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ocol:提取RNA,逆转录和RT-qPCR
大纲:首先是收集细胞或者研磨碎的组织,加入trizol提取RNA,然后逆转成cDNA,之后是跑q。
(1)收集样本:
细胞:可以将贴壁细胞胰酶消化之后离心或者悬浮细胞收集起来离心,或者直接用细胞刮或者枪头刮下来,或者直接将细胞拿到生物安全柜不用无菌操作,主要是防止吸入trizol,有毒),弃掉培养基(或者把培养基收到-20,用于后续做Elisa)用生理盐水或者1×PBS轻轻洗2遍,弃干净液体之后加入trizol,6孔板的细胞加入500μL trizol。(最好是500,要是没有刚好覆盖就可以,200μL也勉强可以,也不需要太多,直接在细胞上加入trizol是我比较喜欢的方式。)
每10cm2(即3.5cm直径的培养板)加1ml,用移液器吸打几次。trizol的用量应根据培养板面积而定,不取决于细胞数。trizol加量不足可导致提取的RNA有DNA污染。
组织:每50-100mg组织加入1ml trizol,用匀浆仪进行匀浆处理。样品体积不应超过trizol体积10%。但是没有匀浆仪,按照以下方式也可以:提取过皮肤组织的RNA,之前试过取皮肤,然后充分剪碎,然后直接加入trizol,每只小鼠1mL trizol。(要先充分剪碎之后再加trizol,因为如果先加trizol,液体太多,不好剪碎。)
然后把样本放在-20过夜, 最好过个夜再提取,让RNA充分被抽提。
(2)RNA的提取:
1) 将匀浆样品在15-30℃放置5min,使得核酸蛋白复合物完全分离。
2) 按氯仿:trizol=1:5加入100μl氯仿抽提(氯仿需在通风橱中加入),涡旋剧烈震荡15s,使trizol与RNA充分混匀,室温放置3min,如不能旋涡混匀,可手动颠倒混匀2min代替,CHCl3会沉在底部。
3) 4℃,12000g,离心15min,离心后样品分层:红色的有机层、中间层和上层无色的水相,RNA主要位于上层水相中,中间白色条带为蛋白质,将上层水相转移到新的无酶EP管中,切勿吸到中间白色蛋白质(如要分离蛋白质和DNA,可保留红色的有机相)。
4) 按异丙醇:trizol=1:2往新管中加入250μl异丙醇,上下颠倒混匀,室温沉淀10min(或者-20度过夜,如果觉得RNA含量比较少,可以-20放置过夜,这样提取出来的RNA浓度会更高),异丙醇沉淀水相中的RNA。
5) 记得离心时记住放置的方向,因为待会RNA会被离心到其中一侧。4℃,12000g,离心10min,离心前看不出RNA沉淀,离心后在管侧和管底出现白色胶状沉淀,RNA沉于管底(若无沉淀,可加大转速继续离14000g)。
6) 弃去上清,用75%乙醇洗涤RNA沉淀。按75%乙醇:trizol=1:1加入500μl 75%乙醇,上下颠倒混匀,4℃,14000g,离心5min,弃上清(全程直接用大枪套小枪吸取,这样可以减少冲击力使液体荡起来,可以减少RNA的损失)。
7) 这一步可不需要,但是有的话, 260/280和260/230的比值会更加好。100%无水乙醇洗涤RNA沉淀。按100%乙醇:trizol=1:1加入500μl 100%乙醇,上下颠倒混匀,4℃,10000g,离心5min,弃上清(用大枪头套小枪头吸取上清,切勿吸走RNA,记得一定要小心一点吸取)。
8) 弃去上清之后,4℃,10000g,离心5min,空转5min,去除掉多余的水分,方便后续晾干。然后用10μL的枪头小心吸掉上清。
9) 打开盖子,放在通风橱把风速调至最大,(室温开口放置)放置10-20min干燥(大概10min就可以),等待RNA沉淀变透明即可,不要放置过久,过于干燥会导致RNA的溶解性大大降低。加入10μl DEPC水,用枪头吸打几次,使RNA溶解(可在55-60℃放置10-15min以充分溶解RNA,不用,直接震荡混匀,离心下来,开始测浓度就可以)。
10) 检测RNA浓度,(记得调RNA! 260/280=1.8~2.0最优,260/230=2以上,越大越好。)光DNA污染,260/280不会低于1.8,因为纯的DNA为1.8左右,加了RNA会高于1.8。所以260/280小于1.8是蛋白质污染。若260/230比值在2.1左右,说明是正常的,说明小分子污染比较少,比如酚类。
260/280代表蛋白质污染的程度,260/230代表有机溶剂污染的程度。260/230偏小说明溶液中含有有机溶剂,理论上来说,会对酶的效率有影响。看你用什么东西提的了,用trizol的话,有时候260/230是会低点,关系不大。
A260:A230是分光光度计测量RNA溶液的浓度出现的数值,表示样品的纯度。
