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洞穿系列之——锁骨下静脉穿刺经验教训贴


锁骨下静脉穿刺是临床常用操作,但是新手容易出现穿不到现象,需要多次操作,熟练就行了。
我就在丁香园跟着剑气骄阳前辈版主和三米阳光前辈学习的,搜索了好几个有价值的帖子,这两个讲解的最详细。这个帖子是我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本人最近一年穿刺越来越多,感觉也越来越有信心,跟大家分享一下经验和教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老一辈的医生还要靠下一辈看病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众人拾柴火焰高。
开始。
个人觉得重点是穿刺部位选择和穿刺方向的选择。
穿刺操作准备。除了穿刺包里的工具,另外增加一包纱布,两个空针,压迫止血和封管用的。这样安全,万一穿动脉,纱布已经准备好了,穿到静脉封管,两个空针已经准备好了盐水(或者肝素盐水),拿来就能用。准备工作越多,越安全,小心驶得万年船。病人凝血不好的话用盐水就行,不用肝素水也可以。
穿刺部位:你摸一下锁骨和肋骨,之间的间隙,找一个能够穿过间隙,并且能够到达锁骨后方的位置,这个位置距离锁骨太近的话,不容易到达锁骨后方,略微远一点,比较容易。 如图,右侧像左看,侧面。

∠1就是距离太近导致不容易穿到静脉,容易气胸,哪怕你向上翘针头向下压针尾,也不容易穿刺到,反而容易气胸。∠2能够与胸廓角度小,针头朝向平行胸廓或者角度小,不容易气胸。这个角度分析起来就像是一根木棍绕水泥柱子。也是中学里学习的圆形和切线。
锁骨中外中点中内,怎么选择?看你扪及锁骨肋骨和间隙后的感觉。穿刺点别离锁骨太远,1㎝就够了。个人观点,远了命中率低。教科书和前辈们的选择,也是灵活的,原则就是穿刺间隙和穿刺目标匹配。

我个人选择1更多一些。
穿刺方向:胸锁关节处或者锁骨内1/3。评估血管位置,这个位置基本没有异议。
穿刺手势:左手食指在胸锁关节,作为穿刺目标的定位,右手控制针头方向,直指左手食指方向。看图。经常经常经常强调一下,可以透过软组织感受到针和锁骨的关系,判断有没有达到锁骨或者距离体表深度,有助于调整穿刺深度和方向。针头斜面在见到血后一定调整向足端。看图。


穿刺遇到过的问题。
1,穿刺动脉。表现,针管针栓因为压力自动后退,断开针管可见搏动性喷血而不是持续流血,颜色鲜红而不是暗红,符合动脉压力和搏动性和动脉血颜色特点。拔出穿刺针,持续压迫直至不出血。这一年穿刺动脉3例,最长的一次压迫持续了一个小时,吓得冷汗涔涔,最后没事大吉大利。其余两个数分钟就好了。
2,导丝进入一部分的或者大部分后出现阻力。遇到过两次,第一次拔出来重新穿刺。后来分析应该是导丝头端有阻力,比如进入颈静脉或者对侧锁骨下静脉,原因可能是送导丝过快,可以评估静脉导管长度后置入导管,这个不支持,容易出现位置不在大静脉里面。虽然第二次就是这么做的,输液通畅。现在在分析,可以再次尝试退出导丝,重新送导丝,慢一些,或者转动方向,让导丝头端容易透过转角。
3,置管未完成不要把但是穿刺针提前扔掉。还是上述第2条的病例,感觉置管可能进去了其他小血管,想重新穿刺,助手把针头清理血时压力大把针头喷到桌子上弹到地上了。只能将就当时情况。如果没有穿刺成功就掉地上,麻烦了。幸好没出问题。
4,气胸。一例。拍片,作胸腔闭式引流。幸亏家属接受。当然操作前沟通过。这个如何避免?
5,两个官腔,一个通畅,另一个不通。遇到过一次,主管不通,副管侧管通畅,考虑主管的头端卡在血管壁,调整位置就好了,调整幅度可能大一些。

6,进针时没有回血,退针时有回血。碰到过一次。这种情况是针头压迫血管并且血管被压迫的扁平,所以退针时要慢,见到回血,可以再重新进一点点或者退一点点,观察回血是否通畅。

还有其他问题的,请大家补充。
最后编辑于 2024-05-11 · 浏览 2.6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