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文献翻译】经皮电刺激治疗胃肠运动障碍

发布于 2024-03-24 · 浏览 2651 · IP 山东山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4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张杰无痛肛肠医生、丁香医小白 已点赞

01背景/目的:

胃肠道(GI)动力障碍是由胃肠道任何部位的肌肉或神经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导致胃肠道运动和感觉功能异常。症状可能因受累器官而异,并可能导致衰弱。

治疗通常包括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有限,并伴有各种副作用。经皮电刺激(TES)是一种无创、无针技术,通过皮肤非针电极提供电刺激,已经变得越来越流行。它已被证明对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有益。

方法:本文综述了不同的TES技术,包括经皮周围神经(迷走神经/骶神经/胫神经)电刺激、经皮电针刺激(经针穴位刺激)、经皮干扰电流疗法和经皮神经电刺激。

关键结果: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探索了TES对吞咽困难、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瘫、术后肠梗阻、便秘和肠易激综合征的有希望的疗效。手头的文献充分说明了这种无创技术的治疗威力。

结论和推论:进一步评估TES的全部治疗潜力的时机已经成熟。TES是一种无创、非药物、非手术和家庭自我管理技术,用于管理胃肠动力障碍。

02介绍

当胃肠道神经或肌肉不能协调工作时,胃肠动力障碍就会出现。症状可能因受累器官而异,并可显著影响生活质量。

胃肠动力障碍包括吞咽困难、胃食管反流病(GERD)、胃瘫、功能性消化不良(FD)、慢性肠假性梗阻(CIPO)、便秘和肠易激综合征(IBS)等。

治疗主要集中在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上,药物疗法的效果有限,且伴有各种副作用。经皮电刺激(TES)使用表面电极进行电刺激。由于它是一种非侵入性、无针和自我管理的技术,因此越来越受欢迎,并且患者能够很好地耐受。已经证明它在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方面具有益处。

本综述将讨论不同的TES技术,包括经皮外周神经刺激(TPNS)、经皮电刺激(TEA)、经皮电刺激(IFC)和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此外,本文还将回顾食管、胃、小肠和结肠胃肠动力障碍领域中可用的TES研究。

03经皮电刺激方法学

经皮电刺激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胃肠道运动障碍的选择。TES通常每次少于60 min,每隔一天一次到每天两次。不同的TES技术包括,TPNS、TEA、IFC和TENS,如下所述。

2.1 经皮周围神经刺激

经皮周围神经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技术,包括在皮肤上传递电流来刺激特定的神经。电极放置在指定治疗区域的神经处或附近。它通常用于治疗慢性疼痛,但在治疗胃肠道疾病方面已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主要技术包括经皮迷走神经刺激(tVNS)、经皮骶神经刺激(tSNS)和经皮胫骨神经刺激(tTNS)(图1A-D)。

tVNS已经成为特别有趣的对象,因为它比使用植入式电极的VNS具有更好的非侵入性安全性,这可能导致感染、出血、慢性心律失常和呼吸功能障碍。

tVNS使用电池供电的神经刺激器,刺激颈部颈动脉鞘内有髓鞘的感觉传入迷走神经纤维.通过功能MRI和周围交感神经张力测量,研究证明tVNS与VNS使用植入式电极具有相似的疗效。

tVNS的两种主要技术包括经皮耳廓迷走神经刺激(taVNS,见图1A)和经皮颈迷走神经刺激(tcVNS,见图1B)。tcVNS是使用具有钢接触电极的便携式动力刺激器进行无创执行的。

随后,将刺激器应用于颈部,向迷走神经传递电刺激。在taVNS中,小的表面电极放置在耳朵的锥附近,引起弥漫性刺激场,激活迷走神经的耳廓分支。已知这个激活会触发与侵入性VNS相同的脑区。治疗性刺激频率通常在0.5~30Hz之间。相对较高的20-30Hz的刺激频率用于增加迷走神经活动,而较低的频率为0.5-10Hz,用于操纵交感神经活动。

tSNS(图1C)和tTNS(图1D)都被用于下消化道的胃肠道运动。tSNS对骶神经丛神经进行低水平电刺激。骶神经丛支配会阴,而tSNS已被证明有助于治疗下肠功能障碍和肛管的肌肉功能。tSNS的刺激频率通常在10~50Hz之间。

 tTNS使用表面电极穿过胫骨神经最浅表的位置,即位于内踝的上方和后方。我们认为,刺激胫骨神经可以通过激活骶神经来调节排便功能。tTNS使用的刺激频率在10~25Hz之间。

