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五)常用药物
常用药物
1.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是指主要作用于中枢 D2 受体的抗精神病药 物,包括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及其长效制剂、三氟拉嗪、氟哌 啶醇及其长效制剂、五氟利多、舒必利等,其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 状有效。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不足包括:对患者的认知损害与 阴性症状疗效有限,约有 30%的患者其阳性症状不能有效缓解;锥体 外系不良反应和迟发性运动障碍风险较高等,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差。
2.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包括一系列药理机制或化学结构不同的化 合物,如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 氨磺必利、帕利哌酮、布南色林、哌罗匹隆和鲁拉西酮等。第二代抗 精神病药物可有效改善阳性症状、部分阴性症状与认知损害,治疗中 断率低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包括:
1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少,但利培酮、氨磺必利和帕利哌酮等 药物仍存在与药物剂量相关的锥体外系症状,长期服药应注意发生迟 发性运动障碍;
2过度镇静。氯氮平和喹硫平多见,可将每日剂量的 大部分在睡前服用,避免或减轻白天的过度镇静;
3体位性低血压。 多见于低效价药物快速加量或剂量偏大时,此时应让患者平卧,头低 位,监测血压;
4流涎。睡眠时常见,以氯氮平最多见,建议患者侧卧位,以便于口涎流出,防止吸入气管,必要时减量或换药;
5泌乳 素水平升高。以利培酮、氨磺必利和帕利哌酮多见。可根据病情,药 物减量、换用其他药物或联合低剂量阿立哌唑;
6代谢综合征。包括 体重增加、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以氯氮平和奥氮平多见。不少 体重增加患者食欲增加,建议患者适当节制饮食,酌情增加活动;
7 心电图改变。根据患者情况监测心电图,尤其是高剂量齐拉西酮和氨 磺必利治疗时其他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
8其他少见的严重不良反 应:患者可出现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 malignant s yndrome,NMS),故应尽量避免联合大剂量抗精神病药治疗;诱发癫 痫发作和血液系统改变,以高剂量氯氮平多见,应掌握氯氮平治疗的 适应证,治疗中应进行监测。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非药物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是药物 治疗重要的辅助治疗策略。心理治疗包括支持性治疗、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矫正治疗、家庭治疗、社交技能训练、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治疗 等一系列的心理治疗技术。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针对患者个 体的特征帮助患者提高社会功能和回归社会。物理治疗包括改良电抽 搐治疗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 ulation,rTMS)。对于伴有紧张综合征、严重兴奋躁动、冲动行为、 自杀企图、严重拒食的患者,可首选电抽搐治疗。rTMS 可尝试用于 增效治疗顽固性幻听和阴性症状。
最后编辑于 2024-02-10 · 浏览 3347