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医学生如何选择学硕和专硕

发布于 2024-03-25 · 浏览 5823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3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ft0205 推荐

一、 什么是学硕和专硕?

1. 专业型硕士(临床型硕士):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在很早之前应届毕业生是不能考的,只有工作两年之后的人才可以资格。因为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专业基础往往较扎实,知道自己哪些知识薄弱,哪些知识工作中常用,无论学习规划还是学习目标都更有针对性。

2. 学术型硕士(科研型硕士):

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学生毕业后可获取学历、学位双证,社会认可度比较高。和专硕相比,学术型研究生理论知识充足,但实践和应用能力欠缺,动手能力相对较弱。

二、临床搬砖狗VS秃头科研狗

1. 培养模式:

a. 专硕:

主要是上临床工作,以临床技能为主,三年都在轮转,完成规培计划。

专硕的短期效益是很可观的,这也吸引了很多迫切想要工作的同学。但好事多磨,专硕在考试方面会有很大压力,白天在科室轮转,晚上挑灯看文献,甚至有些导师希望你进实验室,那么上临床和考证的时间都会缩水。

b. 学硕:

学硕以科研为主,主要在实验室,培养实验技能和科研思维。毕业时少了规培证,但三年的科研经历足以让你对科研有系统的认识。

我相信大多数同学最终都会上临床工作,临床医生绝不是我们想象的技术工搞好临床技能就行了。它对我们医疗卫生的发展要起到推动作用,这就需要不断保持和同行的交流,不断更新知识库获取最前沿的讯息。

2. 时间年限:

列出时间线以作参考:

专硕专硕→就业3年-硕士专硕→考/转博→就业6年-博士学硕学硕→规培→就业6年-硕士学硕→转博→规培→就业8年-博士学硕→考博→规培→就业9年-博士直博直博→规培→就业8年-博士


注:部分高校(如北医、上交、同济等)博士学制已改为四年。且北京、上海已经统一开始实行专培,升主治的时限更长。

3. 学习内容:

专硕: 硕士与规培并轨,二级学科轮转(如大内科、外科、耳鼻喉、眼科等),博士与专培并轨,多为本科室临床+1年左右实验室。

学硕:实验室内容为主(其中又以基础实验为主,临床研究较少),可有科室学习,以三级学科(如消化内科、普外科等等)为主。

4.毕业要求:

专硕毕业的最低要求是一篇综述,如果有SCI,则可替代综述。不论是推免还是统考,尽早联系导师、尽早着手写综述都是很有先机的。一般在研一结束/研二开始时,就需要做开题报告和答辩。研三毕业前要发表毕业论文,但是导师修改以及期刊退稿、修改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所以发表论文要趁早。如果导师有实验平台,写完综述、不用担心毕业问题时,可以向导师申请进实验室做一些基础实验,有利于为读博做准备。同时实验所需标本、细胞等还可以从临床上获取,生物材料不怕没有来源。相比专硕,学硕的毕业论文要求高一些,一般需要至少一篇SCI(985直博毕业要求IF>5.0)。学硕面临的科研压力大,且实验可能面临多次失败的风险。

5. 毕业证书:

专硕毕业后,可拿到四个证书,即“四证合一”—《硕士研究生毕业证》、《硕士学位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准确来说,前三个证书肯定是能拿到的,但《执业医师资格证》则需要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才能获得。参加这个考试要求有一年的工作经验,即研二才有资格参加这个考试(包括理论及技能)。

学硕毕业后可以拿到两证:《硕士研究生毕业证》、《硕士学位证》。

如果学硕以后想当医生,需要先规培三年拿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以及《执业医师资格证》(可在读研期间挂靠一个医院,名义上有一年工作经验就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但上海地区较难操作)。

6. 发展前景:

专硕毕业后不需规培,可直接进入医院工作;也可继续攻读专业型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医院工作,还可以进入大学或研究所搞教学和科研。专硕的博士生名额相比学硕更少,可以通过考取或者实行审核制转为学博,培养的临床思维也对研究起到很大帮助,但缺乏系统科研的学习和训练会比较吃力,且几年的规范培训忘得差不多了,有点事倍功半。不过可以早早工作,落实自己的生活。

学硕若想进入医院工作,则需规范化培训3年,期间拿国家的规培补贴和医院的基本工资;也可以继续报读学术型博士或者出国攻读博士,毕业后进入大学或者研究所搞教学和科研,也可规培后成为医生。学硕升博率高,去大医院发展的机会大,但需要常年的坚持和努力,读研读博后再规培,长年的付出方能付出回报。

