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一首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专方

发布于 2024-06-26 · 浏览 1454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一首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专方

作者/林柳春

这段时间接诊了不少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都是纯中药治疗(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是用纯中药治疗该病),疗效佳,故向大家介绍。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由柯萨奇、埃可病毒所引起,多见于儿童,初期皮损多出现在口腔前腭、软腭、咽峡等部,以淡黄色或灰白色丘疹或水疱为主,周围有红晕。临床表现多为发热和咽痛,可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患儿为高热。个别患儿症状重,表现为持续发热不易退、易惊、呼吸心率快等类似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此方出自于2012年6月5日国家医政司《关于印发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12年版)的通知》,原是治疗手足口病的,被我移用到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并成为我治疗该病的专方,该方具有退热快不反复,有效缓解患儿症状,效果显著。药物组成:黄芩8克,藿香5克,连翘8克,薏苡仁12克,通草5克,金银花8克,滑石5克,牛蒡子5克,生甘草6克,白茅根12克,青蒿5克,佩兰5克。(原方未注明用量,此用量是我临床常用量)

用法用量:可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量加减。日1剂,水煎100~150毫升,分3~4次口服。

疗程:一般体温正常3天以上才停药。

此外,针对有些患儿咽痛严重,不肯喝药或喂药困难的,我喜欢外加外治法治疗。外治法:吴茱萸160克,大黄80克,胆南星40克,生栀子40克。研粉,醋调,贴双脚涌泉穴,12小时一换。

等咽痛减轻后再喂药,或继续敷贴直至退热,皮损消退。

以上是我临床上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一点经验,供大家参考!

本文来源:中医书友会。

疱疹性咽峡炎 (9)

最后编辑于 2024-06-26 · 浏览 1454

5 27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