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误诊为过敏性紫癜1例
病例
患者,女,40岁,因反复出现紫癜1年,加重1月人院。
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紫癜,不伴发热、腰痛、腹痛及关节肿痛,呈间断发作,每次持续7-10天,可自行缓解,多于月经前两天出现,一直在当地医院以过敏性紫癜给予对症治疗。近半天来症状加重,伴月经量增多,齿龈出血,间断口服强的松、安络血等病情有所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过敏性紫癜收入院。
查体:BP135/105mmHg,双下肢散在分布点片状出血点,无压痛,间隔皮肤正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未见异常,左肾区有轻度叩击痛。
查血:Hb 94g/L,RBC 3.03×10⁹/L,WBC 3.03×10¹²/L,N 0.64,L 0.33,PLT 167×10⁹/L。尿PH 7.0,SG 1.005,蛋白(+),尿本周氏蛋白(-)。血BUN 14.0mmol/L,Cr 428.1μmol/L,血GLB 54.7g/L,ALB 39.5g/L,血Ca 2.34 mmol/L,P 2.08mmol/L。24h尿蛋白0.4g,补体C3 0.77g/L,C4 0.25g/L。血T3、T4、TSH正常,血IgG 21.16g/L,IgA 3.49g/L,IgM 2.62g/L。
胸部X线未见异常,B超示双肾缩小回声增强,骨髓穿刺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但仔细询问病史,患者近年来有口干、眼干、多饮、碎牙、猖厥性龋齿。
进一步检查肾图:双肾GFR明显减低,双肾小球滤过功能重度受损,抗核抗体阳性,核型:斑点型,滴度:1:640,抗SSA(+),抗SSB(+),ESR 115mm/h,血 RF(+),滤纸试验阳性,唾液腺SPECT:腮腺、颌下腺显影不良。因此,干燥综合征的可能性较大。
最后诊断:干燥综合征
讨论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并不少见的、以侵犯泪腺、唾液腺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不仅侵犯外分泌腺体,还可侵犯全身多个器官,产生多种多样临床表现。
其典型临床表现是口、眼干,但一部分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在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因此,从起病到确诊往往少则几月,长可达2-3年,并且常在出现明显内脏损害,如肾小管酸中毒、肺间质纤维化后才确诊,丧失了治疗时机。
因此当出现不典型的关节痛,尤其是老年女性,不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近几月或近几年迅速出现龋齿或牙齿脱落、成年人反复出现腮腺肿大、眼睑反复出现化脓性感染、不明原因的高球蛋白血症、远端肾小管酸中毒、低钾软瘫、不明原因的肺间质纤维化、不明原因的肝胆管损害或慢性胰腺炎者,要考虑干燥综合征。

最后编辑于 2024-04-08 · 浏览 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