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耳鼻喉学习笔记/2.分泌性中耳炎(1.疾病简介)

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
证书编号:
想象之中
    您的案例《耳鼻喉学习笔记/2.分泌性中耳炎(1.疾病简介)》 经同行评议,被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收录。
收录时间 2025年5月22日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病例
发布于 2024-03-18 · 浏览 2168 · 来自 iOS · IP 北京北京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6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文献:中耳炎临床分类和手术分型指南(2012)解读。

a、发病机制主要为 中耳通气功能障碍 导致 鼓室负压。

b、根据 病理发展 分为不同阶段:

1.急性期/初始阶段/三个月内:咽鼓管功能不良、免疫介导、细菌感染等因素导致鼓室负压,形成鼓室积液。(注意,这里的致病因素不单指咽鼓管功能不良,还有感染和免疫,所以急性期 鼻喷+促排+抗感染)

2.慢性期/发展阶段/三个月以上:

2.1鼓室黏膜通常良好,表现为鼓室积液

2.2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区别:积液细菌培养多为阴性,也有研究表明积液内可培养出细菌,但并非化脓性致病菌

2.3临床表现:耳闷胀感、听力下降

2.4专科查体:鼓膜内陷、黄染,鼓室积液

2.5纯音测听:传导聋,存在气骨导差且大于10dB

2.6声导抗:早期鼓室负压 鼓室图呈C型曲线

出现积液时 鼓室图为B型曲线

3.转归阶段:痊愈、转化为隐匿性中耳炎、粘连性中耳炎、中耳胆固醇肉芽肿、伴有细菌感染后发展为化脓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 (8)

最后编辑于 2024-03-19 · 浏览 2168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