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出路何在


笔者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今年上岸某9临检学硕,临近毕业之际,看到网上大量关于检验言论,以及细读检验医学网“热议!尴尬的医学检验技术,检验亟需从理学回归医学!”和华西贵老师的“检验的最后一口气”后,不禁有感而发,单纯从我作为一名学生的角度来看,作为一名亲身经历者来看,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还有出路吗?以及浅浅聊聊对于五年制临床医学(检验医师培养班)的看法。
回顾我4年的本科生涯,于2020年赶上疫情阴差阳错之下来到重医,受疫情影响当年医学类分数线有所上涨,身边大批600+同学来到检验专业(大部分也都是怀着医生梦,分数不够下调剂来检验,在学院领导的宣讲和一系列讲座下,当时还认为虽然没去到临床专业,但检验专业的就业还是不错,干活也轻松,还背靠重医检验这块招牌……但在两三年后,受疫情影响用人单位大量扩招,疫情后遗症带来的缩招导致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许多三甲医院都把学历要求提高到硕士及以上,不少都要博士,在可预见的未来学历要求只会越来越苛刻。这就导致许多没考上研或是没打算考研的同学毕业即失业,为了提高就业率,学院也大幅宣传了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政策,但就算加上这些本科能找到工作的也寥寥无几,从就业的形势来看,本科医学检验技术的学生想找到合适工作异常艰难!
除了本科毕业直接找工作外,检验学生大部分还是会去选择考研,可能其中绝大部分也不是说自己多么热爱科研以后想做研究,而是迫于行业竞争的无奈,各行各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而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的学生考研,最热门的便是对口专业临床检验诊断学学硕,但是临检学硕每年的招生名额都非常少,对于没有独立设置检验本科专业的高校来说,他们的硕士点培养是依托于附属医院,而每所附属医院所能招收的临检学硕名额屈指可数,还要除去推免的名额,例如协北复交浙等名校每年招收检验的统考生都是个位数,只有像重医、温医,广州医,江苏大学等院校,有检验医学院等校内学院招生,才有几十上百的名额。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一志愿上岸临检的学生就非常稀少,而且近年来检验考研科目的改变(众多高校的专业课从699西医综合改为306西医综合),306西医综合即为全国统考科目,包括生理生化内科外科等,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考同一套试卷,不知道做这种改变的意义何在?既然已经把检验技术踢出五年制医学
范畴归为理学,为何还要考教学大纲已经删掉的内科、外科,去和五年制的临床医学考相同内容?而在学校期间所着重学习的检验专业知识却在考研中很少涉及,这就导致很多花大量时间准备考研的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当然也有少数学校比如湘雅,厦大考的检验综合)。我身边许多考306的同学,需要早早就开始准备考研,而且全程只能自学,不像临床五年制的同学他们不仅多一年的学习时间,课内也会系统教学内科外科等。在这种情况下,考临检学硕可谓是难上加难,但是又不得不考,也有部分同学不选择考306院校转而选择考699自命题院校,比如重医(专业课只考生理生化两门),专业课比较简单就意味着更需要注重细节,今年重医的临检复试线也是创下了新高412分。而改306的院校,比如广州医和温医,临检学硕也非常卷,不乏有大量360+、370+等,温医今年临检学硕录取的平均分更是达到了356.5分,要知道浙大、南大等985院校上岸大概也在360-370左右。
与其他临床医学专业学硕相比,比如外科学学硕、内科学学硕,临检学硕在考相同试卷且学习年限少一年的情况下,分数线却更加高,这也能体现检验考研有多卷。而作为临检学硕的对比,临检专硕,虽然是和学硕考的同样的科目(也是306),但往往分数线却比临检学硕低大几十分,甚至很多情况都招不满需要招临床的调剂生,而这也是被政策卡死所导致,规定限制了四年制技术专业只能报考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临床检验诊断学学硕,而专硕只能由五年制医学生报考,而这两者授予的研究生学位都是医学学位。但是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4年3月发布的《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其中明确指出,以研究生学历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要看本科专业。即只有临床专业或2012年12月31日前入学的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才能考医师资格证。也就是说,2012年12月31日之后入学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不再具有考取检验医师的资格。这也就导致了想继续干检验的四年制本科生考不了检验医师,不想干检验被调剂来的才能考检验医师。而很矛盾的一点就是五年制临床医学(不是指之前的五年医学检验专业)考来临检专硕,不也是本科期间基本没有学习检验相关知识,考上研究生之后才开始接触检验。专硕专硕顾名思义专业型硕士,在政策的限制下,最对口的检验技术专业却没法去读,岂不荒谬,学了几年专业知识的四年制技术专业只能去读重科研的学硕,到头来还要被看成技师而不是医师区别对待,这也不就加重了现在很多医院招聘看重科研成果的现象,形成恶性循环。想让检验回归临床的初心是好的,但从现在考研的学硕专硕分流来看任重道远。虽然近年来有医学技术专硕的扩招,这也是四年制学生的一个选择,但由于比较新颖,在就业的竞争力上还是无法与传统的临检相比,导致报考学生也不是很多。
