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罕见药物相关性颞骨骨坏死3例 | WJO病例报道

发布于 2024-04-22 · 浏览 356 · IP 北京北京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mg

点击此处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原文

吸收抑制剂和/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使用可能会导致骨重建的失调,并导致罕见的颞骨骨坏死。药物相关性骨坏死的发病机制包括抑制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的分化、抑制成熟破骨细胞的功能,以及正常的血管生成过程。当局部清创和抗生素治疗失败时,手术切除坏死骨质并重建外耳道是一种很好的解决症状的治疗方案。

美国学者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报告了3例与药物相关的外耳道骨坏死。其中2例与使用骨吸收抑制剂药物相关,另1例患者则使用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具体如下:

病例1:69岁男性,右侧外耳道骨坏死。曾使用阿仑膦酸和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就诊后选择局部清创及应用抗生素应用保守治疗,目前仍在规律治疗中。病例2:84岁女性,双侧慢性外耳道炎伴外耳道骨坏死。曾使用地诺舒单抗和利塞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就诊后左耳清除死骨后使用带蒂骨膜瓣行外耳道重建,右侧外耳道选择保守治疗,术后随访4个月,均无活动性感染发生。病例3:60岁男性,右侧外耳道骨坏死。患者因患有bcr-abl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治疗3年。就诊后初步选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清除死骨后采用带血管蒂骨膜瓣行右耳道重建术,术后无并发症,症状完全缓解。

在上述病例中,局部抗生素治疗用于治疗相关的重叠感染和炎症。对于保守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症状,手术可能提供更明确的治疗方法。本次病例报告中的提到的2例外耳道骨坏死患者,手术切除死骨并用带血管蒂骨膜瓣重建外耳道均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img
img

最后编辑于 2024-04-22 · 浏览 356

2 收藏8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