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文献分享(33) | DISCOVER研究—术中OCT在眼科和视网膜手术中的实用性研究成果解读

发布于 2024-07-25 · 浏览 2578 · 来自 Android · IP 福建福建
icon一眼万年_连仲 已点赞

关键词:术中OCT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活检 葡萄膜炎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实用性 有用性

DISCOVER 研究——Determination of Feasibility of Intraoperative Spectral Domain Microscope Combined/Integrated OCT Visualization During En Face Retinal and Ophthalmic Surgery,旨在探索RESCAN 700术中OCT集成显微镜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迄今为止,已有15篇相关论文发表,涵盖了837只眼的病例研究,深入探讨了RESCAN 700在不同眼科疾病手术中的应用。本文将重点解读RESCAN 700在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葡萄膜炎等视网膜疾病手术中的实用性。

PART 01 精华解读

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手术治疗中,术中OCT显示出极高的实用性。98.8%的患眼成功获取了术中OCT(iOCT)图像,其中iOCT为50.6%的患眼提供了关键信息,包括识别分离平面和发现视网膜裂孔。此外,26%的患眼因iOCT提供的信息而调整了术中决策,包括剥膜的完整性和玻璃体填充物的选择。

对于葡萄膜炎手术治疗的患眼,术中OCT同样表现出其价值:98.6%的患眼成功获取了iOCT图像,且iOCT为手术提供了重要信息。特别是在视网膜下和脉络膜视网膜活检中,iOCT改变了38%患者的手术决策。在葡萄膜炎相关视网膜脱离修复手术中,iOCT影响了48%患者的手术过程,主要涉及额外的膜剥除。

PART 02 详细解读

一. iOCT辅助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手术治疗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治疗对医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患者的玻璃体视网膜条件复杂,且眼部正常解剖结构发生改变,使得术前评估变得困难。iOCT的引入,实现了实时术中视网膜剖面结构的评估,为指导糖网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DISCOVER研究以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切手术治疗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索了iOCT在术中的实用性。

● 研究共观察了81只接受手术治疗的增殖性糖网患眼,包括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后部玻璃体牵拉以及合并孔源性、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结果显示,80只眼(98.8%)成功获取了iOCT图像,其中41只眼(50.6%)因iOCT提供的信息而获得了有价值的指导。在这些病例中,26%的患眼因iOCT信息而改变了术中决策,包括确认剥膜的完整性及玻璃体填充物的选择。

Case 1 年轻女性 1型糖尿病 玻璃体积血及潜在的牵拉性网脱  由于玻璃体积血,术前及术中眼底欠清晰

img


A:由于玻璃体积血,术前及术中眼底欠清晰 

B:玻璃体积血清除后,观察到部分前膜牵拉未黏附在视网膜脱离部位,作为剥膜起始点(箭头所示) 

C:重点展示牵起的前膜与视网膜分离出足够安全的空间。 

D:术中OCT确认黄斑平整。

Case 2 年轻 I 型糖尿病患者,复杂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img


A:视网膜前纤维增生,附着其下方的视网膜上 

B:扫描增生膜,发现纤维膜和视网膜之间有个间隙,作为剥膜起始点 

C:玻切套管进入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小箭头) 

D:注入粘弹剂,视网膜前纤维膜(箭头)与视网膜(箭头)逐渐分离 

E:气液交换前,确认膜已剥除完 

F:注气后,iOCT显示黄斑是平的

Case 3 糖尿病患者合并后极部玻璃体牵拉(PHT)及视网膜前膜(ERM)

img


A:剥膜前检查,iOCT发现双层膜:PHT和ERM。水平方向前膜粘连紧密,垂直方向部分位置粘连疏松,前膜牵拉视网膜增厚水肿

B:术中OCT看到,玻璃体牵拉及前膜两层膜都剥除了(箭头所示)

