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规培笔记】急性阑尾炎(Plus版)

发布于 2024-06-03 · 浏览 4321 · IP 内蒙古内蒙古

先看几个典型病例图像: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规培两年,从一开始找阑尾的迷茫,没有信心,到逐渐开始静下心来慢慢找,到后来遇到一些典型病例,开始有了一些诊断信心,现在试着诊断阑尾炎的临床病理分型。以前看到有帖子说,阑尾炎是新手永远的痛,深表赞同。现在的感觉是,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并不简单,是一个需要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高度结合的诊断,二者缺一不可。有些简单的疾病如输尿管结石,学习临床知识和一些不多的临床经验即可掌握,而阑尾炎确实需要一定(较多)临床经验才能真正提高诊断信心。

不过,诊断的基础始终是基础临床超声知识(我的超声座右铭:你永远诊断不了一个你不知道的疾病,What you do see depends on what you do know.)。

今天,笔者全面整理阑尾炎的所有知识,参考了多本临床、超声书籍,听了各路大咖四、五节课,以期能真正入门这个腹部第一急腹症,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快速提高。


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AA)

一、阑尾解剖

1.基础知识

阑尾一般位于右髂窝,但变异较大,也可能位于右上腹,盆腔内,甚至位于左下腹。阑尾外形呈蚯蚓状,长度从2-20cm不等,一般为6-8cm,直径一般不超过6mm(超声)。阑尾起源于盲肠末端,附于三条结肠带的汇合点。

阑尾分为:根部、体部、尖部。

阑尾的体表投影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McBurney点)。 绝大多数阑尾属于腹膜内位器官,位于右髂窝的阑尾主要有5个解剖位置:回肠前位,②回肠后位,③盲肠后位,④盲肠下位,⑤盆位

img

最常见的解剖位置是:回肠前位、盆位、盲肠后位(第九版 《局部解剖学》,人卫)。各个教材的最常见位置均不相同,说明阑尾位置多变,各个方向均有可能,且没有哪个位置的出现概率有明显优势,需要超声医师摒弃定势思维,要想到阑尾在正常解剖位置的多个解剖位置变异,此外还要注意异位阑尾的可能。

img

2.异位阑尾

①高位(肝下)阑尾:阑尾位于肝下或右肾前方,其尖端一般朝上。主要是盲肠位置过高或盲肠过长翻折所致。当发生炎症时,表现为持续性右上腹痛或右侧腰背部痛,易误诊为胆绞痛或肾绞痛。

img

②盆位阑尾:主要见于瘦长体型者或小儿。因盲肠较长使其盲端位于右侧盆腔内,导致阑尾被挤压缩在右侧髂窝及盆腔内,其上方被大网膜、小肠和部分乙状结肠遮盖。在正常情况下不易找到阑尾,急性阑尾炎时其上方大小肠保护性覆盖更明显,超声显示率不高,易漏诊。可行腔内超声检查。

img

③左位阑尾:阑尾位于左侧腹腔,左下腹多见。主要是回盲部旋转不良、全内脏反位引起的。最少见,也最容易漏诊。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④盲肠后位(腹膜外位)阑尾:阑尾位于盲肠或升结肠后方,其尖端指向上或外上,常见于肥胖体型者。

img
img
img

3.阑尾系膜

将尾系连于肠系膜下方的三角形的双层腹膜结构。内有出入于阑尾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走行于系膜的游离缘。

img
img


二、阑尾正常超声表现

1.正常阑尾管腔外径(直径)≤6mm,管腔内径≤3mm,阑尾壁厚度≤3mm。

2.正常阑尾管壁结构呈5层回声:①黏膜层-管腔面(高)—②黏膜黏膜肌层(低)—③黏膜下层(高)—④肌层(低)—⑤浆膜层(高),即呈高-低-高-低-高回声。

img

但是由于第二层黏膜肌层较薄部分不易显示,常使正常阑尾管壁呈“强-弱-强”三层回声。

img

注意:以上的分层是针对阑尾壁的分层,实际情况中不是每一条阑尾都能按照上述分层,有时候也取决于阑尾腔的回声,可能呈现“强-弱-强-弱”(最外层的浆膜层显示不清),也可能出现“弱-强-弱”等不同的回声,关键还是在于准确的识别阑尾。

