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胃底腺型胃癌

发布于 2024-05-20 · 浏览 3661 · 来自 Android · IP 江苏江苏
icon尚坤义大夫、月光如盐0 已点赞


img


img


img


HP阴性胃癌主要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癌、胃底腺型胃癌、胃底腺黏膜型胃癌、树莓样小凹上皮肿瘤、印戒细胞癌等。

胃底腺型胃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fundic gland type)是《胃癌处理规约(第15版)》中以“胃底腺型腺癌”为名新增的特殊型胃癌之一,是笔者等于2010年提出的罕见的低异型度·低恶性度的胃癌组织分型。好发于胃上部无HP感染的胃底腺粘膜。

病理组织学上,胃底腺型胃癌属于向胃底腺分化的分化型腺癌,确诊需通过 pepsinogen-I(主细胞标记)、H+/K+-ATPase(壁细胞标记)等标记物的免疫组化染色明确肿瘤向胃底腺细胞分化(d~h),根据细胞组成成分分为主细胞为主型(占所有报道的99%、壁细胞为主型(罕见)及混合型。

img


img


img


img


C 胃底腺型胃癌 泌酸腺结构紊乱、相互融合,并侵犯粘膜下层,细胞异型程度较轻(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具有明确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内镜下特征,被认为是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癌的一种。由于胃底腺型胃癌的癌变机制可能与普通分化型胃癌不同,因此可以说其在今后也是值得关注的特殊分化型胃癌。

内镜所见及诊断技巧

常规白光观察下的特征性表现有以下4种:①黏膜下肿瘤样的隆起型病变;②褪色调或发白,偶见发红的;③扩张的树枝状血管;④背景黏膜未见萎缩(a,b)。 NBI放大内镜观察下的特征性表现也有4种:①未见明确的边界线(DL);②腺管开口部(crypt opening;CO)扩张;③小凹间区扩张;④微小血管缺少不规则性(c)。

有报道称,大约半数以上普通白光下可观察到黑色素沉着。

由于胃底腺型胃癌的表面通常被覆非肿瘤黏膜,若根据VS分型体系及胃上皮性肿瘤的放大内镜诊断体系(MESDA-G)则判断为规则微血管形态(MV非癌. pattern) +规则微表面结构(MS pattern)+无边界线(DL),往往诊断为本病内镜下可见各种色调及形态,通常分为4种类型:①白色隆起型;②白色平坦·凹陷型:③红色隆起型;④红色平坦.凹陷型。通过内镜所见推测表层非肿瘤上皮与上皮下肿瘤间的关系与本病诊断密切相关。

img


以下为胃底腺型胃癌的另一个病例(来自IEE的诊断逻辑)

患者中年男性,主诉上腹部疼痛,胃镜检查发现胃大弯隆起型病变,表面光滑伴散在黑色斑点。

img


内镜观察

(1)普通白光观察

病变位于胃体上段大弯侧,表现为轻微的隆起,黑色斑点明显(图1A)。隆起角度平缓,呈现为直径约10mm 的黏膜下肿瘤样隆起(图1B)。接近观察见表面结构尚存,可见扩张的树枝样分支血管,中央部略微凹陷(图1C、D)。背景黏膜是RAC 阳性的非萎缩黏膜。

(2)NBI观察

隆起部位的表面结构与背景黏膜无明显不同,随着向病变内部观察,发现略有扩张的倾向。未见明显的表面结构消失和模糊(图2A)。在中央凹陷部,观察到血管前端变细、消失(图2B)。病变其他部位与背景黏膜的血管形态相同,无法判断边界。

img


(3)超声内镜观察结果(图 3)

EUS下显示7层结构,病变位于第2层(黏膜固有层)为主的增厚低回声区域。内部回声粗糙,存在多处较小的无回声区,提示囊泡状结构。病变被第1层的表层上皮覆盖,这与一般胃癌的表现不同。第3层(黏膜下层)变薄,肿瘤局灶向黏膜下层浸润,由此预测浸润深度为黏膜下层深层(SM2)。

病理诊断

ESD切除标本如图所示(图 4A、B)。可见类似胃底腺(壁 细胞和主细胞)的肿瘤细胞形成不规则腺管样结构并增生,位于内镜下所见凹陷处的中心部位,浸润至黏膜下层,向表层生长(图4C、D).在病变的边缘,病病灶主体向黏膜下层浸润,其表覆盖非肿瘤小凹上皮.被肌层隔开的粘膜病变和粘膜下层浸润灶,向侧方边缘进展并逐渐分离(图4E)。在免疫染色中,粘膜内和黏膜下层浸润灶均为pepsinogen-I ,H+/K+-ATPase,MUC6,MUC5AC 阳性,肠表型标记物CD10,MUC2为阴性,由此诊断为胃底腺型胃癌(图5)。

img


img


胃窦腺型胃癌观察时的要点

①胃底腺型胃癌在白光下呈现褪色或正常背景颜色,与一般胃癌相比,常难以发现。

②类似本例的表现,病变部位大部分被正常黏膜所覆盖,没有完全显露,在色素内镜和 NBI下的表现不明显。

③发现扩张的树枝样分支血管、轻度的隆起及黑色素沉着时,应主动进行活检。

④异型度较低的病变,有时会被病理误诊为非肿瘤病变。病理诊断时需同时进行免疫组化,需要与病理医师提前沟通说明。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最开始的两张图片是一个老师的视频截图,后面的美图都是一听大师讲视频的截图,侵删

img

以上来自一听大师内镜诊断图谱第二版

最后做个总结

背景黏膜是非萎缩的胃底腺黏膜

SMT样隆起多见(也有少部分呈平坦型)

褪色调为主(也有少部分红色调)

标明可见树枝状扩张血管

因此胃底腺型胃癌的内镜表现分型包括

1.褪色隆起型

2.褪色平坦(凹陷)型

3.发红隆起型

4.发红平坦(凹陷)型

出现频率为1>2>3>4

NBI放大下的表现为:

1.没有明确的DL线

2.隐窝开口CO扩张

3.IP增宽

4.极少量不规整的微血管

胃癌 (190)

最后编辑于 02-28 · 浏览 3661

11 30 1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