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贴|命悬一线!小儿气管异物一例
病例信息
1.5岁患儿,家属喂食松子后咳嗽呼吸困难20分钟。急救医生到达现场后予头低臀高位拍背、海姆立克冲击法等措施,效果不明显,予吸氧处理来院,途中联系耳鼻喉、儿科、麻醉科及ICU急会诊。入抢救室后耳鼻喉医生再次予以头低臀高位拍背,效果不明显,患儿出现呕吐症状,继而出现口唇青紫症状,意识逐渐模糊,儿科和麻醉科医师紧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CPAP peep6cmHg模式辅助通气。检测生命体征:心率170次/分,呼吸35次/分,血氧67%,意识模糊,双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左肺呼吸音粗糙,散在干湿啰音,右上肺呼吸音减弱,右下肺呼吸音消失。呼吸机通气约5分钟后,患儿意识逐渐转清,出现烦躁症状,血氧低至40%,予地西泮3mg镇静治疗,我院无幼儿气管镜技术,需2小时转诊至上级医院方能救治,转诊途中患儿死亡风险极大。
IUC副主任医师查看患儿情况,充分告知家属患儿风险后,采取缓慢拔出气管插管同时用气管插管末端刺激患儿咳嗽反射,在患儿咳嗽时顺势拔出气管插管,同时进行海姆立克冲击上腹部,患儿口鼻有分泌物及松子碎块排除,测血氧95%,听诊右肺呼吸音较左肺稍低,持续面罩吸氧,血氧维持在90%-100%。拍胸片如下图所示,患儿情况平稳后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

问题讨论
在患儿气管插管后血氧低至40%-70%,此时转诊上级医院患儿生存可能性多大?边退插管边刺激咳嗽后进行海姆立克冲击的方法是否可行,以后的工作中能否复制此方法?


最后编辑于 2024-05-12 · 浏览 9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