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性肺结核合并小克银汉霉病?
查看病例


病例信息
患者:男性,79岁。因“气促伴咳嗽10余年,再发2周”入院,入院后查体:意识清醒,脉搏96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29/88mmHg,体温37℃ ,体位自主体位,病容急性病容、慢性病容,余无殊。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1、痰找结核阳性,Rpob阳性,涂片找抗酸杆菌:2+ ,XPERT结核分枝杆菌:阳性 ,多次痰培养提示小克银汉霉生长。


2、胸部CT平扫:结合治疗后复查,对比2022-12-12日前片:1.两肺多发多形性病灶,较前相仿,建议继续治疗后复查; 两侧胸膜增厚、钙化,胸腔微量积液,较前略增多;2.两肺上叶局段性萎陷伴不规则囊腔,部分较前扩大,请结合临床。3.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肺大泡。4.两侧胸膜增厚伴钙化。5.食管上段扩张。
3、其他检查:*葡萄糖:9.55 mmol/L,*超敏C反应蛋白:114.08 mg/L,其他未见异常。
分析处理
1、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结核患者,抗酸杆菌涂阳2+,属于活动性的肺结核,影像学提示“多行性病变”也符合结核感染的特征,但是同样不具备典型影像学特征的还有丝状真菌的感染。
2、该患者的小克银汉霉形态学而言,典型的毛霉属气生菌丝,镜下膨大的泡囊。在痰培养中两次检出阳性,假如没有抗酸杆菌++,我们将对这个患者的毛霉病深信不疑,但是好巧不巧,一边是确定的致病菌结核杆菌,一边是可能定植,也可能不是致病菌的小克银汉霉(仅灰色小克银汉霉有致病文献报道),如果是一元论,我们显然应该倾向于前者。
3、当然,小克银汉霉也不能小觑了,毛霉菌的进展速度和致死率就摆在那里,目前而言,曲霉菌尚有GM来辅助判断,但是毛霉菌无论是G试验还是GM试验都是不支持辅助诊断的,只能来看看高危因素:血液病,HSCT,DM,创伤,糖皮质激素治疗,该患者勉强和糖尿病搭点边边。
问题与讨论
毛霉菌的治疗,疗程很长,两性霉素脂质体(一线)和艾莎康唑也不便宜,除抗真菌治疗之外,还需要控制基础疾病,同时积极开展外科手术治疗。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这位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抗真菌(毛霉)治疗
最后编辑于 2024-04-01 · 浏览 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