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新生儿疾病死亡率超 30%!很多人忽略了这一步.…
维生素 K 缺乏性出血症(Vitamin K Deficiency Bleeding,VKDB)是指由于维生素 K 缺乏,体内维生素 K 依赖因子(Ⅱ、Ⅶ、Ⅸ、Ⅹ)凝血活性低下所致的出血性疾病[1]。因维生素 K 难以通过胎盘、胎儿肝酶不成熟且自身合成维生素 K 功能差、母乳维生素 K 含量低等因素,新生儿及婴儿体内维生素 K 水平较低,是发生 VKDB 的高危人群[2]。VKDB 具有较高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新生儿出生后给予维生素 K1 是预防 VKDB 的根本措施[1]。
自 1961 年美国儿科学会发布了全球第一部关于新生儿预防性应用维生素 K 的指南后[2],关于如何更好地预防 VKDB,各国一直在不断探索和更新指南方案。但由于文化、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差异,各地区做法不同。
随着我国关于新生儿的各项管理规范发布,出生后给予维生素 K1 预防 VKDB 的观念逐步普及,但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发生率依然较高,更有效预防方案的探索及相关进展应得到更多关注。
01、VKDB 的患病情况及临床危害
现有资料表明,VKDB 的发生率存在明显地域差异[3]。因经济或教育水平的差异、医疗条件落后、人群营养健康水平低下、保健意识缺乏、相关知识普及力度不足、国家相关政策的不完善等,维生素 K 缺乏的情况在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严重、农村较城市严重,这种现象在我国也很明显[4]。
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属于 VKDB 高发病率国家。既往调查结果显示:我国 7 省自治区婴儿 VKDB 发病率为 0.40‰~6.88‰,平均 2.40‰,高于世界水平 0.60‰~3.00‰[5]。近年来,随着早产儿增加,VKDB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4]。研究数据显示,在亚洲和欧洲,晚发型发病率为每 10 万例活产 4.4~72.0 例[6],而我国晚发型发病率为每 10 万例活产 139 例[2]。
VKDB 一旦发病,病情紧急、危重,且主要以颅内出血为首发症状,可致新生儿死亡,即使存活多遗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7]。相关调查显示:
- VKDB 病死率可达 30.3%[5];
- 颅内出血死亡数占 VKDB 总体死亡数比例高达 82.6%。
- VKDB 所致颅内出血患儿中,约 42.8% 会遗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积水、癫痫、脑萎缩等,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7]。
因此,加强 VKDB 的防治,对于守护婴儿健康、降低婴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02、VKDB 临床分型和诊断
VKDB 通常表现为在没有损伤、窒息、感染的情况下,其他方面健康的婴儿出现多部位出血[8]。根据发病日龄可分为早发型、经典型和晚发型[1]。新生儿及婴儿 VKDB 的风险周期为 0~6 个月,而 97.4% 的 VKDB 发生在出生后 3 个月内[9]。既往流调数据显示,我国 VKDB 各分型发病占比中,晚发型占比最高,达到 58%[5]。且晚发型 VKDB 出血部位以颅内出血发生率最高,达到 90.4%[10]。
表 1 VKDB 的分型和主要临床症状[4]

新生儿 VKDB 主要根据病史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维生素 K 治疗效果来诊断。其中维生素 K 缺乏诱导蛋白(PIVKA-II)是诊断 VKDB 的金标准,直接测定血清维生素 K 也是诊断 VKDB 的可靠指标。全国维生素 K 缺乏研究协作组对 VKDB 提出如下诊断标准:凡具备 3 项主要指标,或 2 项主要指标加 3 项次要指标者,可诊断为 VKDB[1]。
表 2 VKDB 诊断标准[1]

03、我国新生儿 VKDB 预防现状
我国预防方案多为出生后单次肌注
2006 年一项针对国内 126 家医院新生儿维生素 K1 应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发现,仅有 57.1% 的单位对所有新生儿预防性使用维生素 K1[11];而其余单位仅对高危新生儿注射维生素 K1,使用剂量、频次、时间不一,多根据以往科室经验确定[4]。
随着我国关于新生儿的各项管理规范发布,目前,临床应用维生素 K1 预防 VKDB 已成为一种常规,但出院后维生素 K1 补充依然不足。例如,一项山东地区新生儿维生素 K1 应用调研结果显示,当地约 80% 新生儿仅在刚出生时接受维生素 K1 注射(绝大多数为单次注射),出院后则未常规补充维生素 K1[12]。
单次给药无法完全预防晚发型 VKDB