3.正常阑尾管腔内可有三种回声分布:①阑尾腔内少量液体,呈条带状,宽度≤3mm;②阑尾腔内气体、少量肠内容物或小粪石成条索状强回声带或斑点回声,气体后方伴多重回声;③阑尾腔闭锁,黏膜线呈均匀强回声带。

img

4.寻找阑尾三步法

第一部低频定位—使用低频探头从右肾前方开始扫查,早到具有结肠带特征的升结肠,沿升结肠向下扫查,直至感觉结肠消失,探头小范围向上移动,寻找回盲瓣。

img

第二部高频显示回盲瓣—换用高频探头,仔细扫查以找到回盲瓣,回盲瓣处有特征性的“蘑菇头”结构,寻找回肠插入盲肠的感觉,定位回盲瓣。

img
img

第三部寻找阑尾—找到回盲瓣后,探头小范围向下移动,约在回盲瓣下方2cm处寻找阑尾根部开口处,探头可逐级加压,显示阑尾全程,有盲端。

img
img
img

视屏讲解寻找阑尾:

previewplay video

寻找阑尾先从小孩子身上开始练习,每一个小孩子都要找,耐心仔细地寻找,孰能生巧,慢慢定能提高。


三、急性阑尾炎—临床知识

1.病因

阑尾管腔较小,成年后内腔变窄,可部分或完全阻塞。阑尾肌层薄,发炎容易穿孔,儿童更是如此。

要强调的是,阑尾长在胃肠道,但并不是一个消化器官,阑尾是一个淋巴器官,参与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成熟,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阑尾的壁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在其黏膜下层长有淋巴滤泡,淋巴滤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

img

急性阑尾炎的最常见病因在不同的书籍中尚未统一,有的书籍写的是最常于粪块梗阻,有的书籍写的是淋巴滤泡增生。

img

《外科学》第九版中指出淋巴滤泡增生是最常见原因

img

《胃肠超声诊断学》陈志奎主编 指出梗阻是最常见的原因

img

《实用胃肠超声诊断学》周艳芳主编 中指出梗阻为最常见的病因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笔者认为有两点原因,淋巴滤泡增生和梗阻均为常见原因,但发生年龄不同,年轻人可能淋巴滤泡增生导致梗阻的情况较多,而老年人则粪石梗阻的原因更多一些;此外由于超声并不能看到淋巴滤泡的增生,而阑尾根部粪石梗阻则可清楚显示,所以在超声医师看来可能梗阻更为常见,不过争论最常见的病因可能并不重要,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老年人粪石梗阻可能性大,注意观察阑尾根部;而年轻人淋巴滤泡增生较多,阑尾扫查时应仔细观察阑尾全程,注意是否存在节段性狭窄,尤其是儿童阑尾炎症仅局限在尖部。

img
img

2.临床病理分型

根据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过程和病理解剖学变化,可分为四种病理类型:

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属于轻型阑尾炎或病变早期。病变只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阑尾外观轻度肿胀,浆膜充血并失去光泽,表面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

img

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也称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阑尾肿胀明显,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纤维素性(脓性)渗出物。阑尾周围的腹腔内有稀薄的脓液,形成局限性腹膜炎。临床症状和体征较重。

③坏疽性阑尾炎及穿孔性阑尾炎:属重型阑尾炎。阑尾壁坏死或部分坏死,呈暗紫色或黑色。阑尾腔内积脓,压力升高,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穿孔部位多在阑尾根部或尖端。穿孔如未被包裹,感染继续扩散,则可形成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img

④阑尾周围脓肿: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或穿孔,如果次此过程进展较慢,大网膜可移至右下腹部,将阑尾包裹并形成粘连,形成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

img

3.急性阑尾炎的转归

①炎症消退(多数转为慢性阑尾炎),②炎症局限化(阑尾周围脓肿),③炎症扩散(弥漫型腹膜炎,最严重)。

4.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

①转移性右下腹痛:典型腹痛发作始于上腹部、逐渐移向脐部,数小时(6-8h)后转移并局限于右下腹。(因为阑尾神经穿入第10/11胸节,所以当急性阑尾炎发病开始时,常表现为脐周牵涉痛。)

②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是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固定于麦氏点。

③腰大肌试验:病人左侧卧位,使右大腿后伸,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说明阑尾位于腰大肌前方,盲肠后位或腹膜后位。

④实验室检查:大多数急性阑尾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部分病人白细胞可无明显升高,多见于单纯性阑尾炎或老年病人。


四、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

典型声像图:①阑尾形态增粗、肿胀,成人直径>7mm,儿童直径>6mm。②管壁增厚水肿,厚度>3mm,部分呈“双层”或多重回声改变。③除穿孔外,阑尾管壁回声连续性完整,黏膜回声明显增强。④阑尾内腔增宽,内径≥4mm,腔内回声不均匀,多数为液性,也可见粪石嵌顿与根部、尖部。⑤阑尾周围系膜不规则增厚,呈条索状强回声包块样。⑥右下腹可见游离液性积液,穿孔前常<30mm,穿孔后常>50mm。

1.单纯性阑尾炎

阑尾形态稍增粗,直径6-8mm,管内水肿呈低回声,腔内回声分布尚均匀,其周围游离液性较少或不明显。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2.化脓性阑尾炎

