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严重的开放性踝关节骨折伴脱位的治疗


病例信息
1、患者因"坠落伤致右踝流血疼痛、畸形伴活动受限1小时余"入院。患者于1小时前自树上不慎跌伤,外翻位伤及右踝关节,当即致踝关节开放性脱位,右内踝开放伤口,内踝处骨质插入泥土中,其中一较大游离骨块。急来我院就诊,患者进入急诊后,予以1500ml生理盐水冲洗后,无菌敷料包扎,简单石膏外固定。然后摄片检查示:右胫腓骨下端骨折,断端错位,右踝关节脱位。为求进一步诊治,急诊以"右踝开放性骨折伴踝关节脱位"而收治入院。
2.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有乙肝小三阳病史。
3、专科情况:右踝关节外翻脱位畸形,内踝处开放伤口,局部皮肤软组织挫伤,重度污染,泥砂异物存留,大隐静脉挫伤、外露,胫骨远段哆出伤口,流血,外踝处骨擦感(+),异常活动,右足背动脉搏动可,足趾感觉迟钝、血运正常。余(-)。
3、辅助检查:①X线片(本院):右胫腓骨下端骨折,断端错位,右踝关节脱位。
②踝关节CT:右胫腓骨下段粉碎性、开放性骨折伴踝关节脱位,请结合临床。
4.入院后积极完善各项相关检查,临时制动止痛,行术前准备,于2024-06-29急诊行“清创、右踝骨折及关节复位内固定+血管、神经探查术",手术经过:①麻醉生效后,再次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冲出泥沙、异物,常规术区消毒,铺无菌巾单。②再次清洗,术中探查见:右踝关节外翻脱位畸形,踝关节韧带严重撕裂,内踝处开放伤口,局部皮肤软组织挫伤,重度污染,泥砂异物存留,大隐静脉挫伤、外露,胫骨远段哆出伤口,内外踝骨折,下胫腓一较大骨片及碎骨片游离,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连续性存在,神经挫伤,血管穿支断裂。内侧开放伤口作辅助切口,充分显露,对创面进行"卷地毯式"清创,修剪创缘,清除失活组织及异物,胫后动脉表面异物小心清创,保持其连续性、避免损伤,结扎穿支血管。第一遍清创完毕后,再次清洗,更换手术器械、重新铺无菌巾单。然后进行第二遍清创,再次清除残留异物,清除重度污染并游离的小骨片,清创完毕后再次清洗,更换手术器械、重新铺无菌巾单。接着,对骨面进行清创,咬骨钳咬除污染骨质。第三遍清创完毕后,再次清洗,更换手术器械、重新铺无菌巾单,使用脉冲枪5L盐水进行冲洗,冲出死角处异物、污染组织,彻底止血,电凝止血,清创完毕后再次清洗,稀碘伏清洗,重新铺无菌巾单。行内踝处骨折复位,2枚克氏针固定,针尾折弯留于皮下。③取外踝处纵行切口,长约6cm,见斜行骨折,行骨折适当短缩重叠复位,贯穿入一枚克氏针行髓内固定,辅助一枚斜行克氏针固定,C臂机透视见骨折端复位良好,内固定物位置满意。然后行踝关节脱位复位,背伸90度功能位自足底贯穿踝关节一枚克氏针固定,C臂机透视见踝关节位置良好,下胫腓处一骨块,经皮穿入一枚克氏针。针尾剪断折弯留于皮外及足底。冲洗伤口,察无活动性出血,负压吸引球引流,可吸收线逐层缝合切口,无菌敷料包扎。术后予抗感染、护胃、消肿、抗凝、促进骨折愈合等治疗,负压引流,切口换药,对症处置。复查X线示:右内、外踝骨折金属内固定后复查所见,断端对位、对线良好,金属内固定影在位。复查血常规、肝功能,提示轻度贫血、低蛋白血症。予以纠正贫血,加强营养处理。根据伤口状况调整抗生素,现病情稳定,切口II/甲愈合拆线,7-10办理出院。出院时右踝部内侧开放伤口处少许渗出,无炎性分泌物;余伤口干燥无渗出,无红肿热痛,皮缘对合良好,足趾感觉、运动如常。
5.下一步治疗方案:①继续抗感染、消肿、促进骨折愈合治疗,内侧开放伤口换药至愈合。②术后6周拔除固定踝关节的克氏针;行支具外固定保护,部分负重行走,患肢禁止过度负重、行走,以免内固定松动、断裂及骨折移位。③8-12周摄片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拔除外踝的克氏针。远期根据踝关节稳定情况决定是否行关节融合。
处理分析
彻底清创是手术的关键所在,术中进行了4遍清创,历时3小时余,3升袋用了3袋!第一时间冲洗,因为亲戚的亲人,走绿色通道,未签字抢时间;游离至体外的骨块一定不要放回去,死骨无血运,也可能“一个老鼠坏锅汤”!
总结与讨论
1.彻底清创是关键;
2.简单固定;
3.足量的有效抗生素;
4.充分引流.
受伤时情况

在急诊科情况

麻醉后清洗,消毒前外观



入院时X线片


入院时CT







术中清创后关节及骨折复位情况


手术后外观



术后X线片



出院时外观




出院后随访外观

最后编辑于 2024-07-18 · 浏览 6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