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单次使用维生素 K1 不能完全预防 VKDB 的发生。荷兰一项随机、开放、对照临床试验,新生儿在出生的第一天或第二天接受维生素 K 预防性补充,口服组(n = 165)口服维生素 K1 1 mg,肌注组(n = 166)肌注维生素 K1 1 mg。两组新生儿在 1、3 个月时均出现 PIVKA-II 阳性结果,且在 3 个月时维生素 K1 血浆浓度均显著降低,恢复到未补充时的水平。该研究结论显示,单次肌肉注射或口服 1 mg 维生素 K1 无法完全预防晚发型 VKDB[13]。
另有中国的两项大样本回顾性分析显示[14,15],出生后使用维生素 K1 肌注 1 次,虽可以预防早发型和经典型 VKDB,却不能预防晚发型 VKDB。
基于我国预防现状,探索更有效的 VKDB 预防方案,对于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 VKDB 预防的相关研究数据较少
2022 年我国颁布首部《新生儿维生素 K 临床应用指南》,进一步规范了新生儿维生素 K 的临床应用。但指南中也指出,VKDB 防治领域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尤其缺乏本土性的研究证据[2]。编者通过国内权威数据库进行 VKDB 防治相关文献检索,也发现 2000 年至今相关文献数量较少。我国的 VKDB 预防仍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
04、多次口服给药被指南及教科书推荐
肌内注射是国内目前最普遍的给药方式,但疼痛刺激可能影响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导致部分家长拒绝预防性给予新生儿维生素 K1,增加了 VKDB 的潜在风险[2]。现有新西兰、瑞士、荷兰、日本、德国、欧洲、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西班牙、比利时、中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指南建议,推荐多次口服维生素 K 的预防方案[2,16-26]。
此外,2019 年《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 2 版)》指出,新生儿、婴儿维生素 K1 应用的常用方案包括:出生时口服维生素 K1 1.0 mg 或 2.0 mg,以后每周 1 次至 3 个月。每周 1 次服用方法可获得最为满意的效果,而且这种服用方法不会发生维生素 K1 的蓄积中毒[27]。与肌内注射比较,口服维生素 K1 可能更简单,更易被接受[3]。
总结展望
- VKDB 是严重影响新生儿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的出血性疾病,规范预防是关键。
- 所有新生儿都应预防性使用维生素 K1;肌内注射和口服维生素 K1 均是国内外指南推荐预防 VKDB 的有效方式。
- 探索多次口服给药的预防方案,对 VKDB 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点评

VKDB 会对新生儿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甚至危及生命,规范预防是关键。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应尽快使用维生素 K。口服和肌内注射均为有效方式,且多次口服维生素 K1 能够有效预防 VKDB,值得借鉴与进一步研究。临床医生也应多了解 VKDB 预防相关新进展,特别是危害严重的晚发型 VKDB,更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也可以积极参与或独立开展 VKDB 防治相关的高质量临床研究,进一步提升我国 VKDB 临床防治水平,降低婴幼儿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邵肖梅, 叶鸿瑁, 丘小汕. 实用新生儿学[M]. 5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798-800.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甘肃省医师协会新生儿专科医师分会, 甘肃省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 新生儿维生素 K 临床应用指南 [J] 中华儿科杂志, 2022, 60(9) : 877-882.
[3] 李茂军, 吴青, 阳倩, 等. 新生儿及小婴儿维生素 K 缺乏性出血的预防和管理--欧洲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协会意见书简介[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 14(1):3.
[4] 刘俐, 奚莎. 新生儿及婴儿维生素 K 缺乏的防治[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6, 31(14):4.
[5] 刘玉琳, 林良明, 莫桂初,等. 7省自治区婴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1999, 7(4):4.
[6] Araki S, Shirahata A. Vitamin K deficiency bleeding in infancy[J]. Nutrients, 2020, 12(3): 780.
