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世界研究|艾考糊精腹透液降低新发腹透患者的死亡、技术失败及首次腹膜炎发生风险

文献推荐理由
本研究为大型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对725例新发腹膜透析患者的病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非使用者相比,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使用者的死亡、技术失败和首次腹膜炎发生的风险均显著降低,校正HR分别为0.62、0.61和0.22。
引言
艾考糊精是一种葡萄糖聚合物,被腹腔吸收的速度慢(主要经淋巴管吸收),其产生的胶体渗透压可维持更长的留腹时间(8-16小时)。与含葡萄糖腹膜透析液相比,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有利的代谢作用和更好的液体管理等优点。
本研究旨在探讨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对亚洲新发腹膜透析(PD)患者的死亡、技术失败和腹膜炎风险的影响。
方法
研究纳入了在中国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于 200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新开始接受PD治疗至少90天的成人患者。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使用者定义为在PD期间使用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的时间超过50%的患者。
结果
共纳入725例新发PD患者,包括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使用者190例和非使用者535例。
与非使用者相比,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使用者中男性更多且平均年龄更低(但无显著差异);高血压、糖尿病、高转运或高平均转运患者的比例均更高;肾尿素清除指数(肾Kt/V)、标准蛋白氮呈现率 (nPNA)和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腹膜Kt/V和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更高。
在随访期间,共217例患者转血液透析(HD),其中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使用者61例,非使用者156例。共172例患者死亡,包括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使用者56例,其中有12例在转为HD后90天内死亡;非使用者116例,其中有21例在转为HD后90天内死亡。
与非使用者相比,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使用者的死亡、技术失败和首次腹膜炎发生的风险均显著降低,相应校正HR分别为0.62 (95% CI = 0.42–0.91)、0.61 (95% CI = 0.47-0.81) 和0.22 (95% CI = 0.14–0.35)。在艾考糊精腹透液使用时间占PD持续时间的比例较高的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使用者中,所有三种结局指标的风险均额外降低。
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使用者和非使用者间死亡、技术失败和腹膜炎的比较(点击图片可放大)

#根据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模式、PET、总Kt/V、nPNA、白蛋白、血红蛋白和透析开始年份进行校正;*事件数/100患者年;†在开始使用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之前,有18例患者发生腹膜炎。
亚组分析中,在男性和年轻使用者、APD患者或高平均/高转运患者中,患者和技术生存的获益更大。在糖尿病 (0.07, 95% CI = 0.03– 0.16) 和心血管疾病 (0.06, 95% CI = 0.02–0.22) 患者中,首次腹膜炎发作的校正HR极低。
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是主要的死亡原因。死亡和腹膜炎是导致技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两组患者的死亡原因和技术失败原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总结和讨论
本研究强调了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相对于含葡萄糖腹膜透析液的优势。使用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与较低的死亡、技术失败和首次腹膜炎发作的风险相关。亚组分析显示,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在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首次腹膜炎发作风险方面具有额外优势。
本研究的优势在于使用近十年来收集的组织良好的病历数据库,样本量足够大,可以评估长期随访后的结局,但也存在局限性,如数据分析中未纳入透析液的交换次数(可能影响腹膜炎发生率)等。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长期随机对照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结果。
点击此处前往百特医学专区获取更多内容~
参考文献:
Wang I-K, Chan CI, Lin AH-F, Yu T-M, Yen T-H, Lai P-C, et al. (2024) The impact of icodextrin on the outcomes of incident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PLoS ONE 19(3): e0297688.
最后编辑于 2024-07-01 · 浏览 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