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放大功能的内镜检查后,应用pit pattern分型描述病变是否科学?
pit pattern分型放大内镜可将病灶放大百倍,观察结直肠黏膜腺管开口,即隐窝形态。结直肠黏膜腺管开口分型,即pit pattern分型。通过实时观察到的pit pattern分型,可在不做活检的条件下判断病变的病理性质,对鉴别肿瘤性与非肿瘤性病变具有重要价值,并可对肿瘤的浸润深度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为判断病变是否可行内镜治疗提供依据。
问题来了,在内镜工作中利用普通内镜,没有放大,仅利用化学染色或者电子染色是否可以按照.pit pattern分型理论,描述病变?
最后编辑于 2024-05-17 · 浏览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