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考博,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天意!

发布于 2024-04-26 · 浏览 1.0 万 · 来自 Android · IP 上海上海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lm1971 推荐
icon尼古拉斯宋小宝、lm1971 已点赞
iconlm1971 +15丁当

回顾自己的考博生涯,感慨万千!对我来说,老天是公平的,不可能让你鱼和熊掌都兼得。在硕士生还是香饽饽的时候,我果断选择就业,回归家庭,生儿育女。然而有甚少的同学选择了尚未开卷的博士学业。那时候,博士生考试不卷科研,只要三门课目过线即可。哪怕导师再想招自己人,英语,两门专业课以及总分都得过线才能录取,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相对公平的。可是,我没有抓住机会(发邮件的上海牛导都给回复的,欢迎报考,好好复习),以至于后面的读博之路异常坎坷!

在硕士毕业四年后,小孩也上了幼儿园,地级市三甲医院晋升职称也没压力,硕士生按时间节点都可以通过。一眼到头的生活犹如一潭死水,我决定到上海和深圳试试。丁香园论坛各种潜水查信息,投简历,最终为了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的原则,我们到了上海郊区一家二甲医院,现在早已经是985附属三级医院了。一切都是天意,我入职第三天,深圳滨海医院通知我去面试,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也很诚恳的表示愿意等我的时间,终究是错付了。虽然我还是挺想去深圳的,但是我老公在一个月前被深圳滨海医院香港玛丽医院骨科主任面试,淘汰了。我们也就安安心心在上海好好奋斗打拼了!

换了新环境后,一切从头开始。找房子,办理居住证,联系幼儿园,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都得亲力亲为,这也是离开了原来的舒适圈必须要面对的。这个时候的上海,也还没开始卷科研,课题竞争感觉也没那么激烈。然而,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是你无法预知的。大量的引进人才后,短短的四年,科研课题从动员报名直接送审就立项到院内各种遴选,过五关斩六将才能有送审资格。读博要提上日程了,毕竟硕士的科研基础比较薄弱,只发了几篇北大核心,迫切需要博士学习来提升自己。

此时的我,硕士毕业已经快十年了。年龄已经没优势,只能凭一腔热血,积极向上的情怀。在我满怀欣喜的联系好导师报名后一个月,二胎的不期而至打乱了我的计划。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快,我自认为无法两头兼顾,就纯裸考了,不知运气是好还是坏,让我意外进了复试名单,但是没让我参加复试就华丽丽的被淘汰了。考博我也确实没经验,傻乎乎三所985都同时报名了,也交了费,最后是同一天同一时间考试,我最终选择离家最近的交大闵行校区去考。话又说到,我已经联系好导师,为啥不让复试被淘汰呢?因为我觉得要去裸考了,这个导师太牛,我肯定考不上,就改了报考志愿,随便选了一个基础免疫所的导师。事实证明,我太愚蠢,没做功课。免疫所自己会划线,肯定是高于临床的,而且免疫所本身就有轮转的待定的准博士,外来考进去的凤毛麟角。本年度,失败!

理想丰满,现实骨干!想着脸皮厚一次,第二年再去之前报考牛导那里表决心报考,孩子出生了,就能好好复习备考了。还好,牛导很nice的推荐报考,系统也提交了推荐信。什么你只管生,剩下的不用管就是最毒的鸡汤!高龄产妇带娃异常艰辛,老人身体也不好不能帮忙,老大又在读小学三年级(小学的关键分水岭),我产假期间连书都没碰。考前去报了个冲刺班,到家根本没时间复盘,熬夜带娃是常态,母乳的娃晚上也只要妈。考试成绩出来61,那年分数线是70,失败!

接下来我准备整装再出发,认真复习,从考研真题阅读开始按部就班复习,感觉特别好。可是疫情到来了,英语考试取消,牛导录取了自己的学生,这个真的可以理解。我特别感谢这位牛导,我比她学生要大十来岁了,连续三年也给了我靠考试去竞争的机会。后来我了解了牛导的科室很多年轻人想读博,而且人家医院级别也很高,都比我有前途,于是我决定放弃报考这位牛导了。

考试,努力就好。但是愿意接受的导师确实难求,我求助了外省的硕导,老板人特别好,虽然已经退休了,还是靠他的前期人脉给我找到了一位副院级跨专业,我可以报考的博导。一切都是那么顺利,英语我也过线了,然而复试名单却没我,差1分。我败在材料审核上,这个学校硕士学位论文占比太大,我又是双非。我太大意了,以为按照之前报考牛导学校的材料分标准,自己肯定可以过线。这次失败的要吐血!

我反省了自己,决定不再执着全日制了,也40+了,读个在职的吧!然而可以报考的在职博士需要是自己学校附属医院职工,我脑袋一热,辞职!没有什么比读博更让我热血沸腾的了!于是,我跟原单位battle了四个月终于顺利辞职,入职了报考学校的附属医院。然而,一个月之后就迎来了上海封城,在职博士当年没有招生。又苦等了一年,终于录取了另一家附属医院的专博,话说这位博导就是我到上海之前第一次报博士的导师。我终于圆了我的读博梦!

前期为读博储备的英语复习也派上用场,今年在职博士英语考试,也就是全国医学博士统考试卷,65分,国家线49.5分。接下来就好好准备我的博士课题。做实验,发文章,毕业论文盲审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去实施。。。

回顾这些年的执着,我已经跟自己和解了,不内耗不纠结,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最后编辑于 2024-04-26 · 浏览 1.0 万

44 35 3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