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角膜营养不良

眼科医师 · 发布于 2024-04-18 · IP 河南河南
3162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9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从角膜的生理结构层次来讲:

一.角膜上皮基底膜营养不良:

遗传性疾病,与基因有关:病理角膜上皮基底膜营养不良是因上皮基底膜生成异常,向上皮内扩展,从而导致角膜上皮组织内有多处基底膜而形成的。被基底膜包围的上皮细胞可形成“Cogan微囊”。

单眼、双眼均可发病。

一般无症状,也可出现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夜间疼醒,反复疼痛。

治疗可用:绷带镜、PTK,预后良好,也可以配合人工泪液+墨镜。

img

复发性上皮营养不良引起角膜中央地图样改变

img

角膜中央大片的地图样混浊,可引起单眼复视,视觉质量下降。

img

角膜中央地图样混合融合在一起,引起视物变形。

img

角膜中央马尾云样的改变

img

点状的改变,这些乳白色的Cogan微囊是表面上皮细胞在非正常上皮基底膜下面堆积而成。

img

大片明显的上皮微囊

img

后部照明法:可见上皮基底膜营养不良的指纹样改变,是基底膜细胞排列不规则的表现,可引起不规则散光和视力下降。



二.角膜基质营养不良

①角膜颗粒状营养不良I型:角膜前部基质可见小的、散在的白色颗粒状混浊(如碎面包屑)病灶之间为正常透明角膜。随着时间推移病变逐步向角膜基质深层发展,病灶变大,数量增多。最终表面病灶逐渐

遗传病,显性遗传。10-20岁发病。

一般无症状,严重者可影响视力。

治疗可用:绷带镜、PTK、角移,复发机率高。

img

轻度的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视力正常,病灶中间角膜透明。


img
img

②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

遗传病,显性遗传,在角膜前部或中部角膜基质中呈分支样、折光细线,角膜缘未累及。

儿童期或青少年发病,通常表现为复发性痛性角膜糜烂,到中年出现视力减退。

治疗可用:绷带镜、PTK、角移,复发机率高。

img
img

角膜基质见大量格子状的线条

③角膜颗粒状营养不良II型: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Ⅱ型(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颗粒状-格子状合型角膜营养不良)是一种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的变异,具有典型的、类似于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的淀粉样沉着物。该病的症状与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相似。

遗传病,显性遗传,透明质样和淀粉样物质沉积。

img
img

角膜基质有一些“碎面包屑”样混浊伴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的折光条样混浊。


img

角膜基质表现为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的弥漫的、非常浅表的混浊和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的更深、更密集的白色淀粉样混浊。

④斑状角膜营养不良:

遗传病,隐形遗传,酸性粘多糖在角膜内聚集而成。

角膜中央灰白色、边界不清的局限性混浊,病灶间基质弥漫性混浊。角膜通常变薄。病变常从一侧角膜缘发展至对侧角膜缘,最终累及到全层基质。中央的病变表浅,而周边的病变深,可能与角膜内皮异常和角膜滴状变性有关。

治疗:PTK,角移,角移效果良好,复发率低。

img
img

A轻度B中度,角膜中央多种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混浊灶,累计角膜周边,整个角膜雾状混浊。


img

裂隙光带可见:中央的角膜混浊在前基质,周边的角膜混浊在后基质,也有全角膜厚度的混浊,这是斑状角膜营养不良的典型分布。


三. 角膜后部营养不良

①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比较常见,涉及一系列因角膜后弹力层异常而影响角膜内皮细胞的疾病。

遗传病:显性、隐性均可。

典型体征:角膜小滴,是增厚的角膜后弹力层中央微小的赘生物,内皮有色素沉着。 内皮细胞有大小和形态的改变,内皮镜检查见大量暗区、内皮细胞数量减少。

一般无症状,严重时引起水肿、视力下降。

img
img


体征特征:

后弹力层中央可见微小赘生物称为角膜小滴。融合的病灶形成一种金属箔样外观。

内皮面数量不等的色素沉着,后弹力层增厚呈灰白色外观。

基质水肿,引起角膜增厚。


② PPCD后部多行性角膜营养不良:

遗传病,显性遗传,一种不常见的,以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呈现多种形态异常为特征的病变。

常无症状,大部分不需要治疗后弹力层线形、条带形、水泡样或聚集成边缘不规则的病灶。病变区经常是不对称的,晚期可有角膜水肿。

img

条带状



大致的几种营养不良的共同点:①都是遗传病,诊断基本都靠临床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很好去做基因检测;②大部分发展缓慢,无明显症状;③病变在“前面”的,大部分治疗做PTK,病变在“后面”的,病变严重时做角膜移植。

认识了这些疾病之后,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屈光术前检查,发现屈光不正合并这些角膜营养不良时,哪些可以做激光手术?哪些不可以做激光手术?

逐层分析一下,角膜屈光手术分为表层和板层,板层最深基本达到基质层的250-260um左右,对于这个深度“前面的”病变可能会有影响。

临床明确的是“颗粒状营养不良”是不能行激光手术的,术后会加速病程的进展。

那么基底膜营养不良呢?

img

2015年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中第7条及第8条提出以上“相对禁忌症”。

(这里2015年提出的,可以理解为“表层手术不能做吗?”还是所有的角膜手术都不能做??我也不知道)

img

绝对禁忌症。

img

相对禁忌症。

img

(我的理解是:可以理解为全飞秒手术基底膜营养不良还是可以做的)

img

2018年绝对禁忌症

img

2018年相对禁忌症

img

(2018年和2016年是一样的标准)


img
img

2019年的是相对禁忌症。

目前临床上见过的实例:

PPCD见了数例,都做了激光的,术后观察期内(一年多)未见异常反应。

基底膜营养不良和Fuchs内皮营养不良的都没见过,又或者是“见了不知道是啥?没诊断?不认识这个病?不知道怎么检查?(听一些专家讲课的观点,Fchus是不能做激光手术的。)

颗粒状营养不良,应该是I型,也见过数例,都没做手术。

临床中,“能”或“不能”做?各位老师的观点如何呢?欢迎讨论。

4 21 9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