1、A260nm:核酸的吸收峰测,测RNA,DNA等的浓度用的。260nm是核酸分子吸收峰的波长,是核酸最高吸收峰的吸收波长,最佳测量值的范围为0.1至1.0。如果不在此范围,稀释或浓缩样品,使之在此范围内;如果吸光度小于0.05,检查是否存在操作因素(如移液不准确,样品内有悬浮物等)影响。
2、A230nm:测定碳源物质,如酚,糖类等浓度用的,是碳水化合物最高吸收峰的吸收波长,比值可进行核酸样品纯度评估。A230表示样品在230nm的波长处出现了吸收。在A230处出现吸收峰的原因是样品中存在一些污染物,如碳水化合物,多肽,苯酚等。
3、A260:A230可以表征样品的纯度,A260:A230的比值大于1.8(DNA)或者2.0(RNA)。如果比值低于1.8 或者2.0,表示存在蛋白质或者酚类物质的影响。
4、280nm是蛋白质的吸收峰。
(3)逆转录
反转录PCR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RT-PCR),是指以mRNA为模板在反转录酶作用下合成的cDNA 第一链的PCR。该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在单引物的介导和反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RNA 的互补链cDNA; 第二步加热后cDNA 与RNA 链解离,然后与另一引物退火,并由DNA 聚合酶催化引物延伸生成双链DNA, 最后同常规PCR一样,扩增靶DNA。合成cDNA 第一链所用的反转录酶是一类依赖于RNA 的DNA 聚合酶。
目前常用的反转录酶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来源于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病毒的AMV(42℃) 反转录酶,另一种是来源于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 的MOMLV (37℃)反转录酶。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RT-PCR)又称为逆转录PCR。 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其原理是:提取组织或细胞中的总RNA,以其中的mRNA作为模板,采用Oligo(dT)或随机引物利用逆转录酶反转录成cDNA。再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而获得目的基因或检测基因表达。RT-PCR技术灵敏而且用途广泛,可用于检测细胞/组织中基因表达水平。
Oligo(dT):是一种对mRNA特异的方法。因绝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具有3’端Poly(A )尾,此引物与其配对,仅mRNA可被转录。
Oligo(dT)是多聚胸腺嘧啶、T重复寡核苷酸,就是只有胸腺嘧啶组成的核苷酸链,仅产生所需要的cDNA。因为Oligo(dT)与mRNA的Poly(A)尾巴可以发生特异性结合,所以用Oligo(dT)特异结合到mRNA上Poly(A)尾端,以此可以特异地将mRNA从总RNA中分离出来。
实验材料:DEPC水,RNA样本,Oligo(dT),dNTP,逆转录酶,RNase抑制剂,buffer等。
实验步骤
逆转录PCR大致需要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随机引物和RNA结合,根据 mRNA 分子的 3' 端有 poly (A) 尾结构的原理,用 12~20 个核苷酸长的 oligo ( dT )与纯化的 mRNA 混合, oligo ( dT )会与 poly (A) 结合作为反转录酶的引物,反转录反应的产物是一条 RNA-DNA 的杂交链。第二步是cDNA链的延长,cDNA 第一链的 3' 末端常常出现发夹环的特征,这种发夹结构是反转录酶在第一链末端“返折”并且进行复制第一链的结果,它为合成 cDNA 第二链提供了有用的引物。选用20μl体系,具体操作如下:
1) 准备无RNA酶的200μL EP管,按照以下表格准备体系1(或可把体系2的DEPC水加入体系1,共13.5μl:1000ng 20μl体系,如果达不到1000ng可以500ng10μl体系稀释10倍使用;或者600、700、800、900ng 20μl体系,后来相应稀释6、7、8、9倍。因为正常的话是20μl体系,后面再稀释10倍使用。

