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蜕变啥年龄开始
病例信息
患者姓名:Xxx
性别:男
年龄:19岁
入院日期:2024-04-10 10:49
主诉:腰痛伴左下肢麻痛2年,加重2天
一、病例特点:
1. 青年男性,慢性病程。
2. 患者有篮球运动爱好,二年前一次在下蹲系鞋带时被队友用臀部坐了一下背部导致腰部疼痛。左下肢疼痛,麻痛。
3. 2年前首次出现腰痛伴左下肢麻木、放射性痛感,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后痛感加剧,无其他系统症状。
4. 2天前症状明显加重,患者无法正常坐卧,翻身和侧卧困难,物理治疗后无缓解,故来院就诊。
5. 门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并收入我科。
二、既往史:
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传染病史及心脏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输血史及药物、食物过敏史。
三、体格检查:
体温36.3℃,脉搏78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23/72mmHg。神志清醒,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异常,颈部柔软无压痛,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脏听诊节律齐,未闻及病理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未触及包块,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四、专科情况:
VAS评分7分,腰椎生理弯曲度存在,无侧弯畸形,腰4-骶1棘突压痛、叩击痛,椎旁肌肉紧张,腰椎活动受限,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30°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左足背伸肌力减弱。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加强试验阴性,右足背伸肌力正常,4字试验(-),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五、辅助检查:
腰椎磁共振显示腰5/骶1间盘变性并向后脱出,相应椎管狭窄,左侧隐窝狭窄。
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1.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
2. 诊断依据:患者腰痛伴左下肢麻痛症状,专科检查和腰椎磁共振结果。
3. 鉴别诊断:结合患者病史、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七、诊疗计划:
1. 完善相关检查:血细胞分析、血型、尿液分析、沉渣镜检、粪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乙肝两对半、梅毒抗体、丙肝抗体、HIV抗体等。
2. 卧床制动休息,给予消肿止痛等对症治疗。
3. 择期手术治疗。
讨论目的:明确手术适应症、排除手术禁忌、讨论手术方式及风险预案。
讨论内容:
医师汇报患者情况,主治医师建议手术治疗,并推荐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腰5/骶1(左侧)脊柱内镜下行腰椎髓核切除术+椎管减压+神经松解术,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同意手术。主任医师确认诊断,同意手术治疗,并安排术前准备。
综合归纳:
术前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术前准备包括手术器械准备,麻醉科术前评估,术前禁食水。术前及术后可能发生的意外及防治措施已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预计明日采取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脊柱内镜下行后路Endo love术式
手术:
一例使用脊柱内窥镜方法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的腰椎减压手术。关键步骤包括:手术过程
1.定位L5下关节突为起点。

2.向近端逐渐去除L5下关节突内缘和L5椎板下缘,露出黄韧带的近端起点。


3.去除L5下关节突与椎板交界处的黄色韧带近端。

4.将黄韧带上下起点分开,防止黄韧带残留在椎板边缘,瘢痕形成和内扣继发性狭窄。

5.减压骶一上关节突内缘,暴露和减压神经根。

6.切除神经根肩部突出的髓核。


7.清洁椎体后缘的骨赘。

8. 对 S1 神经根进行脉冲射频以调节传导。
手术结果
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恢复良好。
使用全身麻醉和脊柱内窥镜方法使外科医生能够彻底减压受影响的神经根,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创伤并促进患者更快的康复。
处理分析
全麻下,后路脊柱内镜下Love 术式

问题讨论
内镜下,以全外科理念,先定位腰五下关节突尖端,以此为起点,环锯逐步上移,切除腰五下关节突内缘及腰五椎板下缘,显露黄韧带近端起点。再在骶一上关节突内缘和骶一椎板交界处 用环锯切除黄韧带下止点。做好黄韧带上下起点的分离,防止后来附着椎板上缘的黄韧带残端瘢痕化,向椎管内聚,形成继发性狭窄。再在骶一上关节突内缘松解减压,显露神经根肩部及外侧,减压神经根管。见巨大髓核突出于神经根肩部,予以摘除减压。可见椎体后缘骨赘形成,给予清理。彻底减压后,采用脉冲射频调节骶一神经根传导。
最后编辑于 2024-04-15 · 浏览 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