2.2 经皮电刺激

经皮电刺激(图1E;以前称为经皮电针)是一种无创的、不必要的技术,通过表面电极在穴位部位对皮肤进行电刺激。这种方法是从中国传统的针灸或电针演变而来,即用针刺入一个穴位。它已被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

治疗胃肠道疾病时最常用的穴位是内关(PC6)和足三里(ST36)。在之前的研究中,TEA是一种易于穿戴的类似手表的设备。它通常使用间歇性刺激参数,包括5-100Hz的频率,脉冲宽度等于或大于0.3 ms,振幅为1-10 mA,具体取决于患者的耐受性。

2.3 经皮电流刺激

刺激电流(图1F;刺激治疗或刺激电流经皮感觉电刺激)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IFC最初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功能障碍。随后的研究发现了治疗胃肠道运动的有希望的结果。电流是在两个对角相反的电流对分时通过与一个电流的刺激而产生的。

它通过使用两个相互交叉和干扰的正弦波产生中频电流,产生第三个矢量,穿透目标器官深处的神经纤维。A4-10 kHz两种电流的载波频率已在IFC中使用。然而,4 kHz被发现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并且最适合穿透更深的组织。

2.4 经皮神经电刺激

经皮神经电刺激(图1G)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的无创外周慢性疼痛的刺激技术。TENS通常用于神经皮节或肌肉疼痛区域。与TEA类似,TENS也可以用于穴位。然而,TENS刺激的区域比TEA更大,脉冲宽度通常小于0.3 ms。

它已成为治疗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特别有趣,并已被证明可以改善胃肠道运动。电极被放置在受影响的区域,其目的是激活大直径的非有害传入神经,以减少伤害性感受细胞的活动和敏化作用。


04作用机制

自主神经系统(ANS)由交感神经系统(SNS)和副交感神经系统(PNS)组成。SNS和PNS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两个相互连接的分支,在调节生理功能方面具有不同而又互补的作用。

虽然之前有人提出,它们之间的不平衡可能导致胃肠道运动障碍,但目前的知识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涉及动态的相互作用,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平衡模型。

人们认为TES如tVNS、TEA和TENS通过调节ANS起作用。迷走神经和骶神经丛是PNS的一部分,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食管、胃、小肠和结肠的功能。

它调节运动、感觉和分泌,并维持肠道屏障。迷走神经由80%的传入纤维和20%的传出纤维组成,PNS神经元将传入信息从胃肠道传到脑干,将传出信息从脑干传到胃肠道系统,进行胃肠道运动,如运动和感觉。

在临床试验中,迷走神经活动经常使用心率变异性(HRV)进行评估。HRV是一种基于心电图和R-R间隔频谱分析的无创测量方法。它已被广泛用于评估各种胃肠道运动障碍中的迷走神经活动。

虽然IFC的确切机制仍有待完全阐明,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它可能涉及多个过程。一种潜在的机制是神经调节和肠神经的神经可塑性的改变,这可能导致结构或突触的改变。这些变化可能随后导致神经元功能的改变和胃肠道运动性的改善。

此外,IFC被假设通过刺激Cajal(肠道的起搏器细胞)的间质细胞来发挥作用,该细胞负责产生和传播协调肠道收缩的电慢波。此外,IFC也可能影响肠道自主神经系统,而肠道自主神经系统在调节胃肠道功能和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靶向这些不同的成分,IFC可以潜在地增强整体胃肠道功能,并为胃肠道运动障碍患者提供治疗益处。血管扩张剂已被用于治疗通过增强平滑肌松弛的胃肠道疾病。我假设TENS可能导致血流量的增加,并允许神经肽的释放。

张等人在他们的动物研究中发现,TENS增加了治疗区域的局部血流,这可能有助于其作用机制。TENS研究发现,神经化学物质的活性增加,包括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伽马氨基丁酸、血清素、一氧化氮和阿片类受体。 此外,研究表明血浆血管活性抑制肽和白细胞介素6的活性降低。


