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有必要再发一次:湿性愈合与干性愈合的区别

发布于 2024-06-11 · 浏览 1.9 万 · 来自 Android · IP 福建福建

病例信息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对比很明显,左侧干性愈合,右侧湿性愈合

处理分析

早期处理,湿性愈合,莫存侥幸

总结与讨论

敷料能够保持湿性环境对于愈合最为重要。湿性环境通过多种机制促进修复进程,最基本的功效是抑制组织干燥和痂皮形成。伤口干燥的结果是结痂或形成焦痂,尤其在浅层真皮伤口中,浅层真皮本身可成为结痂的一部分。Winter和Scales 的研究指出暴露于空气的干燥伤口会形成更厚的痂,其上皮再生速度较慢。这种较慢的速度是由于再生的表皮需要迁移到干燥的纤维组织更深处的湿润区域中,在那里细胞才能存活。只有在这种环境中,表皮细胞才可以“搭桥”越过缺损的伤口;因此,结痂越厚,迁移越深。与此同时,伴随发生真皮及胶原的进一步丢失、附属器减少,上述因素一起增加了瘢痕的深度,并最终造成更差的美容效果。

许多对伤口愈合起关键作用的内源性因素(如纤维蛋白降解物、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被发现存在于封闭的(或包扎的)急性皮肤伤口内,它们可能在湿性环境中作用更强。湿性伤口环境的另一个可能优势是在伤口和正常皮肤之间形成电梯度。也就是说,在皮肤损伤处,会自然形成一个体内电池和相应电流,直到伤口干燥为止。如果维持住湿润环境的话,该电流可以促进上皮细胞在伤口和周围组织间迁移。

该帖还没有疾病标签去添加
iconchenwenbin69 推荐
iconchenwenbin69 +5丁当

最后编辑于 2024-06-26 · 浏览 1.9 万

21 44 19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