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亮《胰腺外科手术正解》选载之二:前言

前言
叶圣陶在《作文论.诚实的自己的话》中写道:“像那些著述的文字,作者潜心研修,竭尽毕生的精力,获得了一种见解,创成了一种艺术,然后写下来的,自然是所谓写出自己的东西……即使表达出来时恰巧与别人的雷同,或且有意地采用了别人的东西,都不受模仿的讥评。因为它自有独立性,正如两人面貌相同、性情相同,无碍彼此的独立,或如生物吸收了种种东西营养自己,却无碍自己的独立。所以我们只须自问有没有话要说,不用问这话会不会经人家说过。果真确有要说的话,用以作文,就是写出自己的东西了。”
作为外科医生,这同样也是我想要表达的。于外科手术而言,操作看似与他人没什么两样,似乎没什么独创的东西,但只要有真实所感,就是独有的心得体会,就有写作出来的必要。见事不明,就不会有真知灼见,有真知灼见,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会对读者有所启发。
当今的学术会议上,多数学者普遍只展示成功的、光鲜亮丽的一面,诸如如何在全腹腔镜下完成侵犯血管的胰腺癌根治术,如何把血管裸化得像艺术品一样;而对于负面的、失败的教训却藏着掖着、避而不谈。其实,失败的教训更是宝贵的财富,更应该暴露于阳光之下,相互警示。俄国外科学家彼罗果夫在《手术中的错误、危险和并发症》一书中曾写道:“我不想写简单的结论,也不想写有趣的病案,我仅想实现自己朝思暮想的宿愿: 通过真实地、毫不隐瞒承认自己的错误,揭示其错综复杂的机理,以避免自己的学生和青年医生重蹈覆辙。”。
不管外科医师在技术操作上天赋多高,能力多强,都难免会犯错误,这是毋庸讳言的。关键是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并且要把这教训传递给其他同道。譬如走路,前方有一个坑自己掉进去了,我们便要竖起醒目的标识牌,以告诫后来者不要再踩进同样的坑。竖起警示牌是写作本书的初衷。
不同的人看同样的外物,感应不一样,有人迟钝、有人灵敏,所得自然不同。有智慧的人常常具有敏锐的感知力,能够通过与他人的交谈、阅读文献等各种不同的渠道,从别人的教训中提炼总结,以避免自身犯同样的错误。而并非要亲身经历那些血淋淋的教训才能够成长。笔者希望阅读本书的医生都是有智慧的人,以人为镜,以鉴己身。“拒谏者塞,专己者孤”(语出《盐铁论》,意思是拒绝接受别人意见的视听闭塞,自己独断专行的就会遭到孤立),拒谏饰非是人性的弱点,要尽力克服这个弱点,从历史的教训中成长,要“反听内视”(语出《史记.商君列传》,意思是对外听取别人意见,对内反省检查自己),不要听过当耳旁之风,看过当过眼云烟。齐白石尚有衰年变法,而医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更应该知错就改。
1991年第8期、第9期合刊纪念《实用外科杂志》创刊十周年,《为提高我国外科学水平而共同努力》的作者沈魁、何三光写道:“我们的中青年医生多数愿意大刀阔斧地做手术,不愿艰苦地‘爬格子’”。这么多年过去,非但没有任何改变,反而愈演愈烈,少有人会去认真地写一本书。
读书写作要比开刀辛苦得多,更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语出《道德经》,意思是踮起脚尖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要想行稳致远,就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做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十余年来,每天早晨五点起床,读书、写作、记笔记,寒暑不辍,极少懈怠,积累成篇。记笔记不是抄录,而是将所学知识消化吸收,结合在临床上的体会,形成自己的语言,然后付诸笔端。采用单张A4纸做笔记,在上排写好标题,诸如胰肠吻合口裂开,然后把相关的内容往里添加,再统篇归纳整理,这就是本书的雏形。
医学的知识海洋浩瀚无穷,永远无法窥知它的全貌。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曾国藩语),认真去处理每一个病例,而不要妄想一步登天。吴蔚然针对外科医生的成长曾说过:“应该一步一步地走,可以走快些,但不能跳跃。”只有对每一个案例深入的思考和体会,才有可能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有一个脉络清晰的了解,才不至于遇到问题无所适从。
可能刚开始从事胰腺外科专业的医生对本书介绍的内容体会不深,但随着年资的增长,参加、经历手术的增加,会有进一步的认识。按部就班的操作谁都可以完成,只是谁快谁慢、谁熟练谁生疏的问题,但是对术后并发症的处理,考验的是一个外科医生的综合素质,那绝对不是会做一两个定型手术所可比的。常规操作有如楷书,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有如行书,初学书法一定是先学习楷书,楷书写不好,妄想写好行书、草书是不可能的。
本书不是教授怎么去做手术,那要经过很多理论学习和千锤百炼的实际操作而逐步实现的,不是能够靠一本书解决的,那样的话不就有如武林秘籍,谁看完都成为武林高手了。本书主要写的是如何避免各类胰腺手术失误及相关并发症处理的经验教训。资料来源于笔者团队所经历、帮助同道所处理及与同道交流所获悉的案例,希望读者阅读之后会有所警醒,遇到相关问题时加以翻阅,想必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因文献观点颇多相互矛盾之处,故笔者在参考时结合了自己的从业经历去认真考证、对比分析,以求得到尽量合理的认识,以免自误误人。切身体会的经验与教训是本书写作的源头活水。做学问最忌讳没有自己的主心骨,盲从别人,读者阅读本书时也应以同样的态度来对待。由于本书并非召集多家单位共同编写,而是由笔者个人独立写作完成,利弊兼有之。优点是全书连贯统一,不会前后矛盾,体现了笔者融会贯通之后的某些独到认识。缺点就是这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可能以偏概全,读者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本书。倘若书中的某句话能对读者有所触动,就算达到本书的写作目的了。
对于这本书的写作,不求面面俱到,不求“毕其功于一役”。实际上,想通过一本书把对胰腺外科的认识都写完是不可能的。故本书只写到了笔者认知范围内的,并且尽自己所能往深处去写。由于个人学识所限,只能量力而行,随着经验与教训的积累,新的认识的提高,有机会再版时再补充相关内容。
公开出版的图书上的精美图片本书直接引用,并标明出处,再重新绘制费时费力,似乎没有这个必要,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就够了,其他需要表达而书上没有的则请专业人士绘图。
2024.7.14修改
最后编辑于 2024-07-14 · 浏览 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