05这些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

TES在胃肠道运动中的应用已经显示出了良好的结果。治疗通常耐受性良好,并可以在家中安全地自我管理。例如,tcVNS和IFC的研究可以通过前颈部的手持设备进行。

此外,使用TEA对PC6和或ST36穴位的研究显示,对可穿戴设备的依从性良好,发现TEA改善了GERD、FD和胃轻瘫的症状。在这些研究中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一般来说,TES的结果可在治疗后不久导致症状迅速改善。 然而,据报道,IFC刺激的有益效果开始时相对较慢,但持续时间较长,持续时间较长(约0.5-2年)。

06食管运动障碍

食道运动障碍可表现为各种症状,包括吞咽困难、胃灼热和反流。食管运动障碍的治疗由于缺乏有效的促动力药物和某些药物的高顽固率,如酸抗分泌药物。然而,TES已经被研究为治疗这些疾病的潜在治疗选择。所研究的技术包括TENS、TEA和IFC。

2.1 吞咽困难

吞咽困难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定义为固体或液体从口腔到胃的通道异常,可能与各种口咽和食管运动或感觉障碍有关。

目前,TES(如IFC和TENS)是改善吞咽肌肉功能和治疗各种吞咽困难的几种工具之一。电极通常被放置在前颈部的两个区域,即下颌骨和舌骨之间的上部区域和舌骨下方的下部区域。

吞咽困难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定义为固体或液体从口腔到胃的通道异常,可能与各种口咽和食管运动或感觉障碍有关。目前,TES(如IFC和TENS)是改善吞咽肌肉功能和治疗各种吞咽困难的几种工具之一。电极通常被放置在前颈部的两个区域,即下颌骨和舌骨之间的上部区域和舌骨下方的下部区域。

一项动物研究表明,IFC通过颈部可以增强感觉传入通路,改善吞咽反射。Oku等人的一项队列研究表明,IFC显著缩短了吞咽困难患者的咽部反应持续时间,从0.72s缩短到0.64 s,并增加了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数量(p< 0.035)。

一项使用IFC与假刺激相比持续2周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43例吞咽困难患者的咳嗽潜伏期和口服营养摄入量有显著改善。然而,与IFC组的3.0 mA相比,假刺激设置为0.1 mA,可能不会引起任何实际IFC典型的感觉。

经颈部经皮神经电刺激也被研究作为一种潜在的吞咽功能障碍治疗方法。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包括8项随机对照试验和3项临床对照试验,评估了585例因吞咽困难而接受ten或假手术的吞咽困难患者。

该研究表明,TENS可以显著改善获得性脑损伤患者的吞咽功能。TENS的有效性也通过刺激舌上肌群和舌下肌群或刺激舌下肌群来证明,特别是在高达45 min或更少的刺激阶段。

经皮颈迷走神经刺激对吞咽困难的研究很少,最近才在一个病例报告中报道,发现在6周每日20分钟的tcVNS治疗后吞咽功能得到改善。

2.2 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目前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减肥、改变生活方式和抗反流药物,但仍不能完全缓解症状。食管下括约肌(LES)功能障碍在反流的病理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LES电刺激治疗由于有效控制食管酸暴露和改善反流症状而受到关注。

然而,由于该方法的侵入性和缺乏长期有效性,该技术在美国被放弃了。无针TEA最近评估作为另一种治疗方法LES功能障碍在几个研究(表1)。的随机对照试验,

孟等表明,TEA显著改善GERD症状和LES压力(52.2%)后TEA治疗相比假刺激(t= 5.91,p= 0.004)在20耐火GERD患者。

胡等人报道,与假刺激相比,接受TEA治疗的GERD患者餐后饱足度显著减少,胃调节、胃慢波和迷走神经活动显著改善。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旨在确定4周TEA或假刺激联合深呼吸训练(DBT)对20例难治性GERD患者的效果。

作者发现,TEA联合DBT在降低反流症状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假手术的TEA与DBT一起使用。

最近,同步TEA(STEA)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出现,它包括与吸气同步传递TEA刺激,与不与呼吸同步的TEA相比,已被发现进一步增强自主功能。刘等人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假性STEA相比,急性STEA增加了GERD患者的迷走神经活动和LES压力。

