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风散加味治皮肤过敏(注射新冠疫苗)案
病例信息
于某,女,33岁,青岛市北区人。2021年12月28日初诊。
患者注射新冠疫苗第二针后全身过敏,瘙痒性风团,搔抓后出现大面积划痕,皮肤划痕征阳性,骤起骤消,10分钟左右能自发消退。打完第三针加强针后症状加重,发作更加频繁,消退后不留痕迹。严重影响生活工作,经介绍来门诊就诊。
患者身体偏瘦,体型瘦小。刻下:皮肤瘙痒、二便可、饮食可、舌边齿痕,少苔,脉沉弦。舌象如下:

皮肤划痕照片如下:



处理分析
处方:荆芥10g,防风10g,蝉蜕6g,苦参6g,知母10g,炒牛蒡子10g,生石膏15g,川木通5g,苍术10g,当归15g,生地10g,甘草6g,炒酸枣仁30g,茵陈50g,枳壳50g;
5剂,水煎服,早晚各服用一次;
5剂药服完,皮肤瘙痒明显减轻,反馈服药当天就有效,服药5天期间只出现1-2次过敏,且都没有大面积扩散。原方调整剂量,继续巩固5天后痊愈。
总结与讨论
1.西医临床上有急、慢性荨麻疹和特殊类型荨麻疹。其中血清病型荨麻疹就是因注射异体血清、疫苗后1周左右,全身皮肤出现风团,伴全身不适、发热、淋巴结肿大等。有自限性,属于③型变态反应。我遇到的这个患者,注射新冠疫苗后出现症状,类似于这种类型。
2.从中医的角度看,该患者注射新冠疫苗后出现皮肤过敏,这是身体对疫苗做出的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搔抓后出现划痕,我们可以把“疫苗”看成一种外邪,因为疫苗是直接通过肌肉注射进入血脉,所以从病位上我们可以认为“外邪”直接入血脉。
3.那么这种疫苗“外邪”的病性是什么?
(1).搔抓部位大面积红色风团,皮肤红肿,推定有热邪;
(2).骤起骤消,瘙痒难耐,推定有风邪,所以病性是风热外邪;可以用清热养血,疏风透表的消风散。
4.消风散来自《外科正宗》:“治风湿浸淫血脉,致生疥疮,瘙痒不绝,及大人小儿风热瘾疹,遍身云片斑点,乍有乍无并效。”是治疗荨麻疹的良方。原方加入贾老师的治疗荨麻疹的经典药对“茵陈、枳壳”,增强疗效。
5.患者脉沉弦,体质本虚,根据“风神”相关理论,安神可以止痒,加入补虚安神酸枣仁,既能扶正又能止痒。但患者舌边齿痕明显,似有脾胃虚寒,所以此方不宜使用过久,中病即止。
根据“气立-神机”理论分析:
1.病名:
西医:急性荨麻疹
中医:瘾疹/风疹
2.病因:
外邪(化学性)侵袭血脉
3.病位:
①形神:形病
②精气血津液:血脉
③表里:里证
④六经部位辨证:少阴病
⑤慈方纬、经脉理论:全身广泛影响
4.病性分析:
①风寒暑湿燥火:风热
②虚实:本虚标实
5.治则治法:
辛凉透表,疏风清热
6.整体辨证:
风热外邪-入侵血脉-皮肤急性荨麻疹(瘾疹)
最后编辑于 2024-06-02 · 浏览 3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