阑尾形态明显增粗,直径≥10mm;管壁可增厚呈“双层壁”,也可因管腔内高压力变的菲薄;阑尾腔内径≥4mm,内充满液性无回声区,透声差。右下腹腔多数可见较多游离液性无回声区积聚。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3.坏疽性阑尾炎

阑尾形态明显肿胀失常,管壁明显增厚,厚度≥5mm,层次不清,腔内强弱不均匀,黏膜强回声带不连续,呈节段性中断改变;阑尾周围系膜、大网膜常明显增厚水肿,互相粘连呈蜂窝状包块回声。右下腹腔常见加多游离液体积聚。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4.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周围炎性包块)

右下腹回盲部周围见边界不清,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回声强弱不均匀包块;周围见回盲部肠管、肠系膜、大网膜水肿增厚,互相粘连包裹;阑尾常被包裹于其中或挤压于一侧,形态结构不清,管壁连续性中断,与包块相通。

img

特殊类型的阑尾炎:

①小孩: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易引起坏死穿孔而并发腹膜炎,危险性较大。其特点是临床表现不典型,进展快;阑尾炎症呈局限节段性,以尖部炎症多见;腔内大多数伴粪石回声。因此检查时必须显示阑尾全貌,尤其是对阑尾尖部的显示,以免漏诊。

②老人:身体反应低下,临床表现轻,而阑尾炎病理变化重,已发生坏死、穿孔,易被忽视和延误诊断。因此,对腹痛、发热来检查的老年患者,阑尾必须作为常规超声检查项目,避免漏诊、误诊。另有部分老年人患肠道肿瘤(主要为回盲部或升结肠肿瘤)伴感染或肠梗阻时可引起继发性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和超声表现都与急性阑尾炎相似,可使肠道肿瘤漏诊而产生误诊误治,增加医患纠纷的风险。故对老年人急性阑尾炎也需要排除回盲部或升结肠肿瘤。

③孕妇:妊娠使子宫逐渐增大,盲肠与阑尾的位置也随着向上、向外、向右移位。超声检查时正常阑尾被子宫挤压而不易显示。通常于右中上腹外侧,以右肾和结肠肝曲作为定位脏器来找寻盲肠和阑尾。


五、鉴别诊断

1.妇科疾病:右侧异位妊娠、右侧卵巢破裂、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等。育龄期妇女应仔细询问停经史等相关临床资料,同时右侧附件区需重点排查。

2.细菌性回结肠炎:末段回肠和结肠肠壁局限性增厚,结肠炎时可见“飞边征”。

3.胃、十二直肠穿孔:临床表现板状腹,腹腔内游离气体、游离液体及管壁连续性中断是其三大主要征象。

4.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儿童多件,腹腔内淋巴结呈簇状肿大,短径至少>5mm。

5.右侧输尿管结石:剧烈腹痛,常伴肾积水,可在扩张的输尿管内见到结石。

6.肠脂垂炎:好发于肥胖女性,压痛点扫查在结肠旁可见椭圆形高回声团。

7.网膜梗死:压痛点扫查见团状高回声,典型者有网膜栓系征,不随呼吸运动而移动。属自限性疾病。

8.升结肠憩室炎:并不少见,属真性憩室,结肠旁圆形,椭圆形高囊袋状结构,周围系膜增厚包裹,憩室内常可见粪石。

9.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并肠壁非连续性病变,肠壁增厚,回声减低,严重者管腔狭窄梗阻。溃疡性结肠炎病变连续,同样表现为肠壁增厚,回声减低。

10.梅克尔憩室炎:末段回肠系膜对缘的管状结构,与回肠腔相通,有时可见其尖端有条索带连于脐部;与急性阑尾炎有时鉴别困难。

参考资料:

1.《超声医学》第七版 唐杰 郭万学

2.《现代超声诊断学》第二版 张武

3.《使用胃肠超声诊断学》周艳芳

4.《胃肠超声诊断学》陈志奎

5.《局部解剖学》人卫

6.《外科学》第九版 人卫

7.《奈特 人体解剖学图谱》

8.课程:阑尾炎误诊原因分析 李晓艳

9.课程:阑尾炎的高仿者们 张华斌

10.课程:中华超声规范化系列基础课—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 王燕

11.课程:中华超声规范化系列基础课—肠道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孝梦甦

12.余俊丽,刘广健,文艳玲,等.超声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5,12(06):467-472.

@ 论坛助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不可以已。——2024.6.3

超声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_余俊丽.pdf (695 KB)
急性阑尾炎 (145)
阑尾炎 (244)
水肿 (147)

最后编辑于 2024-06-03 · 浏览 4321

11 49 2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