7. 考研/保研上岸率:

学硕一是可以往往可以选择更心仪的专业,有科研压力的老师通常会对愿意读学硕的同学很有好感,选择学硕的话会更保险。

二是学费、待遇和奖励制度对学硕更友好,往往可以使得研究生涯过的更舒适。退一万步说,规培三年只要你活着就能规培,但是你选择心仪的专业的机会可能只有本-硕这一次,博士转专业可能只能从热门转往非热门。而专硕往往竞争激烈,对于自身实力没有太大把握的同学,往往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求一个较为保险的专业。

三、从科室角度谈区别

前面我们从各个方面谈论了学硕和专硕的区别,不同学校及科室的学长学 姐们也想结合自己学科的的特点和大家从一些方面略谈一下学硕和专硕。

1. 口腔医学:

口腔科是一门技术性强且沟通依赖性高的学科,学硕和专硕的特点和其他专业大同小异。下面从学习环境及毕业要求谈区别:

专硕学硕的工作内容往往会有交叉,在不同学校界限不一:

a..在北医,很重视对临床技能的培养,每年专硕招生名额都会比学硕多。北医专硕和学硕培养模式分的比较开。

专硕必须严格进行临床科室的轮转,一周3-5整天临床班且很难请假,毕业要求只需要一篇中文核心(但有的导师要求较高),有相对可观的收入。

学硕主要就是做科研,基本上没有临床学习的培养计划,或与导师协商,科研达到一定成果之后安排临床工作,收入基本上是吃低保的,毕业要求是有SCI。

北医专硕是否有科研任务,取决于科室及课题组。例如修复科许多专硕也承担了科研任务,因而需要安排好临床和科研的时间,而外科则将专硕学硕截然分开,专硕大多数时间是在门诊和手术室。

b..至于武大,专硕学硕都可以上临床,虽然专硕毕业甚至没有文章要求,但是武大的研究生基本都会发很好的文章;专硕基本留了很多给本校和保研的同学,考研的同学读专硕机会就小很多了。

c..华西基本都招专硕,是五大校里面专硕比例最高的学校,但是专硕一样要做科研,华西的规范化培训项目非常严格,而老师的科研要求又一点都不低,压力很大。

d..在中大,专硕学硕毕业要求都一样是SCI,学硕一周至少3天上临床不用担心荒废临床技能,但是专硕的规培计划很严格,只有下班以后可以做科研,所以专硕的毕业压力通常很大,不过保研一般都不会给专硕。

2015年来由于中大口腔取消了八年制,所以自2019年开始有更多的专硕名额分配给了五年制,19年以后保研获得专硕的机会也是存在的,但会面临多数专硕名额留给本校生的情况。

2. 麻醉医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麻醉医生,技术与科研还需兼得才可,精准的技术是身为医者治病救人的根本,卓越的科研是促进麻醉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这两者无论对专硕还是学硕来说,均不是选修,而是必修。

专硕难道就没有一点科研吗?当然不是,这点因学校和导师而异,总体来看机会还是很多,就要看自己愿不愿意花精力去做。

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北京高校的专硕导师是可以带着做做临床实验的,华中科技大的专硕是可以有一定时间去实验室做基础实验的,华西麻醉专硕是可以给三个月专门做实验的,上海高校专硕的日常工作负荷非常大,能抽空做实验实属不易,还请各位保重身体。

专硕在临床上只要肯留心、多用心,手握大量病人资料,接触更多疾病类型,一样可以做到临床科研两开花。

而学硕要想做得出彩,一样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据说很多师兄师姐都是8116(8点出门、11点结束一天的实验工作,可能还要熬夜,一周工作6天)的模式,关键是学硕学博出来后仍要规培,之前有的地方学博的规培时间短一些,但去年上海已经明确规定学博规培必须三年,所以这条路会很长很长。

此外,刚进临床,又是小白一枚,而麻醉的很多操作,比如动静脉穿刺、椎管内麻醉、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各种先进监护设备的使用等等,都是靠积累足够的病例数和经验才能做到熟能生巧的!

