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胫骨骨折重视下肢力线


病例信息
患者武,男,4岁,“右小腿外伤肿痛畸形活动受限18天”于2024-6-24入院。
查体:右小腿支具外固定中,拆除支具见右小腿轻度肿胀,畸形,未扪及明显骨折异常活动。
初步诊断:右胫骨骨折
辅助检查
自带DR
首诊片,外院给予支具外固定治疗

复查,位置满意

18天复查,畸形成角,移位了

测量一下,向外、向后成角8度。


处理分析
骨折成角移位,超出非手术治疗标准范围,给予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要求力线必须恢复到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复位后

测量角度满意


8天复查

2.5个月复查

行走视频

随访中。。。
总结与讨论
胫腓骨骨折在儿童各个年龄段均很常见,其发病率占儿童及青少年所有长骨损伤的第三位;多见于男性患者,发生机制不尽相同。最常见的骨折部位为中下三分之一处,其次为中段,近端最少。大多胫腓骨骨折均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但是其均需要密切观察,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胫腓骨中下段骨折,多可采用闭合复位和石膏固定进行治疗 。大宗病例研究中发现:(1)骨折初始短缩移位在 1cm 以内者可由骨折后的生长加速予以全部或部分代偿;(2)轻度内翻畸形可自发矫正;(3)外翻和向后成角畸形在一定程度上可持续存在;(4)旋转畸形,尤其是内旋畸形将持续存在。通常情况下,横向分离骨折在石膏固定早期或晚期较少发生移位 ;但螺旋形和斜形骨折在伤后2~3周内易于移位,进而发生内翻或者外翻畸形需要密切随访观察。骨折后2 周之内,因局部仍有一定的活动度,还可进行再次的手法矫正:但骨折 3 周后则失去再次手法复位的机会。如果骨折同时累及胫骨和腓骨,因小腿前侧、外侧肌群的牵拉骨折易于发生外翻成角。如果腓骨完整,小腿前侧肌群的牵拉将导致骨折出现内翻成角畸形。
有文献报道 10 岁以内的男孩、不超过 8岁的女孩,胫骨骨折后的成角畸形可自发矫正;但也有报道认为,无论患儿年龄多大,成角畸形均无法自行纠正。年龄不同,可接受的成角、短缩畸形见下表

最后编辑于 2024-09-10 · 浏览 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