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张胜兵:鼻腔黑色素瘤,纯中医治疗5个月,临床治愈

病例信息
注:以下病案为本人亲诊真实病案,仅供学习参考!
个人信息:靳某,男,62岁
主诉:进行性鼻塞、鼻衄6个月
现病史:患者6月前感觉右鼻腔阻塞不通,进行性加重,时流鼻血,经当地医院检查,见息肉样新生物填塞鼻腔,表面见暗灰褐黑色样坏死物覆附,触之成血痂,质脆。病理检查诊断为鼻腔恶性黑色素瘤,建议手术治疗。患者不同意手术,遂经人介绍于我处就诊。
症见:患者面赤声高,右鼻腔黑褐色肿物、呈息肉状,并有臭味,时时流鼻血,血流不止。纳尚可,大便秘结,5日一行,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舌下瘀阻,脉弦滑数,小涩。
分析处理
看完病案,西医诊断就是恶性黑色素瘤。中医文献中虽然没有恶性黑色素瘤的病名,但是根据症状可以归为鼻痔,所以中医诊断就是鼻痔。面色发红、小便色黄、便秘、脉数皆为火热之象。正是因为火热炽盛,气火上冲,迫血妄行则见鼻部出血。那是哪里的火热呢?——脉弦有力,可知是肝火。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也表明火盛、脾虚生湿及痰热互结之象。舌下瘀阻则是血瘀之象。所以证型就是热毒蕴结,血热妄行,痰瘀互结。治疗上就应该凉血止血、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健脾燥湿化痰。所以我采用十灰散、龙胆泻肝汤合二陈汤加减化裁。
西医诊断:鼻腔黑色素瘤
中医诊断:鼻痔
证型:热毒蕴结,血热妄行,痰瘀互结
治则:凉血止血、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健脾燥湿化痰
处方:十灰散、龙胆泻肝汤合二陈汤加减化裁
拟方:白芷10克、白茅根15克、芦根15克、藕节10克、大蓟10克、小蓟10克、侧柏叶10克、地榆10克、茜草10克、棕榈炭10克、三七10克、白芨10克、丹皮10克、炒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2克、木通6克、生地15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当归10克、甘草6克、代赭石15克、钩藤15克、仙鹤草30克、旱莲草15克、玄参10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法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大贝10克、水牛角30克、荆芥炭10克、大黄炭10克、芒硝10克(冲)、7剂。
二诊:患者鼻血减轻,大便已通,但觉胃口欠佳,遂改方如下:柴胡15克、黄芩10克、法夏15克、大贝15克、炒苍术15克、薏苡仁60克、败酱草15克、蒲公英15克、鱼腥草15克、蛇莓15克、胆南星10克、白芥子10克、炒山楂10克、炒谷芽10克、炒麦芽10克、炒鸡内金10克、炒神曲10克、桔梗10克、玄参10克、白芷10克、黄芪10克、五味子10克、当归10克、金银花10克、甘草10克、瓜蒌仁10克、防风10克、天花粉15克、芦根15克、荆芥炭10克、白及10克、棕榈炭10克、三七10克,3剂。
三诊:服后衄血已止,稍有头晕,遂去止血炭药:荆芥炭、白芨、棕榈炭,加茵陈15克、天麻10克,7剂。
后续:后患者在此方基础上稍做加减,连续服药5个月,鼻腔肉赘生物已完全消失,鼻腔呼吸通畅,生活与常人无异。
总结与讨论
初诊:采用十灰散合龙胆泻肝汤合二陈汤加减。
十灰散加减:
十灰散是止血的名方,为凉血收涩止血之剂,适用于血热妄行而致的各种出血症。本方以此做加减以止血。大蓟、小蓟凉血止血,兼能祛瘀;地榆、侧柏叶、白茅根、旱莲草、代赭石均能凉血止血;茜草、三七化瘀止血;棕榈、白芨、仙鹤草、藕节、荆芥炭收敛止血;大黄炭清热降火,引热下行,使热降血止。
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泻肝汤是清肝经实火的代表方,本方去龙胆草而加入清肺胃之品。黄芩、栀子、水牛角、钩藤、大贝、芦根清泻肺胃肝火,泽泻、木通、车前子、茯苓、白芷利湿,使热邪从小便排出;肝经有热,本易耗伤阴血,且方中苦燥渗利之品居多,恐再耗其阴,故用当归、生地黄养血益阴以顾肝体,使苦燥清利不伤阴;柴胡疏达肝气以顾肝用,并引诸药入肝经;柴胡与当归、生地相伍,以补肝体调肝用。
二陈汤:
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化痰,芳香醒脾,使气顺痰消,体现了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茯苓健脾渗湿,治其生痰之源;甘草化痰和中,调和诸药;再加桔梗、杏仁、芒硝升降肺气,润肠通便。
综观全方,凉血与清降全用,收涩与化瘀同施,清利并行,泻中有补,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
二诊:
二诊时患者鼻血减轻,大便已通,但觉胃口欠佳,故去十灰散,只以几味炭类药来止血。因鼻属肺,故加入败酱草、蒲公英、鱼腥草、蛇莓、黄芪、金银花、天花粉这些肺经清热解毒,化痰消痈之品,以治鼻腔肿物;同时加炒苍术、薏苡仁健脾祛湿;加胆南星、白芥子、瓜蒌仁化痰;加防风疏肝理脾、升清燥湿;加炒五仙以健脾强胃,增补正气。
三诊:
眩晕大多以虚实分之,其实者可由风、痰、火引起,故有 “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的说法,故三诊时加入茵陈清热利湿、天麻息风止痉。
最后编辑于 2024-07-23 · 浏览 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