3. 临床医学:

a. 皮肤性病学

皮肤性病学的学硕和专硕和其他学科的学硕和专硕培养模式没什么不同,所以思考方向是一致的。

如果实在是两方面都想兼得,想要节省时间又想获得科研经验,也可以打听哪些研究生导师会支持自己读专硕的学生去做实验。

鉴于皮肤性病学科比以前愈发热门,好多小伙伴都保研去读皮肤了,留给考研的同学的名额必然会少很多。

这里给大家提示一个另辟蹊径的方法,但具体实施如何,还需要你们再去研究清楚目前的行情。

我们医院科室里有位老师,她研究生阶段读的就不是皮肤科,而是读了免疫方向的学硕,博士生再转为皮肤性病学方向的。

所以读研究生阶段先读基础方向,博士生阶段再转为皮肤性病学方向也不失为一种实现梦想的方向,但是这条路让现在的我们来走,必然会更加艰辛。

选择学硕专硕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有所取舍,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许你考虑好学或者专,但在招生时突然知道了你心仪的导师是只收学(或者专),跟你心中的专硕学硕选项恰好不符,那么很好,命运已经替你做出了选择。

b. 生殖医学

在一些学校中,并没有“生殖医学专硕”这个概念,在报名时,如果想学生殖专硕,是需要报至所属的二级学科——105110妇产科学(临床技能培训,不区分研究方向)。

进医院后根据医院的培养方案,一般会在整个大妇产轮转,一般可能会分普通妇科、产科、生殖、内分泌、肿瘤等等。

即使你选的导师是生殖方向,可能只是闲暇之余帮老师搬砖,科室轮转仍必不可少。比如北医三院,生殖科轮转仅为2个月左右。

另外一些学校在报名时可具体至生殖医学,比如山东大学,交大和平妇幼保健院,浙江大学等。

但是因为是专硕,仍然需要在大妇产轮转,只是说最后在生殖科轮转时间长一些。生殖专硕毕业后发妇产科学规培证。

生殖的学硕,你做的就基本上是你导师所做的课题,和其他专业的学硕并无区别。

比较有趣的是,和其他专业不同,生殖学硕大部分实验室技能和将来的临床操作关系密切。比如选择了“胰腺肿瘤学硕”这么一个专业,上学时更像一位生物民工,养细胞养老鼠PCR等等,但真正规培时临床技能还是不熟悉。

但生殖实验室中一些技术,如显微注射、细胞培养将来在临床工作中仍会用得到且关系密切。并且因为生殖医学就业岗位目前并不充足,如果能在研究生期间发表优质文章,将来无论是工作还是进实验室,优势都更明显一些。

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生殖的学硕比专硕更为理想。此外,生殖的学硕专硕的特点和其他专业别无二致。

c. 眼科学

眼科的学硕和别的科室并无甚大不同,就是做导师课题,可能也是养细胞养老鼠WB这些,只不过在实验动物上的各种眼部操作要求就很精细了。

不同学校的眼科专硕轮转的科室可能不同,眼科专硕在科内规培的时间都很长,因此即使是专硕,也还是有不少时间和机会发文章的。

有些医院规培很严,因此这些医院的专硕以发临床文章为主,而有的医院(比如浙二眼科)的规培暂时不是那么严,专硕学生甚至有不少时间可以做基础科研发基础文章。

从既能拿规培证,又有不少机会发临床文章这一方面,很多学校专硕还是更吃香一些,若所选院校专硕可转博或博士名额较多,亦或自己读完专硕想直接去小医院找工作,选专硕更好。

然而近些年眼科医生易饱和,如果想进三甲医院,还是需要博士学历,而且眼科很看重科研水平,因此立志进三甲大医院的,选学硕(或直博)接受更系统的基础科研培训,可能未来的路要好走一些。

但事在人为,没有哪一条路会是坦途,机遇总会留给每条路上做好充足准备的人。

d. 整形外科

专业型硕士如果对科学研究感兴趣,可以在轮转期间积极参与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最终在毕业的时候同时拿到四证和发表2-3篇IF>3的paper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一条路线。

整形外科专硕和其他外科类似,读研期间在综合性医院的各个科室轮转,毕业发四证,最吸引人的莫过于规培证。

整形外科规范化培训的轮转安排如下:

科室轮转周期/月普外科(含门急诊)15骨科6泌尿外科3胸心外科2麻醉科2外科ICU1神经外科1整形外科3

整形外科学硕和其他专业学硕类似,读研期间主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全身心参与科学研究,部分同学可能有机会参与临床工作。

总体而言,整形外科的专硕和学硕各有优劣,具体选择的权力都把握在大家的手中,专硕近期发展较好,学硕适合读博长线钓大鱼!

4. 其他专业:

其他专业如影像医学、其余各内外科专业的学硕或者专硕的各个方面其实都大同小异,这里就不再赘述,详情请参考从医行发布的相应科室报考指南即可。

最后编辑于 2024-03-25 · 浏览 5823

3 9 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