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见的单侧肾挫伤后急性肾损伤,透析后恢复正常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36
主诉:间断发热7天,尿量减少4天
简要病史:患者缘于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5℃,伴有恶心、腹泻,自诉腹泻多次,全身酸痛,曾应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奥司他韦”等药物治疗,上述症状逐渐好转。4天前患者因左侧腰部疼痛就诊于我院泌尿外科,发现尿量减少,24小时尿量约500至600ml,查尿素氮 7.00 mmol/L,肌酐 181.00 umol/L,腹部CT:左肾挫裂伤伴肾周血肿;左侧肾间隙,腹膜后间隙、盆腔间隙渗出性改变;左侧腰肋部软组织肿胀,完善检查诊断“肾挫裂伤、左肾周血肿”,给予绝对卧床,头孢噻肟抗感染、利尿等治疗,监测血肌酐、尿素氮、尿酸逐渐升高,2天前复查尿素氮 21.90 mmol/L、肌酐 569.00 umol/L、尿酸 742.00 umol/l,给予中心静脉临时管置管,并给予血液透析治疗1次。患者为进一步诊治,于2月22日以“急性肾损伤”收入院。病程中无脱发、关节疼痛,无皮疹、光过敏、口腔溃疡等,间断发热,无盗汗,无咳嗽、咳痰、无咽痛、咯血,无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无胸痛、心悸、阵发性心前区疼痛,无眼睑浮肿,时有恶心,无呕吐,曾腹泻多次,无视物模糊、晕厥,无黑便、便血,无肉眼血尿,左侧明显腰痛,精神、饮食、睡眠尚可,小便约500-600ml/天,近5天未排大便。
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190/100mmHg,未规律应用降压药物治疗,近2日血压偏高。既往测血糖升高,空腹血糖8mmol/L,未进一步检查及监测。
查体:
体格检查:血压166/112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率75次/分,律齐,未闻及额外心音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左侧肾区叩击痛阳性。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2月18日院前检查尿常规:潜血3+,胆红素1+,蛋白4+,红细胞87/uL。血凝及D-二聚体:部分凝血酶原时间42.1s,纤维蛋白原浓度12.41g/L;血常规:白细胞13.63*10^9/L,血红蛋白127g/L,中性粒细胞比例85.4%;肝肾糖脂离子:白蛋白35.5L,尿素氮11.84mmol/L,肌酐289.1umol/L,尿酸543umol/L,二氧化碳20.6mmol/L,空腹葡萄糖12.85mmol/L。2月20日 胸部CT:双侧胸腔积液伴双侧胸膜下膨胀不全,注意肺挫伤。腹部CT:左肾形态不佳,被膜下见片状高密度,CT值约51HU,最大范围约68mm×35mm,肾周脂肪间隙模糊,双肾周筋膜增厚,胰腺周围、左肾周、腹腔内及腹膜后见条片状高密度影,渗出向下延续至盆腔,左侧腹壁软组织增厚、毛糙,周围见条片状高密度。右肾形态尚可,边缘毛糙,双肾盏、肾盂及输尿管未见扩张。腹膜后见多发略大淋巴结。
入院后完善检查:02月23日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测定阴性。肾功:尿素氮 23.50 mmol/L、肌酐 508.00 umol/L、尿酸 564.00 umol/l、B2微球蛋白 25.52 mg/L、补体C1q 15.00 mg/dl;糖化血红蛋白 8.1 %;血细胞分析:白细胞 11.32×10^9/L、血红蛋白 114 g/L、红细胞压积 34.10、中性细胞比率 79.30 %、淋巴细胞比率 11.20 %、中性细胞数 8.98×10^9/L、单核细胞 0.94×10^9/L;甲状旁腺激素测定 106.0 pg/mL;离子六项:钙 2.07 mmol/L、磷 1.84 mmol/L;尿常规:潜血 3+、酮体 弱阳性、蛋白 3+、红细胞 90 /UL。轻链(KAP、LAM)测定未见异常。免疫六项:免疫球蛋白G 7.99 g/L、补体C3 1.42 g/L,降钙素原 3030.0 ng/L。抗核抗体+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测定: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P1:20。风湿三项:抗O 129 IU/ml、C-反应蛋白 118.0 mg/dL。2月26日腹部CT:左肾挫伤,肾周血肿,与2月20日比较:肾出血肿及渗出性改变部分吸收建议复查 ;脂肪肝,脾略大,腹膜后淋巴结略大。
临床诊断:急性肾损伤、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左肾挫裂伤、左肾周血肿
治疗经过:给予低盐低脂饮食、硝苯地平控释片调控血压、规律周三次血液透析治疗、补液、莫西沙星抗感染等对症及支持治疗。
入院后监测体温略升高,最高38.5℃,针对发热查了感染指标升高,血培养未见异常,应用抗生素后无法热,感染指标恢复正常。
入院后患者尿量逐渐增多,维持出入量平衡,于2月24日尿量1850ml,2月25日3700ml,2月26日5100ml,2月27日6000ml,2月28日7300ml,2月29日4000ml,3月1日后稳定于3500-4000ml,其间监测肌酐及尿素氮逐渐下降,2月28日尿蛋白阴性,尿红细胞20/uL,尿素氮 12.40 mmol/L、肌酐 183.00 umol/L。3月4日肌酐及尿素氮恢复正常,查泌尿系超声:左肾大小120x84x77mm,皮质厚约18mm,皮髓质界限欠清晰,集合系统未见分离。左肾包膜模糊不清,肾周可见61x14mm窄带状液性暗区,透声欠佳。右肾大小120x75x65,皮质厚约26mm,皮髓质界限欠清晰,集合系统未见分离。肾区未见异常血流。左肾挫裂伤,肾周血肿形成。
讨论:单侧肾挫伤一般很少引起严重急性肾衰竭,多是轻度肌酐升高,本例患者肌酐快速升高至透析水平。入院后仔细追问患者病史,患者诉无明显外伤病史,但曾出现醉酒后无意识状态,但患者左侧腰部无明显淤血及红肿。患者左肾挫伤,右肾形态尚可,边缘毛糙,双肾盏、肾盂及输尿管未见扩张,但患者出现肌酐进行性升高,尿量减少,给予血液透析及补液维持出入量平衡后,肾功迅速恢复。
不除外患者出现过左侧肾区重击于尖锐物体,可能因力量过大引起右侧肾脏震荡伤,导致急性肾损伤。
患者6月24日复诊:尿常规:尿蛋白阴性,未见红细胞,肌酐、尿素氮、尿酸正常水平,腹部CT:左肾形态不佳,被膜下见片状高密度,CT值约23HU,最大范围约21mm×8mm,肾周脂肪间隙模糊,左肾周桥隔明显增厚,左肾周、腹腔内及腹膜后见多发条片状高密度影,左侧腹壁软组织增厚、毛糙,周围见条片状高密度 。右肾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影。双肾盏、肾盂及输尿管未见扩张。脾略大,长径130mm。腹膜后见多发稍大淋巴结,左侧腰大肌增厚。诊断意见:与2月26日全腹CT平扫比较:左肾背膜下囊性灶缩小,考虑血肿吸收后改变,必要时CT增强检查;左肾周围渗出性改变及左侧腹壁肿胀、渗出,较前好转;左肾周桥隔增厚,左侧腰大肌增厚。
2月20日全腹CT图像


6月24日全腹CT图像


最后编辑于 2024-06-29 · 浏览 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