[7] 思希尧,李晓龙,李慧荣.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的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02):1-4+8.
[8] 张雨, 张巍. 预防早产儿维生素 K 缺乏性出血的新进展 [J].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2018,33 (6): 478-480.
[9] 林良明,刘玉琳,鲁杰.婴儿维生素 K 缺乏及其干预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12):27-31.
[10] 赵秋菊,阎雪,皮亚雷等.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中文文献报告病例20年(1989—2008)综合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09):683-685.
[11] 吴明远, 李崇华. 全国126家医院新生儿使用维生素K1情况调查[C].第三届长三角围产医学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6.
[12] 魏超平,郭金将,吕朦等. 638 例孕妇及其新生儿维生素 K1 应用情况调查分析[J]. 山东医药,2021,61(36):1-4.
[13] Cornelissen E, et al. Effects of oral and intramuscular vitamin K prophylaxis on vitamin K1, PIVKA-II, and clotting factors in breast fed infants[J]. Arch Dis Child, 1992, 67: 1250-4.
[14] 岑丽勤,陆妹,文智惠,何卫红,陈术.目标剂量防治新生儿/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临床资料总结——附1270例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75-76.
[15] 颜秀梅,苏丽辉,陈传英等.肌注维生素K_1预防婴儿维生素K缺乏的效果分析[J].广西医学,2004(08):1205-1206.
[16] Fetus and Newborn Committee of the Paediatric Society of New Zealand . Vitamin K Prophylaxis in the Newborn[J]. Publications, 2001(1): 36-40.
[17] Schubiger G, Laubscher B, Bänziger O. Vitamin K-Prophylaxe bei Neugeborenen: Neue Empfehlungen[J]. Soz Präventivmed, 2003, 40: 392-5.
[18] 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Paediatric Division of the Royal Australasi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Roya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llege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Royal Australian Colleg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Australian College of Midwives Inc. Joint statement and recommendations on Vitamin K administration to newborn infants to prevent vitamin K deficiency bleeding in infancy. October 2010.
[19] de Winter J P, Joosten K F, Ijland M M, et al. New Dutch practice guideline for administration of vitamin K to full-term newborns[J]. Nederlands tijdschrift voor geneeskunde, 2011, 155(18): A936-A936.
[20] Takahashi D, Shirahata A, Itoh S, et al. Vitamin K prophylaxis and late vitamin K deficiency bleeding in infants: fifth nationwide survey in Japan[J]. Pediatrics International, 2011, 53(6): 897-901.
[21] Bührer C, Genzel-Boroviczeny O, Jochum F, et al. Ernährung gesunder Säuglinge[J]. Monatsschrift Kinderheilkunde, 2014, 162(6): 527-538.
[22] Mihatsch W A , Braegger C , Bronsky J , et al. Prevention of Vitamin K deficiency bleeding in newborn infants: a position paper by the ESPGHAN Committee on Nutrition.[J]. 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 2016, 63.
[23] Hascoët J M, Picaud J C, Lapillonne A, et al. Vitamine K chez le nouveau-né: mise à jour des recommandations[J]. Archives de Pédiatrie, 2017, 24(9): 902-905.
[24] Ng E, Loewy AD. Guidelines for vitamin K prophylaxis innewborns[J]. Paediatr Child Health, 2018, 23(6):394‑402.DOI: 10.1093/pch/pxy082.
[25] Morales C, Pallás CR. Uso profiláctico de la vitamina K para prevenir la enfermedad hemorrágica del recién nacido. PrevInfad/PAPPS [en línea]. Actualizado 6 de febrero de 2021. [consultado DD-MM-AAAA]. Disponible en http://previnfad.aepap.org/recomendacion/vitaminakrec.
[26] Simon Fiesack , Anne Smits , Maissa Rayyan ,et al.Belgian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to Prevent Vitamin K Deficiency Bleeding in the Term and Preterm Infant[J].Nutrients. 2021 Nov 16;13(11):4109.
[27] 杨月欣, 葛可佑主编. 中国营养科学全书:全2册[M]. 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5258-5259.
最后编辑于 2024-03-13 · 浏览 1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