024-07-28 · 浏览 2308

回复5 1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