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告诉您,拔火罐千万不要拔这
大声告诉您,拔火罐千万不要拔这
2022年7月,我在门诊连续遇到3位上班族“无诱因“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图1),他们无一例外否定外伤史,却都被确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我跟患者一起回顾发病经过,最后发现,他们三人都有因为颈肩痛去拔火罐的历史,都有操作者将火罐置于头颈交界处的历史。尤其是第一位男患者非常清晰地回忆起,他连续10天拔火罐第10次,当操作者将罐子从他的头颈交界处移除时,他突然感到剧烈头痛。因为头痛持续时间不长,他当时也没有在意,但后来头痛头晕间断发生,就到我这里就诊,被我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
当然,他们三位都幸运地避免了开刀,经过我的阿托伐他汀钙加激素治疗顺利康复。这3位患者年龄分别为58岁,48岁和44岁,正是属于干事创业的黄金年龄,也因此,我特别将此事写出来发表,告诉大家拔火罐位置很重要位置不当,可能导致硬膜下血肿,希望大众不会重蹈覆辙。

2022年7月,我指导学生项唐镗发表了这三个病例故事及文献综述(Xiang T,etal. Front Neurol.2022.图2)

实际上它的发生机制并不是很明确,但是我们推想:头颈交界处是我们头皮距离蛛网膜下腔(枕大池)最近的地方,而枕大池是颅内体积最大的蛛网膜池。大池的后方并无颅骨遮挡,很多人在这个部位肌肉也不够发达。因此,在此处拔火,容易引起枕大池内低压,继而导致大脑低颅压,而当火罐被移去的刹那,被降低的颅内压就瞬间恢复正常,这导致患者的脑脊液不断在低颅压一正常颅压之间波动,会搅动颅内的脑脊液不断异常循环,可以引起脑表面菲薄纤细的脑表面静脉被拉动,多拉几次就可能导致桥静脉撕裂出血,该出血随着颅内压的变化,缓慢而持续地流向硬脑膜下腔,可以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图3)。

我当时也发了朋友圈,希望引起大家注意。但是,2023年12月28日和3月18日,我再次遇到两位没有任何外伤史,但有明确头颈部拔罐史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
其中一位已经退休,今年63岁;另一位也是办公族,才49岁。他们的拔火罐操作者都无例外地将火罐安放在了距离枕大池最近且无颅骨遮挡的头颈交界处……这个可能是错误的操作才导致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而且这种患者不限于中年人,老年人也可能深受其害。所幸的是,这位63岁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经过我的治疗,已经几乎痊愈(图4)。

而另外一位,今天才从吉林赶来天津求诊我的药物治疗,他的血肿巨大,且就这几天时间,好像还在增大(图5),他希望我能用药物治好他,说赌一把。可能他还不太相信我们的技术,但我看了他的影像学变化,觉得他应该有机会不手术而痊愈。

拔火罐是我国传统中医的一项历史超过3000年的优秀技术,并且还不断被优化创新,成为中医治疗颈肩痛、腰背痛甚至四肢肌肉拉伤、疼痛的有效绝技。国外网站曾经播放过外国人对这项技术的膜拜和应用。我国很多家庭很多百姓也自学成才,纷纷掌握了这项技能。甚至发展成各种不同大小、不同“拔力“的“罐子”,解决了很多百姓的疾苦,深受大家欢迎。
但是,凡事只要涉及人民健康就无小事,尤其是收费治疗。规范的中医操作是不会把这个罐子放在头颈交界处的。我们不反对大家拔罐子,其至也欢迎大家自学拔罐子,自我疗“伤”。但是,我要郑重提醒大家,有骨头、肉多的地方请大家随便放火罐,就是千万不要放在头颈交界这个肉少、骨头有缝、直接可以扰动枕大池的地方否则它可能成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的“发动机"。
最后编辑于 2024-03-19 · 浏览 1.1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