除去考上临检学硕的少数人以为,还有大部分上了国家线的考生选择调剂,火热的临检一般一志愿就被爆满,而调剂考生大部分都会去选择基础医学,尤其是其中的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这也是考虑到就业问题,大部分调剂考生还是希望日后有机会进入检验科工作,而病原与免疫是比较与检验相关。但是读基础医学,注定离不开高强度科研,目前不读到博士也很难找到理想工作,很多只想在检验科找个工作的同学被调剂来基础医学后,原本就对科研没什么兴趣,读研更是一种折磨。日后毕业想进检验科,还要和上述提到的一批临检学硕专硕的同学竞争,在专业劣势的情况下,就不得不更加要有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和高学历。
在经历了一年的实习后,我也更加发现,检验招聘重科研的现象愈加严重,包括我目前实习所在的一所大三甲(复旦医院排行前50),近几年招聘的都是top5高校毕业的基础医学博士或是主任的学生,并且只要能够发sci和会写国自然标书的,而几年前就业形势比较好的时候也会留实习本科生,现在已经没有这种可能。我自己也尝试着在丁香园招聘里以本科学历投递了许多简历,但过初筛的都寥寥无几,能进入面试环节的没有一个。
临床医学(检验医师培养班)自202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以重医为例,就是在本科五年的学习中,不仅和临床医学学生一起上课还要单独学习检验知识,优秀毕业生可以推荐免试临检专硕攻读研究生。试验班为“5+3”学制,分本科阶段(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3年制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每届30左右学生。第一眼看上去,好像会觉得这专业很新颖很厉害,又是临床又是检验的,还能考检验医师。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专业也只是临床表面改了个名字然后和检验捆绑而已,学信网上专业名还是临床医学,本质还是临床医学。这一类学生后续要考研的话,大方向的选择应该有三条:1、以后不干检验,直接考临床专硕或学硕;2、走检验医师,考临检学硕(但难度很大,和四年制技术专业竞争,不过本科五年学了临床知识具有一定优势);3、走检验医师,但方向是临检专硕,竞争很小。最值得吐槽的一点就是第三种选择,考研或推免去临检专硕,看起来五年临床医学检验医师培养班和这个最对口,但临检专硕本来就是个很冷门专业,临床低分考生的调剂大户,既然本科已经学了五年为何还要继续往这临检专硕坑里跳,为何不抓住考研的机会脱离检验直接考临床专业。2021年最初像中国医、重医等学校一开始想申报的其实是五年制临床检验诊断学本科专业,结果胎死腹中没有成功,就导致2022年临床医学(检验医师培养班)这个“四不像”专业出现。和四年制检验技术相比,这个专业最大的优势就是五年本科医学学位,以后可以直接转临床考研,除非那种一开始就坚定要搞检验的才会坚持读临检硕。而这个专业的缺点也很明显,文件中是写优秀学生推荐免试临床检验诊断学专硕,五年临床+3年检验专硕的模式,这个例子近几年也不是没有,就是那些临床考研调剂来检验的学生,很多都也是五年临床再加三年检验科里轮转,而检验医师班的同学优势无非就是多了一年本科时候就接触了些检验知识。真正迎来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时候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那时候可能也会有重大变革吧。
总结起来就是现在四年制检验技术的处境很难,一部分受限于政策,一部分也受限于疫情后的找工作难。在大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考研成了很多学生的首选,而用人单位对科研能力的侧重以及对学历的要求,也导致考研甚至考博这条路上越来越卷。新出现的临床医学检验医师培养班,目前来看并不会对整体的格局造成很大影响,没有条款约束的话相信到时候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跳出检验转向临床。
对于还未高考的学生而言,并不推荐选择四年制的检验技术专业了,原因有太多太多,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当时也会毅然选择别的院校的临床医学吧;而对于低年级在读的检验技术本科生,有能力转专业的同学还是推荐转入临床,意向就是搞检验或不能转专业的同学就要做好心理准备了,还要在内卷的道路上走很久;已经考生检验医师培养班的同学,还是多去了解学校对于这个专业的政策,不喜欢检验的话就当成临床医学学习就行,考研跳出去。
以上也只是个人一面之词,肯定会有不少漏洞,也欢迎各位同行批评指正,最后也是希望检验整个行业发展能越来越好,也希望这十几年来的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学生不要沦为时代的牺牲品。
最后编辑于 2024-04-12 · 浏览 2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