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薄弱环节 推进抗菌药合理使用
按:
本文报道 ,主题是报告“西安市召开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工作会议,”介绍成立“监测网专家委员会”,为进一步工作提出建议和设想、
但我发现,一个很重要的“三医联动”,在国家层面,有什么新的“联动”意向?因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以如何“治好病,短疗程,强疗效,低成本,少耐药”无论是医方,患 方,医保方,都应获得统一认识。但是具体做起来,并不那么简单。最近,亲身经历1 个案例【1】,最后,连病人都感叹,“这次空打了2 个月的抗菌药”!还是医药护患一家人的“医药世家”。但是,医保部门如果按死教条条文核对,要找细菌学依据,没有!
这个报道,提出了“选择抗菌活性强、药代动力学特性好、不良反应少、性价比优、循证医学证据多和权威指南推荐的品种。”谁说了算?!三医联动,怎样动!?
2024-03-01。收录,辛老师
文献
【1】三医联动惠民生典型案例,三医联动惠民生典型案例
,
合理用药 中国行动
关注薄弱环节 推进抗菌药合理使用
报,2024-02-23(5)
2004年,卫生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拉开强化抗菌药物管理的帷幕。第二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上线。自此,以抗菌药物管理为核心的合理用药行动持续深入开展。
近日,在该指导原则出台20周年之际,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工作会,并成立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专家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凯表示,此次成立该专家委员会,是希望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水平,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王凯作报告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药事管理研究部主任赵颖波分享经验
标题-1:聚焦临床应用监测质量
不论是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还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抗菌药物管理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的质量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药事管理研究部主任赵颖波介绍,经过近20年的建设,截至2023年9月30日,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注册入网医院已达7154家。“目前,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范围在不断扩大。虽然我们会不定期对监测指标进行相应调整,但是疾病谱与现有抗菌药物种类不匹配、监测方法与指标待完善、相关人员对监测指标理解不到位等情况仍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测数据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赵颖波说。
标题-2;直击抗菌药物管理重点难点
针对上述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成立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专家委员会。据了解,该专家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加强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管理;研究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政策,完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测与评价方法;解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及学术交流活动等。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还公布了专家委员会的整体架构:下设管理组、药学组、临床组、微生物组和秘书组5个专业组。“虽然监测网注册入网医院已超过7000家,但是数据录入率与完成率仍待进一步提高。”赵颖波表示,专家委员会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加强监测网管理,包括修订和完善监测的方法、工具及指标等,同时开展相应技术和管理培训,不定期抽查上报情况,建立信息和数据反馈机制,强化省级分网的管理职能,制定市级分网单位遴选标准等。
在技术层面,专家委员会将组织专家修订监测技术方案,如适时考虑增加病历上报数量及统一标准并加强培训,同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及设定原则,更加科学合理地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
赵颖波表示,希望通过专家委员会的建立,更好地解决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高用药监测数据质量,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支持。
标题 -3:以问题为导向破解管理难题
2005年至2022年,我国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都得到显著改善。然而,2023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开展的一项调研发现,部分医院仍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不合理、管理亟待加强等问题。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抗菌药物管理中,部分医疗机构存在如下问题:供应目录药品品种性价比不高,管理目标过高导致持续改进效果不明显,尤其是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达标、持续改进成效不明显。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虽已加强抗菌药物管理20年,但仍有一些管理死角,部分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仍存在抗菌药物管理不到位的情况。”赵颖波表示,抗菌药物管理的目标是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通过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减少和遏制细菌耐药,促进治疗更安全、有效、经济。针对抗菌药物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大处方点评与审核力度,做好用药监测工作。
对于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存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专家和各省份药事质控中心专家表示,抗菌药物品种遴选应以“优化结构、确保临床合理需要”为目标,保证抗菌药物类别多元化,在同类产品中择优选择抗菌活性强、药代动力学特性好、不良反应少、性价比优、循证医学证据多和权威指南推荐的品种。
在省级层面,各省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更新时间不一,故应加强目录管理,及时更新目录。同时,医疗机构应建立定期评估和调整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制度,及时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低和频发违规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或品规。确因工作需要,抗菌药物(如抗真菌药物)品种数和品规数量超过现行规定的,医疗机构可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说明原因和理由,及时办理备案或其他手续。
此外,还有专家建议及时更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使管理政策与制度更加贴近临床,为抗菌药物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撑。
最后编辑于 2024-03-02 · 浏览 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