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LC”经验分析
患者黄某,男,51岁,ID:223373;因“突发腹痛4天”入院;否认既往患病史;查体:剑突下压痛,Murphy(+)。诊断:胆囊结石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完善术前准备后,于2024.03.07 10:40全麻下行“LC”。此次手术难复系数“3颗星★★★”,手术顺利,手术时长60min。
一、辅助检查:

上腹部CT可见胆囊明显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周围可见水肿带。
二、手术图片

图片(1):进镜探查可见大网膜包裹肝脏下缘,胆囊不可见。

图片(2):游离黏连,可见胆囊肿胀显著,胆囊体坏疽。

图片(3):裸化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达CVS标准。

图片(4):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分别上生物可以收夹夹闭。

图片(5):离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准备游离胆囊体。

图片(6):移除胆囊,展示术区情况。

图片(7):胆囊大部切除,可见胆囊内壁粘膜坏疽变黑。
三、手术视频

视频(1):游离此类急性炎症、水肿、包裹黏连胆囊,关键的诀窍“紧贴胆囊浆膜分离,钝性和锐性相结合”;出血难免,动作轻柔,做到出血可控。

视频(2):适时胆囊减压可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减压部位取胆囊底近肝缘侧为宜,可减少减压后囊内残余胆汁溢出。
此类病例由于胆囊周围大网膜水肿、增厚、彼此黏连,堆积于胆囊周围,不易推移,造成胆囊三角区深在,有时难以显露满意,影响手术操作,必要时可加一辅助Trocar,位置可选在患者左侧脐上中腹部,优势在于两人操作LC中,扶镜手可左手持镜、右手通过辅助孔辅助显露。

视频(3):“后三角优先入路”在急性胆囊中优势显著,其可依胆囊壶腹轻易找到胆囊管,同时又可避免前三角入路损伤胆囊动脉出血的风险。

视频(4):裸化胆囊三角区包括裸化胆囊管、胆囊动脉及游离胆囊壶腹部与肝脏间隙,达到“CVS”标准要求,确保手术安全。

视频(5):炎症水肿重的胆囊,可果断选择遗留胆囊床部分胆囊壁的胆囊大部分切除,这样可以降低手术难度,避免肝脏损伤、肝内静脉出血,提高手术效率。
写于2024.03.06 20:40


最后编辑于 2024-03-07 · 浏览 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