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使用氟哌啶醇后出现反复的急性肌张力障碍

发布于 2024-07-26 · 浏览 2103 · 来自 Android · IP 江西江西

病例信息

患者,男,19岁,学生。

主诉:认为女同学钟情于自己,感被控制、被监视1年,毁物伤人1天

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依据地认为邻班某女生喜欢他、暗恋他,反复纠缠该女生并要求父母及老师支持他,遭各方反对后仍不甘心,并认为老师和父母对他不好,同时认为辖区民警、摆地摊的、收破烂的和收水电费、煤气费的人都是父母派来监视他的,觉得家里的电话也被人监听,电视机和电脑都被人做了手脚,称自己有时头昏、乏力都是别人用电磁波在控制他,到处都有人在议论他。父母劝其看心理医生,患者不同意。1天前患者因感到电脑有异常欲用凳子将其砸烂,父母制止时遭其辱骂和殴打。其父母遂拨“110”,民警协助将患者强制送入院。患者入院时情绪激动,否认有病,体格检查及头颅CT等相关辅助检查均未见异常。精神检查发现其意识清楚,存在钟情妄想、关系妄想、物理影响妄想等,情感不协调,意志活动减退,社会功能受损,无自知力。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 诊疗经过:入院当日患者其拒绝服药,有行为冲动行为,11时于给予氟哌啶醇注射液5mg肌注。半小时后患者安静入睡。于当日16:30醒来,诉头晕、乏力,测血压正常。17:10患者坐在床上玩手机时突然出现头向后仰,两眼上翻、凝视,大汗淋漓,吐词不清,考虑为氟哌啶醇所致“急性肌张力障碍”,给予东莨菪碱注射液0.3mg肌注,约6-7分钟后症状缓解。夜间患者诉颈部酸痛、口干,拒服药,表现安静,暂停氟哌啶醇肌肉注射。23:10患者再次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表现基本同前,仍给予东莨菪碱0.3mg肌肉注射,5-6分钟后症状缓解。入院第2日7:10患者睡醒后诉口干、颈部酸痛和头晕,测血压正常,嘱多饮水。入院第3日7:30患者到饭厅坐下准备吃饭时又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表现和处理同前。

处理分析

此后家属强烈要求停止任何药物治疗并坚持办理出院手续,交代院外注意事项,院外带药一周(苯海索2mg/d,地西泮2.5mg/晚)患者回家服用一次苯海索后感口干严重、心慌、视物不清和小便不畅遂停用,夜间也未服地西泮。出院第2日上午再次发生一次“急性肌张力障碍”,带到我院门诊肌肉注射东莨菪碱0.3mg后迅速缓解。此后患者每日发作1-3次急性肌张力障碍,直至20日后未再发作。每次发作在我院门诊处理有效。

总结与讨论

“急性肌张力障碍”是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常见的早期锥体外系副反应之一,表现为发作性或持续性肌肉痉挛及姿势异常。使用氟哌啶醇致急性肌张力障碍的发生率为16%。首次服药后48小时内出现者占50%,5天以内出现者占90%。少数病人在服药后几小时内即可出现,以青少年多见。发生急性肌张力障碍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从症状表现上看,它是多巴胺功能亢进的结果,却与氟哌啶醇阻滞黑质-纹状体通路上多巴胺与突触后膜结合的治疗机制矛盾,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通路。当药物阻断该通路的D2受体时,导致该通路的胆碱能神经兴奋,肌张力增加,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最早出现)、静坐不能(1-2周出现)和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1-2月出现)。有人认为既然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能迅速起效,提示氟哌啶醇有可能导致胆碱能系统功能亢进,这又与氟哌啶醇只具有较弱的抗胆碱能受体作用矛盾。临床实践中,也可以用地西泮和氯硝西泮等治疗急性肌张力障碍。急性肌张力障碍处理虽然简单有效,但如果事先未进行沟通,患者及家属就会对这种突然出现的严重药物副反应感到恐惧,从而影响下一步治疗。本例患者仅使用5mg氟哌啶醇肌注一次就出现反复急性肌张力障碍发作,并且持续一周左右时间,临床上相对少见,应引起注意。

精神分裂症 (121)
纠错

最后编辑于 2024-07-26 · 浏览 2103

5 11 9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