2) 将体系1加入200μl EP管中,先离心,震荡混匀,后再离心,PCR仪65℃,5min,使引物结合,体系选择10或者11μl。
3) 加入体系2,先在一个EP管内配成Mix(3μl DEPC水也可以在体系1的时候加入,不过我自己的话还是习惯后面再加,其实都是可以的):(比原本想要的样本数多配一管,配好后把液体混匀离入管底)。

4) 往刚刚的200μl EP管中各加入体系2(混匀,然后再离心),瞬离把液体离入管底。每管是9.5μl。
5) PCR仪42℃×1h,70℃×5min,4℃∞。结束之后我比较习惯先稀释10倍放到-20冰箱,这样可以避免反复冻融。也可以之后要跑Q的时候再稀释。记得稀释后的和原管做好标记,我习惯的是在稀释管的上面标一个小点,类似于提RNA中标记RNA会离到哪一侧的标记。
稀释方法:将逆转录得到的cDNA吸出10μl用90μl DEPC水1:10稀释到100μl,相当于稀释10倍。
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 SYBR Green 法
准备:96孔板、封板膜、板架、SYBR Green、DEPC水、实验所需Primer、逆转录得到的cDNA。(10μl体系)

1.实验体系mix1(5.8μl),每种引物的mix1要看有多少个样本,样本数=分组×每组的样本数×点样重复次数。每种引物一点,规则为每10个样本多配一个,例如10个样本配11个,17个样本配19个。每10管增加1管,不足10管,按10管来算。配好后离入底部,混匀,离心。
2.实验体系mix2(4.2μl),每个样本的mix2,要看有多少种引物需要跑,记得加上内参,内参可以是actin或者GAPDH。数量等于引物种类数量×点样重复次数,但是要多配制一点,配制规则同上述方法。每10管增加1管,不足10管,按10管来算。每种引物一点,规则为每10个样本多配一个,例如10个样本配11个,17个样本配19个。配好后离入底部,混匀,离心。

分成两个体系来配置的好处是:不需要吸取小体积,先配成大体积再分装,这样可以减少吸取误差。

3.向96孔板中(不是养细胞的那种96孔板,特别的)靠孔侧壁每孔各加mix1(5.8μl)+mix2(4.2μl)。封板膜封板。离心30秒。开电脑,上机,开PCR仪,放PCR板子要匹配好,要放置好,嵌进去。close lid。open-protocol-plate-SYBR Green only-10μl体系-start run。设置好就可以忙其他的,刚开始仪器会初始化一段时间,待会要回来确认是否已经在running,一般都会,但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检查一下。
也可以把这个protocol保存下来,以后就不用每次都设置,直接开始,不过开始之前要检查一下是否程序是对的,以免之前被别人不小心改到了。
4. 程序如下:
1.95℃10min,
2.95℃2s,60℃20s,70℃10s,+Plate Read,重复40次或更多,
3. Melt Curve 70℃ to 95℃ for 5s,increment 0.5℃+Plate Read。End。

最后编辑于 2024-02-16 · 浏览 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