这些关于TEA治疗GERD的发现是有希望的,并提示迷走神经对食管下括约肌的作用可能介导了GERD症状的改善。

经皮电刺激技术,如IFC、TENS和TEA治疗,通过刺激传入神经,增强吞咽反射,改善食管和胃运动,增加LES压力,来提高食管运动障碍的关键方面。

这些改进主要是通过调节PNS和SNS来实现的。通过解决这些核心成分,TES为食道运动障碍患者提供了替代治疗选择,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管理方法。


07胃运动障碍

胃轻瘫和FD是常见的胃运动障碍,症状通常包括上腹痛、早期饱腹感、恶心和呕吐。TES已被研究作为这些情况的辅助治疗或替代治疗方法。

2.1 胃轻瘫

胃轻瘫的定义是在没有机械性梗阻的情况下胃排空延迟。胃轻瘫的常见病因可能包括糖尿病、手术、病毒性疾病或阿片类药物。胃轻瘫会使人衰弱。

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改变生活方式、止吐药、促动力剂,在极少数情况下,还有侵入性手术选择。TES在治疗胃轻瘫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结果,特别是使用tVNS、TEA和TENS。

关于胃轻瘫和tVNS的使用的人类研究很少。值得注意的是,在一项开放标签试点队列研究中,gottffesblackmore等人进行了第一项人类研究,显示15例特发性胃轻瘫患者的双侧tcvns改善症状和胃排空。

在另一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Kaut et al.发现主观改善症状的治疗组(n= 10)没有统计学意义,并没有差异的胃排空测量辛酸呼吸测试帕金森病患者遭受胃肠投诉类似于胃轻瘫。不显著的结果可能是由于样本量小,没有诊断的非特异性胃肠道不适,以及胃排空呼吸试验的当天变化约为30%。 经皮电刺激治疗可改善整体恶心和呕吐、胃心律失常和迷走神经活动。

黄等人,证明TEA(与假刺激相比)改善受损胃肠消化不良被定义为起源于胃十二指肠的一系列症状。这种症状包括上腹痛、早期饱腹感、恶心、呕吐和腹胀。FD的一些关键的病理生理因素被认为是由内脏敏感性增加、胃调节能力受损和胃排空延迟引起的。

与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同,包括抗酸剂、促动力药物和抗抑郁药。针灸已被用于治疗FD,TES已成为FD的潜在治疗方法,特别是taVNS、TEA和IFC的形式。

Frøkjaer等在一项随机、18名健康受试者的假对照、交叉研究中研究了taVNS对肌肉骨骼疼痛和胃十二指肠运动的影响。治疗组出现心脏迷走神经张力、骨痛阈值、胃窦收缩频率和胃十二指肠运动指数升高 。

然而,该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只评估健康的个体和较短的治疗时间。

一些研究已经证明了茶在治疗FD中的有效性。在许等人的一项初步研究中,PC6和ST36穴位的TEA改善了消化不良症状、胃调节、正常胃波的百分比和功率患者评估急性和慢性茶的影响。急性TEA增加了迷走神经76%的活动,但没有改变胃慢波。两周后的TEA可使消化不良症状减少55%,迷走神经活动增加75%,血清NPY升高,但不影响胃动素水平。

这些结果表明,TEA通过迷走神经通路调节和胃肠道激素如NPY来改善FD症状。济等人,也进行了一项为期2周的交叉临床试验,发现与假刺激相比,TEA显著改善了28例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生活质量、胃调节和胃排空。

在另一项使用TEA与呼吸同步的研究中,马等人表明,STEA在治疗消化不良症状方面优于不同步的TEA。总的来说,这些研究更倾向于使用茶来治疗消化不良。应该考虑在TEA中增加呼吸的同步性,因为它已经显示出比TEA更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其增强副交感神经活动,并增加了FD患者的迷走神经活动。

刘等人对27 FD进行了双盲交叉研究。使用IFC治疗FD的研究有限。据我们所知,唯一的研究是KOKLU等人,他在FD患者中使用IFC超过胸部。该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消化不良症状有所改善。需要未来的对照研究来测量客观数据来验证IFC在FD患者中的应用。


