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做雾化用生理盐水见得多,用浓氯化钠的有见过吗?

发布于 2024-05-25 · 浏览 3730 · IP 广东广东
icon執著 推荐

首发于头号药师空间2024.02.02

雾化时常使用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与药物进行搭配,稀释至一定体积后进行雾化治疗。那使用高渗盐水(10%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雾化的用法有见过吗?这样的医嘱是否有误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通过查找资料,目前使用高渗盐水雾化主要集中在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和痰诱导技术两方面。下面将逐一展开。

一、幼儿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即急性感染性细支气管炎,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面对毛细支气管炎,基本的处理原则包括监测病情变化、供氧以及保持水电解质内环境稳定[1]。药物治疗方面,临床上多采用了支气管扩张剂及糖皮质激素雾化治疗。随着治疗方案的研究,高渗盐水雾化方案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包括作用机理、用药浓度、联合用药等方面,诸多指南和文献对高渗盐水雾化治疗方法做出了各种研究,但证据级别不高,尚存争议。

1、作用机理

目前主要机理尚不明确,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2]。但无论机制具体是怎样的,高渗盐水确实已被证明是可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1)高渗盐水可以改变气道表面液体的水合作用,破坏黏液凝胶的离子键,减低黏液的黏滞 度与弹性,增加其流动性;

(2)雾化吸入高渗盐水通过降低痰液的黏滞性,使黏液性痰溶解,痰液黏性及弹性正常化,增加黏液的分泌和清除,提高整个黏膜纤毛的功能和运输;

(3)高渗盐水作为高张力的晶体溶液,可吸收黏膜下层的水分,从而减轻了黏膜的水肿,同时增加气道内的水分,稀释了炎性介质的浓度,减轻炎症对上皮细胞的损害,有利于婴幼儿喘憋的缓解;

(4)高渗盐水能激活蛋白激酶 A,减少了过氧化物的形成,诱导中性粒细胞酪氨酸磷酸化,抑制中性粒细胞迁移裂解及激活,从而抑制气管内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2、适宜浓度

目前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较为常用的高渗盐水浓度为 3%,安全性较高。除了3%高渗盐水,5%、6%、7%等浓度的高渗盐水在临床上也有使用。翟景梅[3]通过使用 4 种不同浓度(3%、5%、6%、7%) 高渗盐水雾化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情况予以分析,提示 4 种不同浓度高渗盐水雾化治疗该病的效果基本一致。 而在不良反应中,提示 3%的浓度雾化治疗安全性相对更好。

3、部分指南推荐意见对比

目前,相关指南对高渗盐水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可行性存在不同的观点:

(1)《澳大拉西亚毛细支气管炎指南》指出[4]:表明使用高渗盐水雾化对住院时间没有益处。因此不推荐常规使用高渗盐水雾化(附带条件的证据 D)。现有的证据也不支持在急诊室常规使用高渗盐水雾化来减少入院人数。

(2)同样的,《美国儿科学会临床实践指南》也不推荐给予在急诊就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雾化高渗盐水(ⅡB),但可以给予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雾化高渗盐水(ⅢB)雾化。原因是雾化高渗盐水可改善肺黏膜纤毛对黏液的清除,可改善轻中度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而且给予住院患儿雾化 30g/L的高渗盐水是安全有效的[5]

(3)2015年的中国指南则相对保守。指南并未完全明确3%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性。建议在严密监测下住院患者使用 3%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时,可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使用中若有患儿哮喘加重需立即停用,并注意吸痰、保持气管通畅[1]。(B级证据,低度推荐)

 

二、痰诱导技术

    除了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另一领域使用高渗盐水雾化的是痰诱导技术(sputum induction,SI),下面作简单介绍。

1、定义与机理

痰诱导处理技术是以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无痰或少痰患者产生足量痰液,以便对气道分泌物中的细胞及其他液相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无创的采样方法[6]。该技术可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癌、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哮喘、慢性咳嗽、特发性肺纤维化等。关于SI的机制尚未完全被知晓,但普遍认为气道内液体渗透性的增加导致支气管黏膜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进而诱导黏膜下腺黏液的产生。

2、实施方案

目前SI多采用PIN等[7]的改良法。可在固定时间内依次吸入浓度逐渐增加的高渗性氯化钠溶液,或吸入固定浓度的高渗性氯化钠溶液,逐渐延长吸入时间直到收集到足够多的痰量,目前多采取第二种方案。目前SI的持续时间还未有统一的标准,但SI持续时间对痰液质量有影响是公认的。所应用的高渗性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主要有3%-7%,也有研究称5%浓度的高渗盐水诱导排痰在哮喘患者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更高。浓度大于10%的高渗性氯化钠溶液很少应用于SI,因为大于10%的氯化钠溶液可引起一些病人的支气管痉挛使病人耐受力下降[8-9]

 

三、总结

可见,应用高渗盐水进行雾化在治疗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和诱导痰方面是有依据的。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知识探索是无止境的。遇到比较“奇怪”医嘱先不要一味否定,先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和探索,就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参考资料:

[1]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5,53(3):168-171.

[2]裴艳萍,庞随军,李元霞.高渗盐水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机制及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15,35(2):143-145.

[3]翟景梅. 4种不同浓度高渗盐水雾化治疗改善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症状效果比较[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 (04): 24-25.

[4]范娟,李兰,李敏,陈昌辉.毛细支气管炎的循证管理——《澳大拉西亚毛细支气管炎指南》解读[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1,28(7):583-586.

[5]范娟,李茂军,吴青,陈昌辉.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管理——美国儿科学会临床实践指南简介[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10):730-732.

[6]韩梅, 韩璞, 陈雅婷, 杨松, 严晓峰. 痰诱导技术应用于肺结核病原学诊断的研究进展[J].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1, 2 (01): 83-87.

[7] PIN I,GIBSON P G,KOLENDOWICZ R,et al.Use of induced spu-tum cellcounts to investigate airway inflammation in asthma[J].Tho-rax,1992,47(1):25-29.

[8]高衍新, 王瑞. 痰液诱导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 中国职业医学, 2007, (05): 425-427.

[9]范利好, 谢刘娟, 朱模寿, 陈晓丽, 陈秀珍. 不同浓度高渗盐水诱导排痰的效果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 (14): 109-111.

 

最后编辑于 2024-05-25 · 浏览 3730

3 15 1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