C:剥除后,术中OCT确认无残膜

Case 4 增殖性糖网患者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隐藏性视网膜裂孔

img


A:术中OCT发现隐匿性视网膜裂孔,周围有牵拉(箭头)和视网膜脱离(星号)

img


B:术中OCT指导下从裂孔(箭头)周围开始剥膜

Case 5 玻切术后检查周边视网膜,看到视网膜抬起,担心视网膜脱离。

img


虽然手术显微镜下眼底观察有限,但通过术中OCT确认是视网膜劈裂,劈裂区域内有视网膜组织(箭头)。

二. iOCT辅助葡萄膜炎相关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

● 葡萄膜炎相关手术的患者术后视力及手术成功率比非葡萄膜炎患者的差,这些患者情况复杂,术中导航可能影响结果和术中决策。因此作者又将葡萄膜炎需要手术治疗作为观察对象,探索iOCT在这类手术中的应用。

● 文章共观察73只葡萄膜炎行手术治疗的患眼。72只眼(98.6%)成功获取了iOCT图像。iOCT为以下患眼提供了有价值的反馈:11只类固醇激素植入(11/13,84.6%),13只脉络膜视网膜活检(13/16,81.2%),20只视网膜脱离(20/27,74.1%)。在视网膜下和脉络膜视网膜活检中,iOCT改变了38%患者的手术决策。在葡萄膜炎相关视网膜脱离修复手术中,iOCT改变48%患者的手术过程,这些改变主要是与额外的膜剥除有关。

iOCT术中作用

img


1.iOCT确认放液部位及需要剥额外剥膜

img


A: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液及渗出,做视网膜下放液

B: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iOCT看到视网膜前膜

2.定位活检

img


A&B:医生通过术中OCT观察病灶

B:选取术中OCT下较大且略高的位置,做为活检部位,避免损伤视网膜

img


C:取活检过程中,实时观察未损伤视网膜。

E:活检取完,气液交换后

3.发现额外的膜再次剥除

img


剥膜前(A):看到致密的视网膜前膜,剥除前膜

剥膜后(B):下方还看到残余膜,再次剥除膜

4.观察眼前节结构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A:水密巩膜隧道切口

B:前方虹膜表面可看到淋巴细胞聚集

术中OCT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葡萄膜炎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显示出了显著的实用性。它不仅可以准确识别增殖膜、精确选取剥膜的起始位置、确认剥膜完成,而且有助于发现隐匿性视网膜裂孔、鉴别视网膜劈裂、指导玻璃体填充物选择,从而降低手术并发症和二次手术的需要。此外,对于葡萄膜炎患者,术中OCT还可以确认视网膜活检和视网膜下激素植入的定位。

未完待续,下一期将为大家梳理DISCOVER研究在前节手术中应用的观察结果。

参考文献:

[1] Khan M, Srivastava SK, Reese JL, Shwani Z, Ehlers JP. Intraoperative OCT-assisted Surgery for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the DISCOVER Study. Ophthalmol Retina. 2018 May;2(5):411-417. doi: 10.1016/j.oret.2017.08.020. PMID: 30035245; PMCID: PMC6051540. 

[2] Kumar JB, Ehlers JP, Sharma S, Srivastava SK. Intraoperative OCT for Uveitis-Related Vitreoretinal Surgery in the DISCOVER Study. Ophthalmol Retina. 2018 Oct;2(10):1041-1049. doi: 10.1016/j.oret.2018.02.013. Epub 2018 Jul 14. PMID: 31047492. 

[3] Browne AW, Ehlers JP, Sharma S, Srivastava SK. Intraoperativ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sisted Chorioretinal Biopsy in the DISCOVER Study. Retina. 2017 Nov;37(11):2183-2187. doi: 10.1097/IAE.0000000000001522. PMID: 28426625; PMCID: PMC5648642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医学科研解读的信息交流之目的,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治疗方案推荐。本文中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由医疗专业人士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

葡萄膜炎 (16)
糖尿病视网膜病 (52)
视网膜脱离 (21)
玻璃体积血 (10)
视网膜裂洞 (9)

最后编辑于 2024-07-25 · 浏览 2578

1 2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