08术后肠梗阻

术后肠梗阻(POI)仍然是腹腔内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与恶心、呕吐、腹胀和由于胃肠道运动受损而导致的排气或大便延迟通过有关,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TES是一种潜在的治疗POI的非药物方法,目前的研究表明其在改善术后胃肠道症状方面的疗效。从文献检索中确定了3项探讨TES对POI影响的研究。项这些研究中采用的技术包括taVNS、TEA和tTNS。

 taVNS作为14例剖腹手术患者的潜在治疗选择。86每例患者术中接受10 min taVNS治疗。taVNS降低了胃动作电位频率(从3.69增加到2.98/分钟,p<值为0.05),并增加了动作电位振幅(从0。19~0.25 mV p< 0.05),3h后胃泌素水平增加60%(p<0.05)。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taVNS在预防POI中的作用。

经皮电刺激是在一项单盲随机对照试验,评估其对POI的影响。我们招募了42例接受腹部手术切除胃肠道癌的患者,并将其分为TEA组和假手术刺激组。两组患者从术后1-3天开始每天两次1小时的治疗。

与假刺激相比,TEA改善了30%的术后主要症状,包括更短的首次排便时间、通过排气、行走和开始饮食。这些效应与增强迷走神经活动和降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有关。

在一项试点随机对照试验中,还研究了tTNS治疗POI。20例患者接受择期结肠切除术招聘共15例患者接受tTNS,19例患者接受假性刺激。每次刺激过程持续20 min。术前一天和手术当天每天一次,术后每天三次,直到胃肠道运动恢复。

总的来说,在意向治疗分析中,两组之间的胃肠道运动恢复没有差异。然而,在围手术方案分析中,假性刺激组POI的发生率高于tTNS组。


09结肠运动性障碍

8.1 便秘

慢性便秘是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与医疗保健系统的重大经济负担相关。除了系统性疾病或器质性原因可以解释的慢性便秘外,大多数病例都是特发性的。治疗仍然是便秘的挑战,尽管有许多药物。

TES是在治疗便秘中已被广泛探索的替代治疗方案之一,包括IFC、TEA、tTNS和tSNS。总的来说,研究支持TES在治疗便秘中的价值,从而使其成为治疗便秘的一个潜在选择。

在一项早期研究中,由治疗师提供的IFC导致排便频率增加了87.5%,并且在50%的儿童慢性便秘患者中,其效果持续了3个月。40项随后的随机对照研究评估了4周IFC与假刺激对26名儿童缓慢转运便秘的影响,并证明IFC而不是假刺激缩短了结肠转运时间。

对8名儿童的90个结肠传播序列进行了研究,发现IFC增加了传播序列(78比210个传播序列/24h,p= 0.008),效果至少持续2-7个月。最近,一些基于家庭的自我管理的IFC在增加儿童患者的排便频率、结肠转运和生活质量方面表现出了与治疗医生管理的IFC相似的效果。

关于应用IFC治疗成人便秘的研究较少。2012年发表的第一项研究报告了11名患有缓慢转运性便秘的成年人,他们每天在家接受1小时的治疗超过3个月。IFC治疗改善每周大便频率(0.66对1.66,p= 0.007),减少诺尔斯-斯科特症状得分(30 vs. 19,p= 0.005),克利夫兰临床便秘评分(26对17,p= 0.005),改善结肠运输时间(103对98 h,p= 0.02),生活质量评分(60对95,p=0.005)。39评估盲、随机对照试验将IFC应用于缓慢转运便秘的女性。

28名女性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一名训练有素的治疗师每天给予20次min治疗,每周3次,共4周。IFC组和假手术组的便秘评估量表评分和腹痛均有所下降;然而,只有IFC组的每周排便量增加(p<0.05)。 83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45名女性被分为两部分进入国际金融公司的假手术组和假手术组。训练患者每天自我实施治疗1小时,连续6周。与假手术相比,53%的患者肠道频率增加(53%对12%,p= 0.02),PAC-SYM(p= 0.03),总体症状(对=0.05),IFC组和泻药(对=0.01)。效果至少持续3个月。因此,IFC似乎是一个有前途的选择治疗成人缓慢转运便秘。

在一项随机、患者盲法、假对照试验中,经皮电刺激被评估为缺血性卒中性便秘的潜在治疗方法。在ST36穴位行TEA43例,假性TEA32例。2周后,TEA显著降低了中风诱发便秘的发生率(68.2 vs. 42.9%,p= 0.029),增加了每周排便量(4.5 vs. 5.5,p= 0.001),改善了粪便一致性和生活质量(p< 0.05),并调节了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活动(通过HRV测量)。这些结果表明,TEA可能是一种潜在的便秘治疗方法。

