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临检凝血工作者应知道的药-巴曲酶

发布于 2024-06-03 · 浏览 2408 · 来自 Android · IP 湖北湖北
icon子汉 推荐
icon子汉 已点赞

昨日值班遇到一耳鼻喉科患者标本,此患者因“突发性耳聋”入院,凝血纤维蛋白原持续低下

img


看了病历临床好像只是单纯的在监测凝血,血小板正常范围,好奇心去查看了下用药医嘱,发现了它—巴曲酶,解决了心中的困惑。

img

巴曲酶是毒蛇 Bothrops atrox 蛇毒中所含的纤维蛋白促凝蛋白酶,具有去纤维蛋白原作用。内耳血液循环障碍是突发性耳聋发生的其中一个原因,巴曲霉在临床上被作为一种溶栓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可以通过分解纤维蛋白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来抑制血栓形成,从而改善微循环障碍,因此临床上常用巴曲霉来治疗突发性耳聋。用药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其使用剂量和治疗时间,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巴曲霉降低纤维蛋白的机制可概况为两方面。

一方面是巴曲霉发挥自身的丝氨酸蛋白酶活性水解纤维蛋白的Aα链,生成Ⅰ型纤维蛋白单体,但是由于巴曲霉无法激活凝血因子,因此Ⅰ型纤维蛋白单体只能形成未交联并且易被降解的凝块。

另一方面巴曲霉可以刺激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被tPA激活后变为纤溶酶。因此巴曲霉可以通过水解消耗纤维蛋白来改善微循环。此外,因为未交联凝块产生的降解产物是不含有D-二聚体(D-D),因此还会出现D-D和FDP不成比例的情况。

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1 g/L此💊要禁用;

总结:在工作中遇到异常结果,首先要确认仪器试剂标本等各因素的是否影响了检测结果,再查看病史、用药情况和其他项目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异常结果出现的原因,做到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并与临床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突发性耳聋 (9)

最后编辑于 2024-06-03 · 浏览 2408

8 22 1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