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女性,反复抽搐,你考虑什么病?
青鹊词 推荐病例信息
第一次入院
2020年11月19日
患者白XX,女,42岁,因“发作抽搐3小时”入院。
现病史:家属代诉3小时前睡眠中发现患者异常鼾声,呼之不应,双眼上视,上肢僵直,下肢伸直,小便失禁,持续约5分钟,自行缓解,问话对答,精神萎靡。半小时后再次发作抽搐,性质同前,持续3分钟缓解,来院途中患者频繁恶心呕吐,呕吐呈非喷射状,呕吐大量胃内容物。病程中患者无头晕及头痛,无咳嗽咳痰,无发热,无腹痛及腹泻,无外伤。进食可,夜眠一般,大便正常。
既往史:3年前有类似发作抽搐1次,未行诊治。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查体:呈意识模糊状态,问答部分对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双侧额纹对称,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查体不合作,双侧巴彬斯基征(-)。
初步诊断:症状性癫痫
入院后再发抽搐异常,表现同入院前,给与地西泮注射液肌肉注射后缓解,约5分钟后再发抽搐,再次给予地西泮后缓解不佳,给与冬眠合剂肌注后仍未缓解,转入ICU后予咪达唑仑泵入后好转。(医院药房没二线药可用)
入院第2日完善腰穿
压力170mmH2O,无色透明,脑脊液白细胞:106X106/l,中性粒细胞0.58,淋巴细胞0.42。脑脊液糖3.62,脑脊液氯化物106.3.
颅脑MR平扫+增强
双侧乙状窦显影浅淡,考虑慢血流。


进一步完善DSA

因为静脉回流未见造影剂延时,再回头看核磁影像,我倾向于可能是蛛网膜颗粒

但最终科里意见考虑存在静脉窦血栓可能,给予丙戊酸钠抗癫痫及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后出院。嘱3个月后复诊。
分析处理
2021年3月1日 门诊复诊,复查颅脑MR+MRV,仍考虑双侧乙状窦显影浅淡,建议结合临床


接诊医生给予诊疗意见不详。
第二次入院
2024年6月6日,因“头痛3小时,发作性抽搐1.5小时” 入院。
现病史:患者与入院3小时前晨起后头痛,为全头部持续性胀痛,视物模糊,恶心欲吐,自觉存在发作性意识模糊,对周围一切环境无法感知。于入院1.5小时前突发抽搐,表现为异常喊叫,呼之不应,双眼上视,双上肢僵直,双下肢伸直,小便失禁,持续时间描述不详,自行缓解,缓解后问话切题,精神萎靡。
既往史:7年前及4年前有类似抽搐发作。于我科门诊随访过程中近2月逐渐停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减药过程不详。
查体无殊
完善24小时动态脑电图未见异常。
再次复查颅脑MR+MRA+MRV,MR+MRA未见异常,MRV提示双侧乙状窦近端、横窦远端局部管腔变窄、血流信号减低,考虑蛛网膜压迹所致可能性大。











再次启动抗凝治疗,恢复抗痫药物口服,科里建议上级医院就诊。
总结与讨论
还是一例诊断不明的病例,我倾向于单纯的癫痫发作+巨大蛛网膜颗粒模拟静脉窦血栓。科里倾向于静脉窦血栓。
想问几个问题
1.癫痫减药有什么原则吗,例如丙戊酸钠缓释片,先减量还是先减服药次数?
2.你认为这个患者是什么疾病?理由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