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丨NO31: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血红蛋白是正常的?


这个案例,还和上期一样,说的还是末梢血和静脉血的事儿。

病例简介
患者男,65岁,因失血性休克入住ICU病房,末梢血常规检验结果回报:Hb124g/L,临床医师质疑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检验医师分析
失血性休克患者用末梢血和静脉血测定出的血红蛋白值有显著差异,用末梢血测定出的血红蛋白值是机体处于失代偿情况下血红蛋白的含量,不能反映机体血红蛋白的实际含量。
在应激情况下,机体的动静脉短路开放,小动脉和小静脉强烈收缩,滞留于末梢血管中的红细胞难以通过微循环。造成血红蛋白测定值偏高。
机体由于大量失血,内源性补液增加,血红蛋白的含量应是降低的,而用静脉血测定出的血红蛋白含量,才能代表整体的血红蛋白的含量。
采用末梢血进行血常规的测定,变异系数大,其结果和体内实际情况偏差大,分析病情有误诊可能。而静脉内各成分不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能反映全身循环血液的真实情况,为诊疗疾病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在发报告时候,我们会关注异常结果。但这个案例提醒我们,有时候的“正常结果”也不见得正常。但对于这种“正常结果”,我们大概率会忽略它,这就是需要我们特别多留意的地方。
参考资料
《检验医师临床案例分析》,张晓宁,王文正,陈凌云主编
最后编辑于 2024-03-27 · 浏览 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