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照进医院: 性交激烈致卵巢黄体囊肿破裂一例

黄体破裂是一种在卵巢功能旺盛的育龄期女性中常见的妇科急腹症,和黄体囊肿形成、凝血功能异常及外力作用等因素有关。黄体破裂通常发生在月经后半周期,其基本病因是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内部的血管破裂出血,引起内部压力增加,进而导致黄体破裂。黄体破裂后血液会流向腹腔内并积聚,刺激腹膜引发腹痛,若出血多且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引发一系列失血症状,甚至休克。
黄体破裂的症状包括突然的、尤其是在一侧的下腹部疼痛,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尿频、肛门坠胀等。如果伴随大量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失血性休克,包括出冷汗、头晕眼花、血压下降、四肢冰冷等症状。
黄体破裂的治疗方式取决于出血的严重程度和病情稳定性。出血少且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和应用止血药物以及通过医生进行病情监控。对于出血多或持续出血的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是腹腔镜手术,通过电凝或缝合止血,以保留卵巢功能,特别是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若出血迅猛或无腹腔镜手术条件者,也可行开腹手术。预后方面,在得到及时处理的情况下,大部分黄体破裂患者能得到恢复。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无法彻底控制出血,患者生命可能会受到威胁。
诱发因素
性交
性生活时女性生殖器官扩张充血,黄体内张力升高,加上男方动作粗鲁,女方下腹部受到强烈的冲击,可导致黄体破裂。
凝血机制异常
原有基础性血液疾病,或长期进行抗凝治疗,凝血功能异常,易出血而不易止血。
腹内压增高
剧烈跳跃、奔跑、用力咳嗽或大便时,腹腔内压力突然增高,可诱发黄体破裂。
盆腔炎症
盆腔炎患者子宫卵巢充血,可能诱发黄体破裂。
腹部外伤
外力挤压卵巢,可能诱发黄体破裂。
医源性操作
如妇科检查挤压或盆腔手术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