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和EC皮肤试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结核分枝杆菌
TB是tuberculosis结核病的缩写,tubercle是结核,bacillus是杆菌,就是由结核杆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就称为结核病(TB)。
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多种蛋白质,包括结核菌素、分枝菌生长素、抗原85复合物、ESAT-6/CFP-10、19kD蛋白等。
皮肤试验包括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和重组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EC)。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又分为旧结核菌素(OT)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
①重组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EC)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表达MTB特异的ESAT-6和CFP-10两种蛋白的融合蛋白,这两种蛋白在卡介苗菌株中缺失,可诱导特异的迟发型变态反应(DTH)以鉴别MTB的感染状态。EC适用于≥6月龄婴儿和儿童。
ESAT-6/CFP-10: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的RD1区编码的培养滤过性蛋白(10-kD culture filtrate protein,CFP10)和早期分泌性抗原靶蛋白(6kD early secretory antigenic targetprotein,ESAT6),免疫原性和抗原性强,与细菌的毒力密切相关。这两种蛋白通过结核分枝杆菌的ESX-1分泌系统以复合形式ESAT-6/CFP-10分泌。结核分枝杆菌通过ESX-1分泌系统将蛋白质毒力因子传递至宿主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基因RD1区存在于所有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毒力菌株,但BCG中没有。
②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成分复杂,除含有蛋白衍生物外,还有MTB代谢产物、菌体多糖、核酸、脂类物质以及制造培养基中一些成分,常造成非特异性反应。
结核菌素(tuberculin):是菌体蛋白的主要成分。结核菌素试剂有两种,一种为旧结核菌素(old tuberculin,OT),另一种为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结核菌素本身无毒,但与蜡质D结合注入体内能诱发对结核菌素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结核分枝杆菌的蛋白质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这种抗体对机体无保护作用。PPD是OT经三氯醋酸沉淀后的纯化物,有两种即结核分枝杆菌制成的PPD-C和卡介苗制成的BCG-PPD。常用Mantoux法,分别取2种PPD 5个单位注射于两前臂皮内,48~72小时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硬结(induration),硬结大于5mm为阳性,≥15mm为强阳性,有助于临床诊断。若PPD-C侧皮肤红肿大于BCG-PPD侧为感染。反之,可能系接种卡介苗。阳性反应表明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但不一定有结核病,因接种卡介苗者也呈阳性,或为机体为潜伏感染状态。强阳性者可能有活动性感染,特别是在儿童,应进一步追查病灶。阴性反应表明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但应考虑排除以下假阴性反应的情况:a感染初期;b严重结核病患者;c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者:伴有麻疹等其他传染病、艾滋病、肿瘤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结核菌素试验可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儿童结核病的辅助诊断、结核病疗效的判断以及卡介苗接种效果的检测。
③旧结核菌素(OT),为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甘油肉汤培养物加热过滤液,主要成分是结核蛋白,也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其他代谢产物和培养基成分。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推荐使用结核菌纯蛋白衍化物 (PPD)和PPD-RT23,后者由标准人型结核杆菌 H37Rv 菌株培养获得, 以便于国际间结核感染率的比较。
结核菌素试验广泛应用于检出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而非检出结核病。结核菌素试验对儿童、青少年的结核病诊断有参考意义。但是,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不能区分是结核 分枝杆菌的自然感染还是卡介苗接种的免疫反应。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 需4~8周才能建立充分的变态反应,在此之前,结核菌素试验可呈阴性;营养不良、HIV感染、麻疹、水痘、癌症、严重的细菌感染包 括重症结核病如粟粒型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等,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则多为阴性或弱阳性。



最后编辑于 2024-05-11 · 浏览 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