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瑞巴林致嗜睡一例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56岁
主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年
简要病史: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年余,长期服用“加巴喷丁、甲钴胺”两种药物缓解,现为开药来诊。
临床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治疗经过:
2024.1.27:普瑞巴林 1片 bid
服药后嗜睡
1.28停药,缓解
1.29再次服用,嗜睡
1.30停药,缓解。

讨论:一、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的区别。
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均是钙通道调节剂,可与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VGCC)的 α2-δ 亚基结合,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的过度释放,抑制痛觉过敏和中枢敏化,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一线治疗药物之一。
①加巴喷丁呈非线性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生物利用度随剂量升高而降低,个体间变异为 20% ~30% ,疗效存在封顶效应。
②普瑞巴林是第二代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增强了与 α2-δ 亚基的亲和力,能够缓解 PHN、改善睡眠和情感障碍。普瑞巴林的特点是滴定和起效更快,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疗效可预估,不存在封顶效应,生物利用度≥90% 且与剂量无关,个体间变异为 10% ~15% 。
二、普瑞巴林神经系统副反应分析。
普瑞巴林是一种钙通道调节剂,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故头晕、嗜睡、意识丧失、意识错乱、精神损害等神经系统反应是十分常见的副反应,这也是导致停药的最常见不良反应。
①在成人患者的对照试验中,普瑞巴林组和安慰剂组患者头晕的发生率分别为 30% 和 8% 。普瑞巴林组和安慰剂组患者嗜睡的发生率分别为 23% 和 8% 。
②头晕及嗜睡通常在开始使用本品的短时间内出现,高剂量组出现频率较高。
③对照研究中,头晕和嗜睡是导致停药的最常见不良反应(各 4% )。在短期对照研究中,报告这两类不良反应的普瑞巴林组患者,直至最后一次服药仍存在头晕或嗜睡的患者比例分别为 30% 或 42% 。
③普瑞巴林治疗可伴随头晕与嗜睡,这可能增加老年人发生意外伤害(跌倒)的风险。
④普瑞巴林上市后,已有报告某些患者出现意识丧失、意识错乱及精神损害。
因此,建议患者在熟悉药物的潜在作用前应谨慎用药。
最后编辑于 2024-03-28 · 浏览 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