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国医大师张学文运用益胃汤治疗厌食经验

心血管内科医师 · 发布于 2024-02-22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829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6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医案

患者,男,47岁,2018年2月9日初诊。半年前因饮食不慎,遂发腹泻,曾在外院经西药治疗,泄泻暂愈而渐觉饮食不香,口中无味,食欲减退,后求中医诊治,皆考虑泻后胃气失和,予以辛燥健脾、消食开胃之品,服30余剂并未明显好转,食欲锐减,不饥少食(每日进食量100~150g),五味不分,口干口黏,舌体发麻僵硬,晨起干呕,身高175cm,体质量55kg,体质量指数(BMI)18.00kg/cm2,体质量较半年前减轻7kg。查:舌尖红光而无苔,脉沉细微数。辨证:胃阴亏虚,络脉瘀阻。张学文认为宜先复其胃,故治以甘寒凉润之法。方药:益胃汤加减:沙参15g,麦冬15g,玉竹15g,生地黄10g,冰糖15g,石斛15g,甘草5g,砂仁6g,鸡内金10g,焦山楂15g。3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月12日二诊:食量增至200~250g,晨起干呕消失,但口中淡味,舌红,无苔,脉沉细,守方再进3剂。

2月15日三诊:病情豁然有转,口黏消失,味觉转灵,每日可进食350~400g,唯口干舌麻,大便稍稀,舌红,舌上薄白苔渐生,脉沉细无力。乃胃阴渐复,中气虚像方露。上方去冰糖、生地黄,加山药30g,炒白扁豆15g,丹参15g。继服6剂善后。

按本案男性患者形体消瘦,不思饮食,叶天士言:“病后肌肤枯燥,小便溺管痛,或微燥咳,或不思饮食,皆胃阴虚也,与益胃五汁辈。”张学文认为,益胃汤乃补益胃阴之良方,本案患者病久胃阴亏耗严重,症状繁多,故加石斛增强滋阴作用;阴伤气必伤,故加甘草以扶助胃气;又全方纯甘滋阴,恐补而呆滞,遂加砂仁、鸡内金、焦山楂以醒胃消导,酸甘化阴,此亦叶天士通补而不守补之法。二诊时,患者症状改善,既已得法,效不更方,守方继观。三诊时,患者胃阴渐复,中气虚显露,当于滋阴中健脾益气,又恐过于滋腻,遂去冰糖、生地黄等,加山药、炒白扁豆以扶气建中;舌体麻木,乃阴亏血滞、脉络瘀阻所致,故加丹参以活血通络。诸药合用,补虚祛瘀,虚实同治。

中医治疗食欲不振经验方      

【经验方组成】砂仁4克(分2次后下),陈皮6克,焦楂曲各10克,炒谷麦芽各10克,乌梅5克

【组方用意】本方以砂仁为君药,砂仁不仅可行气、化湿、安胎,且有显著的醒脾开胃,促进食欲的功效。陈皮为臣药,取其辛散苦降,理气和胃作用。近代研究已证实,陈皮水煎剂及所含挥发油对唾液淀粉酶和消化液的分泌有促进作用。焦楂曲、炒谷麦芽4味药为临床常用的消食积、开口胃良药,同为佐药;乌梅生津开胃,为使药。

【加减法】

1. 因食滞胃脘见食欲不振,胃脘胀闷,嗳气泛腐,恶心呕吐等症者,加炒鸡内金10克,莱菔子10克。

2. 因脾胃虚弱见食欲不振,食量减少,神倦乏力,气短懒言,四肢痿软,面色不华,舌淡脉缓无力者,加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莲子15克,山药10克,茯苓10克。

3. 因胃阴不足见食欲不振,饥而不欲食,且脘中嘈杂作痞,口燥咽干,舌红少津,大便干结难出,小便短少,脉细小者,加石斛10克,鲜芦根30克,麦冬10克。

4. 因肝胃不和见食欲不振,胸脘胀满,烦躁不宁,胸胁胃脘疼痛,吞酸或泛吐酸水等症状,食欲不振随情绪变化而变化,苔薄黄,舌偏红,脉弦或细弦者,加佛手花5克,青皮6克,玫瑰花3克,绿梅花3克。

腹泻 (164)
回复4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