一项使用tSNS治疗16例成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初步研究。12沿着骶骨两侧应用两个表面电极垫。每位患者在家接受tSNS,持续4周。在接受tSNS治疗的患者中,便秘的结局指标没有显著变化。然而,本研究受到样本量较小的限制。

有两项研究探讨了tTNS作为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潜在治疗选择。在一项试点研究中,12 名成人患者在6周内每天完成了双侧tTNS 30 min的自我给药。只有生活质量评分有所改善(2.95 vs. 2.50,p=为0.047),而便秘症状没有显著变化。

在另一项前瞻性研究中,44名老年患者接受了20次min tTNS治疗,每周3次,为期6周,由一名治疗师实施。总的来说,通过在厕所的时间,治疗结束时便秘的严重程度有所改善。此外,47.7%的患者报告了粪便软化剂的下降,且其效果在治疗后至少持续了12周。

8.2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极大地影响生活质量,其特征是慢性、反复的腹痛,或与排便习惯改变相关的不适。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基于主要症状的药物治疗。TES是治疗IBS的一种潜在治疗选择,这些研究中确定的技术包括IFC、TEA和taVNS。

一项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了IFC作为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的可能应用。58例成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被随机分配到IFC治疗和假手术治疗中。两组在4周内均接受了12次15 min的实际IFC治疗和假IFC治疗。

本研究表明,IFC组和安慰剂组的IBS症状均得到改善;但是,IFC治疗组的IBS症状的严重程度(p< 0.02)和视觉模拟评分(p< 0.001)在治疗后1个月以上持续改善。此外,IFC能够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评分(从93分提高到77.9,p=为0.014)。因此,IFC可能是IBS的一个有用的治疗选择,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004年发表的一项试点研究探讨了TEA在治疗以腹泻为主的IBS(IBS-D)中的应用,并为TEA在改善IBS-D患者腹痛和直肠感觉方面的潜在价值提供了证据。最近的几项关于TEA试验表明,2周的TEA可改善以便秘为主的IBS(IBS-C)和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便秘和增强迷走神经活动。停止TEA治疗后,便秘的改善可持续4周。

在最近的另一项试验中,52名患者被随机分为TEA组和假手术组。TEA通过促进结肠转运和通过迷走神经通路减少直肠感觉,在改善IBS-C方面优于假手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TEA在IBS中的长期价值。

在一项研究102中,研究了taVNS对IBS的影响,Mion等人评估了12名接受taVNS治疗6个月的女性IBS患者。该评估考虑了症状改善、可行性以及各种生理和生物学变量。9名患者完成了试验,在3个月和6个月时显示出明显的IBS症状缓解;然而,taVNS并没有改变任何测量变量。这些初步研究结果表明,taVNS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IBS干预措施,需要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0结论

本文综述了TES的研究方法,总结了TES的作用机制,并综述了TES在动物模型和胃肠道运动障碍患者中的作用。总的来说,无针TES是一种安全的、无创的、基于家庭的和自我管理的技术。在大多数情况下,治疗方案要求每天应用一到两次,每次治疗疗程长达60 min。基于迄今发表的研究的集体证据,TES可能作为上述疾病和相关症状的替代或辅助治疗。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更好地定义TES的疗效,特别是考虑到这些疾病的异质性、多因素方面、慢性和高安慰剂反应。需要长期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TEA的慢性影响。

此外,优化TES方法、研究设计和结果测量也是必要的。我们正处于医学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拥有充分释放TES在胃肠道运动障碍管理中的治疗能力的黄金机会。

img

 经皮电刺激(TES)。(A)经皮耳廓迷走神经刺激(taVNS);(B)经皮膀胱迷走神经刺激(tcVNS);(C)经皮骶神经刺激(tSNS);(D)经皮胫骨神经刺激(tTNS);(E)经皮神经电刺激(TEA);(F)经皮电刺激(IFC);(G)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

原文&作者: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or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disorders

Gengqing Song1 | Sophie Trujillo2 | Yuhan Fu2 | Fahmi Shibi3 | Jiande Chen4 | 

Ronnie Fass

便秘 (59)
吞咽障碍 (45)
小脑共济失调 (12)
胃肠动力障碍 (2)
胃轻瘫 (4)

最后编辑于 2024-03-24 · 浏览 2651

3 13 1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